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6-06-13 18:51:13
1、将学习内容分成小的单元,学生每次学习一个小的单元并参加单元考试,直到学生以80%~~100%的水平通过考试为止,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这种学习的方法是_____
A: 发现学习 B: 合作学习 C: 程序教学 D: 掌握学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考查掌握学习和程序学习的区别。掌握学习是由布鲁姆等人提出来的。
2、在触电的处理中,尽快切断电源和脱离电源、( )、立即送往最近的医院抢救是非常重要的三步。_____
A: 找东西挑电线 B: 打119电话 C: 按压心脏和进行人工呼吸 D: 让婴幼儿躺在床上面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触电的急救措施有脱离电源,胸外心脏按压或者人工呼吸以及保护创面。
3、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假定这种理解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_____
A: 到了长城的人就一定是好汉 B: 如果是好汉,他一定到过长城 C: 只有好汉,才到过长城 D: 不到长城,也会是好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考査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的规则。“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根据“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可知A、D错误,根据“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可知B正确。C项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由“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可知C错误,故选B。
4、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参考答案:
【答案】讲授法
5、封建社会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_____。
A: 个别教育 B: 班级授课制 C: 分组教学 D: 道尔顿制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专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组织形式。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经历了个别教育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其中,个别教学制是封建社会主要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故本题选A。
6、有人认为教是为了不教,因此任何条件下教师都应该少教或不教。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
7、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_____。
A: 年龄影响力 B: 性别影响力 C: 个性影响力 D: 学术影响力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8、两种对立的教学力法体系是____和____
参考答案: 启发式 注入式
本题解释:
【答案】启发式、注入式
9、青少年的思维处于皮亚杰所说的( )阶段。_____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把人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11、12岁~16、17岁属于形式运算阶段,所以青少年的思维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10、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_____。
A: 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同化说 D: 动机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痕迹衰退说起源于巴甫洛夫;干扰说的代表人物是詹金斯和达伦巴希:动机说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11、某区辖初级中学是当地一所薄弱学校,为了尽快改善局面,年底领导班子进行全面调整,新班子也着手制定实施了多项举措。可是,半年后领导评估显示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结果 受到了批评。上级部门的做法显然没有考虑到学校管理效益的( )特点。_____
A: 长效性 B: 模糊性 C: 间接性 D: 延迟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12、新课改强调学习评价要淡化甄别,重视_____。
A: 选拔 B: 评优 C: 发展 D: 检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新课改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要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
13、“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句话表述的课程目标是_____
A: 表现性目标 B: 行为性目标 C: 普遍性目标 D: 生成性目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具有模糊性、普遍性、规范性的特点。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关注的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活动的实际进展提出的相应的目标。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获得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它是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则是开放的。
14、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是_____。
A: 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 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 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专家详解:教育目的是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故C项不正确。
15、“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_____。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定性评价 D: 定量评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
16、道德水平越高的,越倾向于按照自己的独立价值观行事,拒绝服从权威而去伤害他人,这是影响服从因素中的_____。
A: 他人支持 B: 行为后果的见解反馈 C: 行为后果的声音反馈 D: 个性因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道德发展水平直接同人们的服从行为有关。道德水平越高,越倾向于按照自己的独立价值观行事,拒绝服从权威去伤害别人。这些研究,实际上已经证明了人们的个性特点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服从行为。
17、青少年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教育情感相抵触的矛盾。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F。专家解析:学校德育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情形之一”的是_____。
A: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 不关心集体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本题选D。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识发展_____。
A: 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 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C: 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 D: 能够根据经验进行预见和假设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0、发展适宜性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发展适宜性:指幼儿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21、简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因。
参考答案:
【答案】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主要原因如下:
(1)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生理、认知、社会性、自我表现发展的需要);
(2)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主动性活动、独立性活动、创造性活动);
(3)游戏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情绪情感的发展)
22、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最高统治者”观点的是_____。
A: 柏拉图 B: 凯兴斯泰纳 C: 卢梭 D: 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2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小学低年级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五年级以上开设 B: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实施的课程 C: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利用学科知识综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D: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三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24、初唐四杰中写檄文讨伐武则天的是_____
