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6-04-25 21:46:36
1、( )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_____ A: 思维B: 反应C: 语言D: 理解
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____。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_____ A: 调查研究B: 群众路线C: 实事求是D: 独立自主
4、一支白粉笔,无论是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种知觉的特性被称之为_____ A: 知觉的选择性B: 知觉的整体性C: 知觉的理解性D: 知觉的恒常性
5、《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及国家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家长委员会的基本职责不包含_____ A: 暂缺B: 暂缺C: 暂缺D: 暂缺
6、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_____ A: 顺序性B: 阶段性C: 不平衡性D: 互补性
7、_____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的人员。 A: 园长B: 阿姨C: 保育员D: 幼儿教师
8、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的层次是_____ A: 生理需要B: 安全需要C: 尊重需要D: 自我实现的需要
9、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_____。 A: 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B: 外部、稳定、不可控制的C: 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D: 内部、稳定、可控制的
10、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_____。 A: 言语信息B: 态度C: 动作技能D: 智慧技能
11、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_____的控制之下。 A: 教育者B: 家长C: 园长D: 社会
12、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_____。 A: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B: 注重言传身教C: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D: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13、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_____ A: 运用B: 分析C: 综合D: 评价
14、小孩既不喜欢做家庭作业,同时又怕家长的责骂,这时他就面临_____。 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多重趋避矛盾
15、学校强制学生购买教辅,遭到家长举报,可做_____等处理。 A: 责令学校改正B: 给予学校通报批评C: 情节严重的,给予校长处分D: 情节严重的,给予教务主任处分E: 对出版社罚款
16、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们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_____ A: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 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 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17、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遵循_____原则;自我遵循_____原则;超我遵循_____原则。 A: 快乐、社会、现实B: 快乐、社会、道德C: 快乐、现实、道德D: 道德、现实、快乐
18、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指的是_____。 A: 随意注意B: 不随意注意C: 随意后注意D: 有意后注意
19、暑假期间,小学生王某和李某相约在学校打篮球,在争抢过程中,王某无意将李某撞倒在地,导致李某小腿骨折,对李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是_____ A: 学校B: 王某本人C: 李某的监护人D: 王某的监护人
20、我国最早论述教育学原理的著作是_____。 A: 《大学》B: 《论语》C: 《学记》D: 《中庸》
21、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观兴起于_____ A: 古代社会的教育B: 近代社会的教育C: 现代社会的教育D: 当代社会的教育
2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_____。 A: 华生B: 马斯洛C: 霍尔D: 杜威
23、智力
2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_____批准。 A: 地市级人民政府B: 县级人民政府C: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 省级人民政府
25、某县在当地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对城镇中小学校在资金上重点投入。这体现了_____。 A: 政府对教育在财政上的支持B: 政府对教育在文化上的支持C: 政府对教育在政治上的支持D: 政府对教育在管理上的支持
26、平时考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_____等。 A: 单元测验B: 考试C: 期中测验D: 模拟考试
27、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_____的职业道德。 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为人师表D: 爱国守法
28、_____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 教育法规B: 教育法C: 教育法律规范D: 教育政策
29、人格中的性格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变,无好坏之分。_____
30、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是心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_____
31、以下哪种分组形式是跨年级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_____ A: 按不同学习内容分组B: 按不同方法和媒体分组C: 按学科能力分组D: 按不同学习目标分组
3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包括_____。 A: 维护学生的心理使康B: 诊治学生的心理疾病C: 使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D: 帮助学生树立有问题时的求助意识
33、6.《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省级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权利义务是什么?
34、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_____。 A: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B: 教师成长=观摩+分析C: 教师成长=培训+进修D: 教师成长=学习+实践
35、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_____地位,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A: 基础B: 中心C: 主要D: 重要
36、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_____。 A: 教育者,受教育者B: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37、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_____ A: 获得B: 转化C: 评价D: 应用
38、张某11周岁,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经常在其学校门口的一家小卖部买零食和一些学习用品,部分赊账,年终时共欠小卖部340元。小卖部老板拿着账单要求张某父亲付款,遭到张某父亲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无需赔偿B: 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应当付款C: 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应当赔偿D: 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应当由其自己付款,不应当由其父亲付款
39、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_____
40、以学生为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课程理论是_____ A: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B: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C: 儿童中心课程理论D: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41、什么是启发性教学原则?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4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立足于_____。 A: 教育和保护B: 教育和处分C: 预防和惩戒D: 保护和管教
43、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____。
44、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征是_____ A: 注意广度B: 注意稳定性C: 注意分配D: 注意转移
4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过程特点的是_____ A: 互动性B: 间接性C: 发展性D: 启发性.
