|
时间:2017-01-03 07:45:05
1、单选题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不包括_____。
A: 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B: 是班集体的设计者
C: 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D: 是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2、单选题 掌握学习是由_____提出的。
A: 布鲁纳
B: 斯金纳
C: 布卢姆
D: 艾里斯
3、单选题 态度的结构包括_____三个成分。
A: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
B: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C: 情感成分、意志成分、行为成分
D: 认知成分、意志成分、行为成分
4、简答题 结朿技能
5、填空题 有些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耐心细致的帮助下,由懒惰变为勤奋,由粗心变为细心,由自卑变为自信。这说明人的____具有可塑性。
6、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张嵩非常聪明,但学习不用功,每次考不好时就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运气不好。
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正确吗?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韦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7、判断题 考试作为教师教育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欲望的方式来说,具有显性正向功能。但是如果老师只凭成绩来评价学生便会导致学生产生书呆子型的成就倾向,这是考试的隐性正向功能。_____
8、单选题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_____。
A: 认识的间接性
B: 认识的交往性
C: 认识的教育性
D: 有领导的认识
9、单选题 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说“当 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_____现象。
A: 关键期
B: 依恋期
C: 混沌期
D: 最近发展期
10、判断题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理解问题是首要环节。_____
11、单选题 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_____。
A: 聚合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常规思维
D: 创造性思维
12、单选题 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_____。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 ①②⑧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判断题 儿童统觉测验适用于4岁以下的儿童。_____
14、单选题 “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_____。
A: 心境状态
B: 应激状态
C: 激情状态
D: 热情状态
15、单选题 当我们按照顺序识记一系列外语单词时,发现首尾部位的单词容易记住,而中间部位的单词不易记住,这种现象叫_____。
A: 遗忘
B: 首因效应
C: 近因效应
D: 系列位置效应
16、判断题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规律制定的,所以二者没有区别。_____
17、简答题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8、单选题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要选可食的果实,又要选不可食的果实,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_____。
A: 变式法
B: 比较法
C: 直观法
D: 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19、单选题 下列中哪一项是基本的情绪分类?_____
A: 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B: 快乐、悲哀、愤怒、嫉妒
C: 心境、激情、应激
D: 快乐、悲哀、愤怒、惭愧
20、填空题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____。
21、简答题 简述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22、多选题 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_____。
A: 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
B: 有权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
C: 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
D: 有权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
E: 有权为改善实践而研究
23、单选题 在语言活动中,某小朋友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_____。
A: 注意的选择性
B: 注意的范围
C: 注意的稳定性
D: 注意的分配
24、单选题 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_____。
A: 0~1岁
B: 1~3岁
C: 4~5岁
D: 3~6岁
25、填空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____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26、单选题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B.)。
A: 搜集信息的能力
B: 交流、协作和表达的能力
C: 创新能力
D: 解决问题的能力
27、单选题 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_____。
A: 社会发展的需要
B: 教育方针
C: 教育政策
D: 学前儿童的需求
28、单选题 “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是乞丐和盗贼”。这句话的作者是_____。
A: 华生
B: 洛克
C: 科尔伯格
D: 皮亚杰
29、简答题 六艺
30、简答题 简述1~6个月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31、简答题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32、填空题 ____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33、单选题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学习是_____
A: 机械学习
B: 有意义学习
C: 接受学习
D: 发现学习
34、单选题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_____。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社会性质
35、单选题 2014年4月2日,实施的《婴幼儿奶瓶安全要求》是我国第_____个企业联盟标准。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36、简答题 心理学
37、单选题 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背景。这是_____。
A: 知觉的整体性
B: 知觉的选择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38、单选题 一个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_____品质。
A: 果断性
B: 自觉性
C: 坚韧性
D: 自制性
39、简答题 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40、单选题 课堂教学中的“开场白”是指_____。
A: 讲授
B: 导人
C: 提问
D: 小结
41、简答题 某男教师刚从大学毕业,在一所中学任教,他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整天关心的是如何上好课,准备教学材料,一味严格要求学生。学生不喜欢他,害怕他。渐渐地,这位教师也发现了异常,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越来越不积极。他与学生的互动也越来越少,他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仿佛隔着一堵无形的墙。
后来在校长的帮助下,这位男老师认识到自己的疏忽。课间他会走到学生间与他们交朋友,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渐渐地,他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良好互动并上好课了。
①试述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②根据上述材料的启示,请说说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
42、简答题 简述动机产生的条件。
43、单选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_____。
A: 传授学生知识
B: 发展学生能力
C: 培养学生个性
D: 养成学生品德
44、单选题 《礼记中庸》中描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指现代教学论中的_____。
A: 教学过程
B: 教学内容
C: 教学目标
D: 教学方法
45、简答题 小学儿童认知活动有哪些发展?
46、单选题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_____。
A: 头脑风暴法
B: 发展思维训练
C: 自我设计训练
D: 推测与假设训练
47、填空题 一个人敏捷好动、适应能力强,它的高级神经系统属于____。
48、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_____。
A: 单行法
B: 普通法
C: 基本法
D: 行政法
49、填空题 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____和真谛。
50、简答题 某市小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我校师生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我校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
问题:
(1)根据案情说说这位校长的做法。
(2)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