A: 王勃 B: 杨炯 C: 卢照邻 D: 骆宾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公元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胳宾王作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起草了一篇非常著名的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讨武氏檄》。故选D。
25、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专家解析:教育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目的在于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但并非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这种现象必须是那种具有潜在探索研究价值的教育现象才行,有些教育现象是偶然的、个别的发生的现象,不具有研究价值。
26、简述幼儿游戏的特点。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1)游戏是儿童主动和自愿的活动;
(2)儿童重视的是游戏的过程,而非游戏的结果,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
(3)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
(4)儿童游戏具有假想成分,它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社会生活,是虚构和现实统一的活动;
(5)游戏是能给儿童带来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
【命题立意】考查幼儿游戏的特点。
27、琪琪和表姐小薇差半岁,同时上了幼儿园小班。由于小薇爸爸妈妈工作忙,不久她被送到了小镇上奶奶家。小镇幼儿园的老师非常强调知识学习,一年后,小薇已经能认许多字了,而琪琪却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几乎不用学习,一个字也不认得。爸爸妈妈开始为此担心,怕幼儿园这样的教学会影响琪琪今后的学习。
你觉得琪琪父母的担心有必要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琪琪父母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对幼儿来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而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具体而言:①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②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③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28、青少年身心发展的_____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环境,主观能动性,所受教育等的不同,青少年个体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教育工作因材施教正是要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宜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的。因此,正确答案选C。
29、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_____
A: 真实坦诚 B: 互相接纳 C: 自然、适度 D: 第一印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
30、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专家解析:
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次性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31、资料四:初二(10)班班主任郑老师为了发挥学生干部管理班集体的作用,十分重视维护班干部的威信。一天,班长与班上同学发生冲突,并动手打了对方一耳光。班会上,郑老师说:“某同学平时就学习不好.不遵守班规班约,班长之所以与他发生冲突时为了让他更好的学习,如果换做事我,我也会这么做的。”
资料四:第1题 郑老师的这样说是否正确?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专家解析:×
专家解析:郑老师的做法明显没有做到公平公正。这样说是不正确的。
32、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_____。
A: 符合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命题学习 D: 上位学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本题考查对命题学习概念的理解。
【名师点睛】
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33、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指的是_____。
A: 随意注意 B: 不随意注意 C: 随意后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4、解放战争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的三大战役是_____
A: 辽沈战役 B: 渡江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淮海战役
参考答案: A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CD。参考专家解析:1948年底到1949年初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故选ACD。
35、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_____。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难度. D: 运气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自身内在的因素有能力、努力、身心状态,机体外在因素有任务难度、运气、外界环境;稳定因素有能力、任务难度,不稳定因素有努力、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可控因素有努力,不可控因素有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本题中努力和运气属于不稳定因素,任务难度属于外在因素。所以本题选A。
36、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
A: 教育的生产性 B: 教育的民族性 C: 教育的历史性 D: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
37、与儿童最初概念的掌握相联系的是儿童最初的_____。
A: 理解水平 B: 判断水平 C: 推理水平 D: 概括水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名师详解]儿童最初概念的儿童最初概括的特点相联系。儿童要对某一类事物进行概括,首先需要对这些事物能够理解,也就是说,要有关于这些事物的经验。同时,要有相应的作为概括用的词。儿童知识经验水平的高低、词的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儿童概括水平的高低。因此,与儿童最初概念的掌握相联系的是儿童最初的概括水平
38、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_____。
A: 替代强化 B: 直接强化 C: 自我强化 D: 负强化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
39、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_____。
A: 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 荣格 D: 斯普兰格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专家解析:
卡特尔认为,人格的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故选B。
40、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专家解析:人类社会早期教劳是结合的、密不可分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脑体分离,脑力劳动者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从事教育活动,于是产生了学校。
41、社会知觉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社会知觉是指个人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2、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是个性独特性的集中表现,包括____、能力、性格等心理成分。其中____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反映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性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参考答案: 气质 性格
43、《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___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启发性原则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解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含义是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
44、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在下列哪些领域中作出了卓越贡献?_____
