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6-04-27 21:41:05
1、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的一种普遍特征,因此,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联系实际,请你就创造力与智力、人格的关系,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措施谈谈你的见解。
2、根据《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测定一个7岁儿童的智商是114,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应该是9岁。_____
3、数学课上,为了更好地形成心智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给学生提供_____。 A: 原型定向B: 原型模型C: 原型操作D: 原型内化
4、调查法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方法,可具体分为_____。 A: 问卷法B: 观察法C: 访谈法D: 对照法
5、课程评价最重要的作用是_____ A: 检查或鉴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B: 及时发现现行课程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C: 确保其正确的方向D: 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
6、医生通过观察、号脉能诊断出患者的病情,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征?_____ A: 直接性B: 间接性C: 广阔性D: 创造性
7、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就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_____
8、对于被困在火区的人来说,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_____ A: 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B: 乘电梯逃生C: 到阳台求救D: 打电话报警
9、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_____。 A: 成就动机理论B: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C: 成绩结构理论D: 强化理论
10、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主张的是_____ A: 人本主义理论B: 建构主义理论C: 行为主义理论D: 认知主义理论
11、根据记忆规律,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有效复习。
12、教师总要求学生讲究卫生,但班里经常有学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教师应侧重于_____。 A: 提高学生认识B: 丰富学生道德情感C: 锻炼学生意志D: 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
1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的教育理论回答问题。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两位学生收起了“手”改用“口”,开始互相辱骂对方。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老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你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问题:你如何看待王老师和两位学生的言行?
14、知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_____
15、现代生物技术是以( )的建立为标志的。_____ A: DNA重组技术B: 细胞工程C: 酶工程D: 发酵工程
16、甲是乙汽车修理厂的员工,经常将修理中替换下的配件带回家,并利用业余时间拼装了一台汽车。后甲以低廉的价格将该汽车转让给自己的朋友丙。丙在驾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丁受伤,支付医药费若干。下面关于丁的医药费承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甲单独承担B: 丙单独承担C: 甲和丙承担连带责任D: 甲和乙承担连带责任
17、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
18、_____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教育心理学体系。 A: 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1877年)B: 彼得罗夫斯基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1972年)C: 布隆斯基的《科学的改革》(1920年)D: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1903年)
19、有学者认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这一观点所反映出的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是_____。 A: 教育决定发展B: 发展决定教育C: 教育与发展并行D: 教育等同于发展
20、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的学习、评定学生的品行和成绩的权利。这是教师享有的_____ A: 教育教学权B: 民主管理权C: 管理学生权D: 科学研究权
21、新入园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是_____ A: 生活环境的变化B: 父母的态度C: 过度依赖父母D: 幼儿园的态度
22、将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是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3、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_____ A: 开除学籍B: 劳动教养C: 批评教育D: 适当体罚
24、三岁左右的幼儿,让他跨过前面一条线,他往往会踏在线上,这是因为_____ A: 形态知觉发展不完善B: 观察的持续性不完善C: 距离知觉发展不完善D: 视神经的发育不完善
25、“因材施教”要求教育必须符合人类发展的_____ A: 顺序性B: 不平衡性C: 互补性D: 个别差异性
26、教育家_____在勃兰根堡创设了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 A: 杜威B: 皮亚杰C: 夸美纽斯D: 福禄倍尔
27、学生学习了m(a+b)=ma+mb之后,错误地得出了lg(a+b)=lga+lgb,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____。
28、“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属于_____。 A: 心境B: 激情C: 应激D: 热情
29、调价反射
30、下列不属于教师专业的特征的是_____ A: 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门知识和技能B: 较高的职业道德C: 经过较长的专业训练D: 师范院校毕业
31、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_____ A: 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B: 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C: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D: 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广西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老师视学生为儿女、爱生如命,用慈父般的真爱,给予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35年来,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先后资助了300多名学生上完了高中、大学,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善款,资助了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他对学生的爱,系在前途命运上,落在生活细微处。在宿舍看到学生从厕所出来,他都要叮嘱他们先跺一下脚,不要把水带到床边。他还叮嘱学生晒衣服时,衣服要拧干,太阳出来要晒被子,降温了要添衣服。学生们被雨淋了,广播里就会传出他的声音:“食堂为大家准备了姜糖水,请淋了雨的同学去喝。”他做这些事,分明怀着一颗父亲的心,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校长爸爸”。(资料来源:光明日报,2015年3月18日,有改动)结合材料分析莫校长受学生尊敬的主要原因。
34、环境体验法
35、教师运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这种方法称为_____。 A: 说理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实际锻炼法D: 说服教育法
36、学习需要与诱因的关系是什么?
