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7-01-03 07:37:44
1、填空题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
参考答案: 学校教育现象
本题解释:
【答案】学校教育现象
2、多选题 下列关于巩固性原则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 “学而时习之”
B: 巩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C: 巩固就要死记硬背
D: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E: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参考答案: ABDE
本题解释:
【答案】A,B,D,E解析:巩固离不开记忆,但不是死记,而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所以选项C错。
3、判断题 提出“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提出“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
【命题立意】著名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
【错因分析】对不同的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混淆。
4、填空题 一名教师教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内容“跃”这个字,右边的“天”正好是今天学的字“笑”的下面的部分,于是当学生再学“笑”这个字的时候就容易多了,这名教师运用____原则来进行教学的。
参考答案: 巩固性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巩固性
5、单选题 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现在来学习“鲸”这种动物,属于_____。
A: 上位学习
B: 并列结合学习
C: 相关类餍学习
D: 派生类属学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派生类属学习是指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派生物。
6、单选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_____特点。
A: 教育性
B: 长期性
C: 示范性
D: 创造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题于体现了教育工作的长期性。
7、简答题 简述教育学功能?
参考答案:
(1)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现象。(2)可以使教师上有完备的知识结构(3)可以为进一上学习教育学理论打下基础4)可以形成规范化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实践工作的理性水平。
8、单选题 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 偏好分散刺激多于集中刺激
B: 偏好直线多于曲线
C: 偏好规则模式多于不规则模式
D: 偏好复杂的刺激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
婴儿注意的选择有以下偏好:(1)偏好复杂的刺激物;(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3)偏好不规则的模式多于规则的模式;(4)偏好密度大的轮廓多于密度小的轮廓;(5)偏好集中的刺激物多于分散的刺激物;(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的刺激物。
9、单选题 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_____。
A: 言语信息
B: 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智慧技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
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10、单选题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_____。
A: 神话起源说
B: 生物起源说
C: 心理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教育起源论主要有四种: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以及劳动起源说。其中,最古老的学说是神话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生物起源说。
11、单选题 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_____。
A: 冲动型
B: 沉思型
C: 场依存型
D: 场独立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沉思型学生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学习成绩好;冲动型学生反应快但常常出错,学习成绩较差。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与题干相符的是场依存型,故选C。
12、单选题 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老师让他把该题重做10遍,这属于_____。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自我强化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13、填空题 在历史上,最早明确地阐述和论证“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____。
参考答案: 赫尔巴特
本题解释:
【答案】赫尔巴特
14、单选题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_____。
A: 教育专业素养
B: 学科专业素养
C: 品德专业素养
D: 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15、单选题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_____。
A: 差异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阶段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各个年龄段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这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6、单选题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_____。
A: 物质前提
B: 主导作用
C: 发展动力
D: 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掌握。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可以更快地适应社会,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进程。选项A、C、D分别指出了遣传素质、环境因素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7、简答题 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但是美德又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是“知识”以外的东美德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德育的说教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在《普罗塔哥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过“美德不可教”的命题,前后矛盾。道德宄竟可教吗?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教”得来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
参考答案:
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1)基木知识的传授;(2)专门的道德知识的教授;(3)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这三条途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由于人的社会属性,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化进稈和受到社会各个方而(如家长、教师、同伴、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中占重要地位。关怀理论注重人的情感的关注与培养,通过关怀与理解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环境,经验会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使个体更有可能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充满温情。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应提供良好的氛围。不但在知识传授、课稈设置以及学校氛围营造上下工夫,而且要给学生道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其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知识偏重于“教”而非“育”,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与体系化,是独立的德育过稈。这种专门知识自成体系,是有意的研宄结果,对于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但易流于教条主义和口号化,使人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
最后是基木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木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的知识,并且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稈知识。虽然各个学科有各自的主要教育目标,但道德教育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隐含其中一普通课稈的学习可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如对汉语的学习,使个体常常会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产生对祖国独特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极有可能在社会行为中转化为维护社会公德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处于一种高姿态。因而,对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看到表而的、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得失,从而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境界。活动课稈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使课稈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而。
18、单选题 _____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培养创新精神
C: 实施应试教育
D: 重视能力培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19、判断题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一人”关系。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感化的社会互助关系。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还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20、简答题 简述气质的体液说。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血液出自心脏;黄胆汁生于肝脏;黑胆汁生于胃部;黏液生于脑部。他认为,正是这四种体液“形成了人的性质” 91ExAM.org。罗马医生盖伦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出发,在其中加进了人的道德品行,这些因素组成了13种气质类型。后来,简化为4种气质类型,即流行至今的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21、判断题 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22、单选题 《学记》提出“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揭示教学中应贯彻_____。
A: 启发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学不躐等”:学习不能超越学生已有发展顺序。“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这两句话对教育的启示是教师应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学中循序渐进。
23、单选题 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_____来进行划分的。
A: 课程功能的角度
B: 教育阶段的作用
C: 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
D: 课程核心组织的角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24、简答题 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5、单选题 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受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这句话能体现当代教学的哪一种趋势:_____。
A: 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B: 从重视结果向重视学法转变