A: 天文和历法 B: 数学和水利 C: 天文和数学 D: 历法和数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沈括、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故选A。
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_____。
A: 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 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6、教育的规定性是_____。
A: 社会性 B: 培养人 C: 阶级性 D: 生产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规定性。
47、根据记忆规律,教师应该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4)适当过度学习;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4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叁维目标”是_____。
A: 知识,智力,能力 B: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D: 知识,智力,情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9、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学前教育应遵循什么特殊原则?(3分)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1)保教合一的原则。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4)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的原则。
50、“情急出神力”,这是一种_____。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应激 D: 激情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
【答案】C。专家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题干当中“情急”一词体现了应激。
51、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解决策略主要包括尝试策略和_____。
A: 启发式策略 B: 经验策略 C: 实践策略 D: 分析策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专家解析:问题解决的策包括尝试策与启发式策。
52、期末到了,学生们为了迎接考试而紧张地复习功课,这时电视台即使播出精彩的足球比赛,也只好放弃不看了,这是学生_____的表现:
A: 意志 B: 情绪 C: 认知 D: 思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53、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
【答案】现代教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如下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54、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____,一是____。
参考答案: 概念形成 概念同化
本题解释:
【答案】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55、直观教具可分为_____。
A: 动作直观 B: 模象直观 C: 语言直观 D: 实物直观
参考答案: BD
本题解释:
【答案】BD。专家解析: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直观教具是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只能是实物或模象。因此选择BD。
56、以下关于2010广州亚运会的陈述,正确的是_____
A: 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0日至11月26日举行 B: 广州是中国第一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 C: 广州亚运会设42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 D: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分为两种:一种是场馆志愿者,一种是游客志愿者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故A项错误。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故B项错误。广州亚运会城市志愿者分为服务站(点)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和观众拉拉队志愿者三大类。故D项错误。广州亚运会设42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57、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再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_____
A: 大 B: 低 C: 小 D: 不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间隔时间越久,其他变因介入的可能性越大,受外界的影响也越大,信度系数便越低。
58、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参考答案: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59、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
A: 练习 B: 学习 C: 强化 D: 巩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强化是联结学习理论的核心。
60、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制度,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_____
A: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 B: 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C: 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D: 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答案:BCD【解析】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全面发展,选项A的说法过于绝对。
61、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_____。
A: 联想 B: 幻想 C: 理想 D: 想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指由诗文本身产生的诗的意境,属于想象过程。
62、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获得圆满成功的飞船是_____
A: “神舟四号” B: “神舟五号” C: “风云一号” D: “嫦娥一号”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神舟五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杨利伟送入太空。故选B。
63、以下选项除了_____外,其余均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A: 智能教育 B: 挫折教育 C: 道德教育 D: 性心理、生理教育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
64、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观点. 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专家解析:√
专家解析: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以及学生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知识的生长。
65、智力主要包括____、____、注意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核心是____。
参考答案: 观察力 记忆力 思维力
本题解释:
参考专家解析: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
66、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_____。
A: 家庭 B: 托儿所 C: 幼儿园 D: 学前班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67、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_____
A: 可教性 B: 可塑性 C: 可能性 D: 现实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可能性。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所获得的生理组织和最初的生命能力为前提,没有这种遗传素质,或者遗传素质有缺陷,身心的发展水平就会受到不可弥补的影响
68、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_____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专家解析:B 专家详解: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研究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69、柯尔伯格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种水平,分别是____、____和后习俗水平。
参考答案: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本题解释:
参考专家解析: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
70、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出、想不起来问题,这种遗忘叫_____