46、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小学低年级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五年级以上开设B: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实施的课程C: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利用学科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研究性学习三类
47、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48、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分为酝酿期、准备期、验证期、明朗期四个阶段_____
49、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_ A: 夸美纽斯B: 赞科夫C: 苏霍姆林斯基D: 杜威
50、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_____
51、后继学习对先行学习的影响叫_____。 A: 顺向迁移B: 逆向迁移C: 正迁移D: 负迁移
52、班集体
53、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包括 _____ A: 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B: 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C: 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D: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E: 人的需要
54、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注意力仅仅放在教学的内容上,而是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具体情况,给予因材施教;更加关注学生健康人格成长和身体的发展,体现了_____ A: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B: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C: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 ”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D: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55、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_____。 A: 前因效应B: 定势效应C: 晕轮效应D: 罗森塔尔效应
56、某小学的几位教师在办公室闲谈,甲教师说:“我们班的××这次数学考试又考了第一,真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乙教师说:“我班的××和上次一样,又没及格,没办法,父母都是小学文化。”甲教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嘛,就是这个理儿。”(1)试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这段对话。(2)这段对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57、世界名画《自由引导人民》的作者是_____ A: 大卫B: 安格尔C: 德拉克洛瓦D: 布歇
58、科学家为了攻克科技难关而废寝忘食,这是_____的具体表现。 A: 情感B: 意志C: 性格D: 想象
59、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是_____ A: 教师的素养B: 学校的管理C: 国家的政策D: 学生的认识
60、“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知觉的_____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
61、在学校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以教学为主?
62、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大都采用班级授课制。_____
63、某寄宿学校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小学生提出要去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应该由_____ A: 司机负责B: 寄宿学校负责C: 司机和寄宿学校负责D: 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6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_____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 自由尊严B: 人身财产C: 身心健康D: 生命安全
65、材料题二上图是大班美工区的一个墙面环境设计,请分析它对促进幼儿学习的积极作用。
66、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迁移?_____ A: 温故知新B: 触类旁通C: 照本宣科D: 闻一知十
67、英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学制是_____。 A: 分支型学制B: 双轨制.C: 六三三制D: 单轨制
68、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主题,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_____ A: 叙事研究法B: 行动研究法C: 质的研究法D: 实验研究法
69、学校文化的构成形式有_____。 A: 课程文化B: 制度文化C: 物质文化D: 精神文化
70、现在很多家长十分重视儿女的家庭教育,但是对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的教育问题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_____。 A: 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B: 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C: 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D: 尊重家长,树立家长威信,从而与家长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71、简述教师的权利。
72、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_____。 A: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 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C: 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D: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73、关于程序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 A: 激活速度较慢B: 通过观察行为测量C: 不发出行为指令D: 提取需有意识搜寻
74、“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教育没有过程之外的目的,这属于教育目的的_____。 A: 神学论B: 社会本位论C: 个人本位论D: 教育无目的论
75、_____是一种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活动的规模常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而定。 A: 群众性活动B: 小组活动C: 个别活动D: 集体活动
76、培养新教师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是_____。 A: 离职培训B: 反思性教学C: 导师指导D: 自我探索
77、场独立比场依存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更高。_____
78、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_____。 A: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B: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C: 人们的教育思想D: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E: 教育者的能力素质
79、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_____ A: 神经心理学B: 人本心理学C: 认知心理学D: 社会心理学
80、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所学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 A 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相对性评价
8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_。 A: 陶冶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品德评价法D: 实践锻炼法
82、简述教师职业的功能?
83、李小明同学今天在参加物理考试时,对于一些简单而熟悉的力学公式,却怎么也想不起 来。其中涉及的遗忘理论主要是_____ A: 衰退理论B: 干扰理论C: 动机性遗忘理论D: 提取失败理论’
84、下列作者、作品、朝代对应正确的是_____ A: 诸葛亮——《诫子书》——汉B: 贾谊——《过秦论》——汉C: 韩愈——《秋声赋》——宋D: 王安石——《捕蛇者说》——宋
85、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像直观的是_____。 A: 图片B: 演示实验C: 图表D: 模型E: 数字电影
86、与科教兴国相统一的观点和做法有_____ A: 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B: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C: 尊师重教,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D: 切实加大教育投入
87、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____阶段和____阶段。
88、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着心理活动的产生。_____
89、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_____ A: “怎么教”B: “开哪此谡”C: “教什么”D: “怎么培养人”
90、现代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中心人物是____。
91、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_____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 思想德育B: 政治思想C: 思想品德D: 政治品德
92、感觉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所有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开端。有了感觉,人们才能知道周围世界的明暗、色彩、声响、味道、触碰、痛痒等,也才知道自己身体变化引起的饥、渴、眩晕、胃痛等。感觉反映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_____。 A: 典型属性B: 整体属性C: 个别属性D: 外显属性
93、品德是许多心理成分的“有机结合物”,在品德形成过程中被称为“催化剂”的是____。
94、教师和幼儿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的关系。 A: 上下级B: 平等C: 授受D: 相互促进
95、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知识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自然导人新课,鼓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导人方式是_____ A: 直观导人B: 经验导人C: 事例导人D: 悬念导人
96、_____特征的人竞争意识强,工作努力奋斗,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强,成天忙忙碌碌。 A: B.型性格B: C.型性格C: D.型性格D: A.型性格
97、苏格拉底被誉为西方的孔子。_____
98、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构建的过程,是通过个体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实现的。_____
99、《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_____,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A: 教育者B: 引领者C: 代言者D: 示范者
100、某老师利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决定自己是否需要改善教学,这种评价类型属于_____评价。 A: 诊断性B: 描述性C: 形成性D: 总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