37、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38、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_____ A: 经验主义课程论B: 学科中心课程论C: 存在主义课程论D: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39、记忆过程包括_____ A: 识记、保持和遗忘B: 识记、再认和回忆C: 识记、保持和联想D: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40、____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41、“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_____。 A: 激情B: 应激C: 心境D: 热情
42、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____。
43、创造或者墨守成规属于性格的_____特征。 A: 态度B: 意志C: 情绪D: 理智
44、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_____。 A: 上升趋势B: 下降趋势C: 先升后降趋势D: 先降后升趋势
45、“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_____对教育的要求。 A: 顺序性B: 不平衡性C: 互补性D: 差异性
46、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____科学。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____。
47、关于预防脊椎弯曲异常的措施,错误的是_____ A: 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卧及读书写字姿势B: 坚持体育锻炼C: 避免一些不良习惯D: 在儿童脊柱弯曲初期,通过矫正姿势也不能恢复正常
48、《三字经》里有“教不严,师之惰”的提法,说明教师应该_____。 A: 信任学生B: 了解教育对象C: 严格要求学生D: 惩罚学生
49、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____。
50、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_____中发生的。 A: 游戏情境B: 语言情境C: 社会情境D: 家庭情境
5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范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是_____ A: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B: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C: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D: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52、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应是怎样的?
53、全球化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有_____ A: 价值失范B: 认知缺失C: 工具理性的强化D: 黄毒泛滥
54、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55、关于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规定包含_____等内容。 A: 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B: 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C: 教师工资逐步增长D: 居民收入增长高于学费增长E: 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56、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_____ A: 定性评价B: 考察性评价C: 定量评价D: 形成性评价
57、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_____。 A: 意义记忆B: 理解记忆C: 机械记忆D: 逻辑记忆
58、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_____ A: 智力结构论B: 智力二因素论C: 多元智力论D: 智力三元论
59、鲁迅在小说《阿Q正传》中塑造阿Q这个人物形象时所用的想象是_____。 A: 无意想象B: 创造想象C: 再造想象D: 言语想象
60、根据下面资料,作答7、9题。【资料】小飞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因为某种原因未能技时完成作业,所以在早读课时抄同学的作业,被张老师叫到办公室……张老师该怎么做更具有教育意又?() A: 给小飞的父母打电话,批评家长不监督孩子做作业B: 首先严厉地批评小飞抄作业的行为C: 先向小飞了解情况,询问他未完成作业的原因D: 要求小飞中年放学后把作业完成再吃午饭E: 去小飞家家访,同其父母进行交流
61、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一个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这种同化模式属于_____。 A: 上位学习B: 下位学习C: 组合学习D: 推理学习
6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C: 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 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63、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_____ A: 人民民主B: 社会主义C: 改革开放
64、无意注意是一种消极注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阻止小学生无意注意的出现。_____
65、_____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A: 斯金纳B: 桑代克C: 布鲁纳D: 加涅
66、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_____ A: 企业法人B: 机关法人C: 社会团体法人D: 事业单位法人
67、为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人学接受义务教育,县级人民政府可根据需要设置( )学校。_____ A: 全日制B: 托管制C: 寄宿制D: 半日制
68、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妻,其中 被称为成长需要的是_____。 A: 生理需要B: 安全需要C: 归属和爱的需要D: 自我实现的需要
69、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_____。 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巩固性原则
70、如果某学生将“人人平等.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等原则作为道德判断标准,那么该学生处于道德发展的_____ A: 前习俗阶段B: 习俗阶段C: 后习俗阶段D: 超习俗阶段