A: 暂时性遗忘 B: 永久性遗忘 C: 一般性遗忘 D: 特殊性遗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出、想不起来问题,这种遗忘是永久性遗忘。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前者指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后者指不经重新学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
71、心理辅导的目标之一是学会调适;另一个目标是_____。
A: 行为矫正 B: 克服障碍 C: 寻求发展 D: 观念矫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专家点拨心理辅导的目标和主要方法都是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内容,前者一般以单项选择题和辨析题的形式出现,后者出现的题型则比较丰富。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是:强化法、代币疗法、自我控制法、全身松弛法、系统脱敏法和理性一情绪疗法。
72、某寄宿制小学一位学生睡觉时突然小腿抽筋,生活老师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_____。
A: 让学生下床,站直抽筋的腿 B: 让学生平躺,按摩抽筋部位 C: 让学生下床,用冷水冲洗抽筋的腿 D: 让学生平躺,在其抽筋部位贴上止痛膏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专家解析:小腿抽筋时轻轻按摩抽筋的部位可缓解不适。故选B。
考点:小学生的日常卫生保健与意外事故处理
7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意志。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74、( )不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_____
A: 活泼好动 B: 喜欢交往 C: 好奇好问 D: 稳定性较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和模仿性强。
75、十八大政治报告指出:邓小平第二代领导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主要贡献是_____
A: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C: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D
76、赫尔巴特的_____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A: 《新教育大纲》 B: 《经验与教育》 C: 《民主主义与教育》 D: 《普通教育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专家解析:
【答案】D。专家解析: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学科。《经验与教育》以及《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代表著作。《新教育大纲》是杨贤江的著作,为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
77、下列选项中,与“砚台—端砚”逻辑关系一致的是_____。
A: 北京—故宫 B: 拉萨—西藏 C: 苹果—水果 D: 文具—钢笔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专家解析:“端砚”是“砚台”的一种,两者是种属关系。D项中“钢笔”是“文具”的一种,两者也是种属关系,与题干组词逻辑关系一致。故本题选D。
考点:逻辑思维能力
78、埃里克森认为,_____导致了青少年不能整合多种角色和多种选择,或者他们根本无法进行选择。
A: 自卑感 B: 自我同一 C: 角色混乱 D: 自我分化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
【答案】C。专家解析: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青年期面临的冲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所以这一时期人格发展的任务是建立同一性,防治角色混乱。
79、影响教师课堂观察的因素有:学习成绩、期望效应、刻板效应和_____。
A: 光环效应 B: 马泰效应 C: 罗森塔尔效应 D: 泰勒效应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课堂观察的影响因素有:学习成绩、光环效应、期望效应、刻板效应(先人为主效应)。
80、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电视,它的影响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它被称为另一个“家长”。由于大部分孩子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过长,所以关于电视对孩子学习和行为影响的争论不断。
你认为电视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我们该做些什么以减小电视的负面影响?
参考答案:
电视的普及给孩子们带来了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包括:
(1)电视节目能够形象地教给孩子大量的多方面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培养孩子的智能素质。
(2)电视文化对培养孩子成为创造型、全面型的人才起着开启心灵的作用。
(3)电视可以通过直观可视的艺术形象,让人身临其境欣赏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音乐、舞蹈、体育等。能够开拓孩子的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认知能力,在享受美的同时,陶冶了情操,受到了审美教育。
(4)电视对于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巨大作用。电视剧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使孩子明白了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因此在他们年幼的心灵里就会逐渐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人生观。
消极的影响包括:
(1)在商业利益驱使下,电视往往强调突出暴力与^色 情内容,由于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他们具有腐蚀作用。
(2)电视节目繁多,有的孩子坐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对于孩子之间的交流也无疑设置了一道障碍。
(3)电视文化发展越来越快,覆盖面越来越大,但与此相反,优秀的少儿读物似乎少了,逐渐地,文字文化被图像文化所代替,不利于儿童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为了减低电视的负面影响:
(1)家长和教师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明白电视的利弊。
(2)要控制儿童看电视的时间,引导他们选择健康的电视节目。
(3)积极引导儿童多读书,读好书,或是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减少他们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
81、思维的最基本单位是推理。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专家解析:
× 专家详解: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82、20.某初级中学与某保险公司是关系单位,保险公司每年在教师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时都来看望全体教师,保险公司为提高营业额,就通过学校强制性要求在校所有学生必须购买意外人身伤害保险。小兵是该初中的一名在校生,母亲常年有病,父亲也刚刚下岗,家庭生活窘迫,无力负担几十元的保险费用。小兵的班主任刘老师于是就冷嘲热讽,并在小兵面前说其父母不为其购买保险是不爱孩子的表现,导致小兵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并使小兵家庭关系紧张,进而影响小兵的学习。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刘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尊重家长,团结协作,其意义在于化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而刘老师这种做法反而激化了双方矛盾。其次,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也是教师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刘老师在班里对学生冷嘲热讽,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致使学生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83、感觉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所有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开端。有了感觉,人们才能知道周围世界的明暗、色彩、声响、味道、触碰、痛痒等,也才知道自己身体变化引起的饥、渴、眩晕、胃痛等。感觉反映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_____。
A: 典型属性 B: 整体属性 C: 个别属性 D: 外显属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84、汉语拼音的学习,对后面英语字母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负迁移现象。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专家解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负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学习拼音对学习英文字母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因此属于负迁移。题干描述正确。