C: 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D: 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转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授之以鱼”,注重的仅仅是传授现成的基础知识,“授人以渔”注重的则是能力的培养,因此D正确。
26、单选题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的年龄大致为_____
A: 10~12岁
B: 8~10岁
C: 0~2岁
D: 2~7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自我中心阶段属于前运算阶段,因此大约在2到7岁。
27、判断题 课堂提问学生答不上,或者答错了,惩罚学生是严师出高徒的表现。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解析:课堂提问学生,学生答不上,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便是没有认真学习,也不宜都使用惩罚,学生的气质类型不一样,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
28、单选题 七十二行,行行有规,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特征是_____。
A: 爱岗敬业
B: 清正廉洁
C: 为人师表
D: 团结协作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所特有的职业道德规范,不同与其他,所以显著特征是为人师表。
29、单选题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_____,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A: 教育者
B: 引领者
C: 代言者
D: 示范者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第二条: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30、简答题 论述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教育者。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但教师一定是教育者。“教师”这个称谓特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受教育者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从法律角度看,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自然人,他们与教育者是平等的。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行为以及智慧、性格等方面的影响时具有主观能动性。
(3)教育媒介
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的三个构成要素之问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媒介,教育活动就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31、单选题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_____。
A: 美育
B: 体育
C: 智育
D: 德育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32、单选题 我国唯一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_____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已由中核集团与中国广核集团合作研发设计成功,现已完成360项专利申请。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答案】C。解析:2014年3月11日,中核集团ACP1000型号总设计师、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唯一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正逐步实现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未来将走出去面向国际市场。
33、单选题 一位学生在做数学题时,善于尝试一题多解,找出不同类型的解题方法,这说明这位学生的思维有_____。
A: 流畅性
B: 指向性
C: 变通性
D: 独创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有:(1)流畅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2)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3)独创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
34、判断题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而不仅仅包括行为规范。
35、填空题 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过程。推理可分为____和演绎推理。
参考答案: 归纳推理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归纳推理
36、单选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_____
A: 道德感
B: 美感
C: 理智感
D: 热爱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道德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产生的内心体验。
37、多选题 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_____。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E: 抽象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解析::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38、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个孩子在赵老师上课没收他的脸谱纸牌后,写下“赵你不得好死”的纸条。赵老师从举报人手中拿到这张纸条的时候,显得非常平静。她把这个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叫到办公室。出人意料的是,赵老师不但没有大发雷霆,而且还为孩子耐心地纠正错别字,因为这个孩子把“得”写成“的”,把“好”写成“号”了。她让孩子把写错的字抄写三遍,然后平静地告诉孩子:“其实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或早或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到死的时候就会后悔。你现在还小.有些话可能还不懂,以后你会明白的。你现在可以回教室了,去上课吧!”这个孩子满脸泪水。连连说道:“对不起,赵老师!”
根据材料请回答教师应该怎样宽容学生的缺点?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参考答案】
在案例中,赵老师用宽容、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意料中的“大发雷霆”没有出现,反而和风细雨、轻描淡写地讲了一些道理,结果使学生受到了真正的触动。那么教师宽容学生的缺点要做到(1)认识上宽容:任何时候,都不要认为学生和自己过不去,而应该深入调查和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甚至有的时候根本不用去找学生犯错的根源,不去理睬,学生自己就主动改正了。(2)态度上宽容:对学生所犯错误性质较为严重,或者本人不愿意承认错误时,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态度“恶劣”而放弃宽容。学生的认识水平、个性、生长环境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教师必须克制自己的情感,冷静地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思想根源。(3)时间上宽容:部分学生缺点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4)条件上宽容:允许犯错误的学生“讲价钱”,给他留下改正错误的机会。因为学生既然和教师“讨价还价”,说明他已认识到了错误,应该给他改正错误以更大的余地。
39、单选题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是_____。
A: 遗传的重要性
B: 环境的重要性
C: 改变的重要性
D: 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题干的意思是: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种善良的本性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但长大过程中,每个人因为生活环境以及受教育情况的差异,各人的习性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生活习惯及个性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题干体现了环境的重要性。
40、简答题 “娃娃家”里,托班孩子B在为娃娃做“点心”。老师问他:“你想给娃娃做什么好吃的?”他回答:“汤圆。”不一会儿,他却做出了几个扁扁的东西,并告诉老师这是“小饼”。
请依据托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分析上述事件的原因。
参考答案:
考解析:托班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直观行动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1)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2~3岁的孩子直观行动思维表现非常突出,3~4岁幼儿身上也常有表现。这种思维更多依赖一定的具体情境,依赖于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对动作的概括。处于这种思维水平的孩子离开了实物就不能解决问题,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
(2)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自身的行动。这个思维阶段的孩子,其思维只能在动作中进行,常表现为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动作一旦停止,他们的思维活动也就结束了。如本案例中,老师问他“你想给娃娃做什么好吃的?”他回答:“汤圆。”不一会儿,他却做出了几个扁扁的东西,并告诉老师这是“小饼。”这个阶段思维的特点之一就是行动没有事先的计划和预定的目的,也不会预见行动的后果。
41、填空题 福禄贝尔将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命名为____,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套玩具,即____。
参考答案: 幼儿园 恩物
本题解释:
幼儿园;恩物
42、判断题 教育的着眼点在于生产力的发展。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是培养人。
43、简答题 个性倾向性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个性倾向性:指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取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44、判断题 只要没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说明心理健康。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解析: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以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45、单选题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出来的学者是_____。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培根
D: 孔子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英国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下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46、简答题 简述学习动机培养的原则。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1)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动机;(2)先求满足学生的缺失性动机;(3)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的性质;(4)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5)善于利用反馈激发学生的士气。
47、简答题 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长效性,通过教育所提高的人的劳动能力,所增加的劳动力的“值”,具有长期的效用。(2)高效性。教育使沉睡于人体内的潜能得以激活,可以成倍、成百倍地提高人的劳动能力。
48、单选题 教师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_____。
A: 示范者和引领人
B: 指导者和引路人
C: 师表者和指路人
D: 带领者和引导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49、判断题 《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小学每班不超过46人。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
《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控制班额和班级数。小学每班不超过46人,初中不超过50人.普通高中不超过56人。
50、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应当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学校_____。
A: 跨越发展
B: 优先发展
C: 均衡发展
D: 差异发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