71、小学生的思维_____。 A: 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 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 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 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72、《清明上河图》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都市生活?_____ A: 北宋B: 南宋C: 明朝D: 元朝
73、树上有一个很大的鸟窝。爸爸说:“上面肯定有蛋。”3岁半的顺顺很认真地接道:“是不是鸟鸡蛋?”这表明该年龄段幼儿认识活动具有_____的特征。 A: 缺乏有意性B: 情绪性C: 直觉行动性D: 表面性
7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我国在教师资格和任用方面实行_____。 A: 教师资格制度B: 教师职务制度C: 教师职称制度D: 教师聘用制度
75、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_____。 A: 多疑B: 焦虑C: 心神不安D: 情绪低落
76、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看,课堂教学是教学的_____。 A: 唯一组织形式B: 重要组织形式C: 基本组织形式D: 辅助形式
7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_____。 A: 家庭教养方式B: 道德认知C: 社会风气D: 态度定势E: 同伴群体
78、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的水平。_____
79、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_____。 A: 策略性知识B: 陈述性知识C: 条件性知识D: 程序性知识
80、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_____津贴。 A: 特殊岗位补助B: 生活补助C: 艰苦贫困地区补助D: 特殊奉献补助.
81、简述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8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_。 A: 说服教育法B: 锻炼法C: 陶冶法D: 榜样法
83、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励之以志,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学习的知、情、意、行都得到协调的发展,而不能独立的只强调某一方面。_____
84、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_____ A: 外部抑制B: 内部抑制C: 前摄抑制D: 后摄抑制
85、在学校的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_____ A: 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B: 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教育关系C: 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D: 以传承文化为目标的授受关系
86、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这种反思方法称为_____。 A: 行动研究B: 详细描述C: 教学日记D: 实际讨论
87、公文语言的第一要求是_____ A: 简洁B: 准确C: 庄重D: 平实
88、教师的_____是教师形象的核心。 A: 道德形象B: 文化形象C: 人格形象D: 社会形象
89、简述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类型。
90、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_____ A: 视知觉B: 听知觉C: 视、听知觉D: 视、感知觉
91、下列选项中,对概念所做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将碗概括为餐具B: 将南京概括为江苏省C: 将小学生概括为学生D: 将鲸鱼概括为哺乳动物
92、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是_____。 A: 《理想国》B: 《学记》C: 《大教学论》D: 《论演说家的教育》
93、课程资源按存在方式区分,可以分为_____。 A: 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B: 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C: 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D: 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
94、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_____
95、学生普遍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_____。 A: 样本性B: 复杂性C: 主体性D: 示范性
96、下面是上海实验小学一名教师对学生的一则评语:“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们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这则评语主要体现了_____。 A: 结果性评价B: 过程性评价C: 定量评价D: 定性评价
97、注意的功能包括以下_____ A: 选择功能B: 指向功能C: 保持功能D: 调节和监督功能
98、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中提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_____。 A: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99、为了避免分科过细而设置的课程是_____。 A: 分科课程B: 综合课程C: 活动课程D: 核心课程
10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某位教师曾经采用了很多教育方法,坚持不懈地帮助班上一位性格孤僻、行为散漫,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捣蛋鬼日记》,认真阅读后,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开始反省自己对这个孩子的教育。当她发现孩子的特长后,积极鼓励他发展绘画能力,引导她参与班级活动,在她的呵护和帮助下,孩子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对学习也有了兴趣,后来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画家。(1)简述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教师践行职业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