85、10月15日,中直工委举办中直机关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 平 总 书 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报告会。会议强调,总书记关于“五个坚持”的要求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是中直机关工作的生命线;“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是中直机关工作的重大原则;“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是中直机关工作的根本态度;“坚持____”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中直机关干部职工的优良传统和应有境界;“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是中直机关干部职工的价值取向和必守底线。
参考答案: 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本题解释:
【答案】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86、以下不属于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特点的表述是_____。
A: 从依从性评价到独立性评价 B: 从片面、表面的评价到全面、深刻的评价 C: 从主观性评价到客观性评价 D: 从无意性评价到有意性评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87、甲、乙二人于某年8月至次年9月问,从某火车站爬上货物列车,在运行途中将铁路运输物资抛到车下,然后跳下列车转移赃物,二人先后盗窃作案28起,价值数千元。二人在每次盗窃之前,都向丙和丁打招呼:“你们把车准备好。”甲、乙盗窃后,再叫丙、丁开拖拉机将赃物拉到销赃地点销赃,每次给丙、丁每人20元至30元。
请问:丙、丁的行为是否与甲、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丙、丁的行为与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因为:他们在事先有盗窃犯罪的通谋。甲、乙在每次盗窃前通知丙、丁,让其准备车子拉赃;丙、丁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甲、乙盗窃,丙、丁运赃、销赃,这属于有分工的、复杂的共同犯罪形式。
88、新课程以_____为理论基础。
A: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 多元智能理论 C: 自然主义理论 D: 实践主义理论
参考答案: AB
本题解释:
【答案】AB。
89、简述课程的理论流派。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1)学科中心课程论。该课程论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2)经验主义课程论(或儿童中心课程论)。该课程论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足取的,应代之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即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这种儿童中心课程又称活动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该课程论把重心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其核心观点是: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4)存在主义课程论。该课程论认为课程应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学生本人要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该课程论发轫于文化、建筑、艺术等领域,把课程当作一个不断展开的动态过程,重视个体在课程实践中的体验。
90、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最早产生于_____。
A: 中国 B: 印度 C: 美洲 D: 欧洲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现代学校制度最早发源于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前后的欧洲。
9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_____
①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
②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
③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
④教科书循环使用的
A: ①② B: ⑧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1)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2)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3)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
92、元认知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即元认知控制和_____。
A: 元认知知识 B: 元认知计划 C: 元认知监控 D: 元认知调节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
93、如何针对学生能力的性别差异进行教育?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男女生心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面对这种差异,要实行因性施教的策略。因性施教的基本策略包含两 个方面:一是扬长的策略,二是补短的策略。所谓扬长的策略,是指使男女生心理发展中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扬 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而补短的策略,则是针对男女生心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予以弥补。它们的最终目 的是促使男女生的心理都得到完善而良好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心理潜力,并且培养男女生共 有的优秀品质。实施因性教育,首先,教师要纠正传统消极的性别偏见和性别观念。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根据男女生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地传授知识,培养 能力,促使他们各自优势的发展和劣势的弥补。再次,教师应了解学生,善于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客观地分析男女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因性 教育。此外,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异性交往具有智力互偿、情感互慰、个性互补、活动互激等相互补偿作用。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和方法进行因性教育,其基本的策略都是扬长补短,最终的目的是促使 男女生各方面的心理机能和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各自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是 完全一致的。
94、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的体验,也是对责任感的高度透视。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专家解析:
95、认为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_____学习理论的观点。
A: 行为主义 B: 认识主义 C: 建构主义 D: 人本主义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强调学生有无限潜能,认为教育的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这是人本主义的观点。
96、一个学生总是一遍遍的数课本或其他图书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了多少台阶,判定这个学生可能有的心理问题是_____。
A: 学习困难综合症 B: 焦虑反应 C: 厌学症 D: 强迫症行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97、学生观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学生观是教育者对学生认识的基本态度,主要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权利、地位及其发展规律的看法。学生观的核心是教育者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智力及人格上的差异及其影响。
98、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_____。
A: 并列学习 B: 概念学习 C: 上位学习 D: 下位学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99、自我效能感的功能有_____。
A: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B: 影响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C: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D: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E: 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成败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专家解析: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多方面的影响:活动的选择;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活动时的情绪;能否完成学习任务。一个人的成功有很多原因,自我效能感可能只是众多因素之一。
100、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的贡献是_____
A: 20% B: 28% C: 33% D: 36%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经推算,美国1929~1957年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