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6-04-24 22:30:01
1、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是_____ A: 同步的B: 无关的C: 不同步的D: 以上都不对
2、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_____
3、简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4、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_____
5、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出版于1903年,其作者是_____ A: 斯金纳B: 桑代克C: 布鲁纳D: 廖世承
6、现代学制最早产生于_____ A: 中国B: 欧洲C: 美国D: 英国
7、简述课程标准的意义。
8、“蹒跚学步”属于动作技能学习的_____ A: 原型定向B: 操作定向C: 操作模仿D: 操作熟练
9、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_____
10、技能不同于习惯。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____,也可能不符合法则。
11、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有害于未成年人的_____;需要标明注意事项的,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 A: 发育和成长B: 安全和健康C: 生活和教育D: 兴趣和爱好、
12、教师道德不仅在教育过程中有重大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这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_____ A: 高尚性B: 奉献性C: 全局性D: 导向性.
13、学校文化是在学校的发展中逐渐积累而自然形成的文化。_____
14、3~4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____。
15、简述心理辅导的内容。
16、行为目标的三要素是_____ A: 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B: 确定目标,产生条件,行为准则C: 具体目标,行为准则,确定目标D: 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实现目标
17、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_____ A: 心理性隐性课程B: 制度性隐性课程C: 物质性隐性课程D: 观念性隐性课程
18、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时,如果要插人图片,下列不能完成该项操作的是_____ A: 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路径和文件,点击插人B: 复制图片,在PowerPoint编辑页面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C: 复制图片,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编辑→粘贴D: 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自选图形,选择图片文件
19、相似性的大小主要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_____。 A: 刺激B: 反应C: 环境线索D: 学习目标E: 态度
20、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_____
21、下列概念属于广义教师道德范畴的是_____ A: 良心B: 义务C: 朴实D: 乐观
22、记忆的三存储模型把记忆加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它们分别是_____。 A: 感觉记忆B: 暂时记忆C: 短时记忆D: 长时记忆E: 永久记忆
23、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_____ A: 以教育现代化带动教育信息化B: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C: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全民化D: 以教育全民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24、试述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25、为了总结、推广、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等而进行的公开课活动属于_____。 A: 观摩型听课B: 调研型听课C: 检查型听课D: 评比型听课
26、试论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与价值。
27、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ABCDE”治疗法属于_____。 A: 行为改变法B: 认知改变法C: 精神分析法D: 运动改变法
28、能促进问题解决的因素有_____ A: 功能固着B: 创造性思维C: 较强的动机D: 正迁移
29、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_____ A: 教育为谁服务B: 教育怎样培养人C: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D: 要把教育引向何方
30、达到自动化水平的技能叫做技巧。_____
31、某人经常问自己: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该个体正处在_____。 A: 信任感对怀疑感阶段B: 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C: 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指的未成年人是指_____。 A: 未满15周岁的公民B: 未满16周岁C: 未满17周岁D: 未满18周岁
33、学生看书时,常常一边阅读一边在重点文字下边划线,这种学习策略是_____ A: 复述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组织策略D: 元认知策略
34、下列选项中,以“孔雀舞”著称的少数民族是_____ A: 藏族B: 土家族C: 蒙古族D: 俸族
35、简述义务教育的意义。
36、学生文化的成因有_____。 A: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B: 同伴群体的影响C: 师生的交互作用D: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E: 社区的影响
37、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_____。 A: 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B: 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C: 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D: 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3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获得____、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
39、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_____
40、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D.)。 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惩罚D: 消退
41、在操作技能形成的_____阶段,动觉控制开始起主导作用。 A: 操作模仿B: 操作整合C: 操作熟练D: 定向操作
42、记忆效果最好,精力耗费上最经济的学习程度为_____。 A: 50%B: 100%C: 150%D: 200%
4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有哪些?
44、联系实际。你认为一堂课的优劣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
4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_____ A: 顺序性B: 阶段性 C: 稳定性D: 个别差异性
46、小明是班长,班主任要求他放学后“留意”那些常去网吧同学的去向,并及时报告老师。后来,发展到上课有哪些人玩手机,做作业有哪些人抄袭之类的事,都要他暗中“监视”定期汇报。一段时间下来,班主任老师“无事不晓”,同学们个个“心中忐忑”。于是小明渐渐被同学们疏远了,他开始感到孤立、孤独;而自从发现小明是老师的“眼线”之后,连最要好的朋友也离他而去,小明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请你结合新课程的相关理念,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47、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深刻地说明着_____。 A: 教育的经济功能B: 教育的文化功能C: 教育的自然功能D: 教育的道德功能
48、通过奖励一些行为使之越来越接近期望的目标,这种促使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即行为塑造法。_____
49、其教学法被称做“产婆术”的教育家是_____。 A: 亚里士多德B: 苏格控底C: 昆体良D: 夸美纽斯
50、____又称“事后的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评价。
51、—个正确的教育心理学实验通常要求研究者做到_____。 A: 至少操作一个自变量B: 至少设置一个安慰剂控制组C: 随机选派被试进行实验处理D: 在实验组和一个或几个控制组之间至少要比较一个因变量
52、第五段的语言有何妙处?
53、不属于教师实现教育创新的要求的是_____ A: 更新教育观念B: 敢想敢做C: 不断探索D: 使用网络
5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没有让掌握记忆的方法,进行有意义的记忆,说明该教师_____。 A: 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B: 过分重视知识的讲授,而没有让学生进行实践C: 没有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D: 关注知识传授而非教会学生学习
55、从记忆的内容看,记忆可以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其中____出现得最早。
56、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57、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包括的要素有_____。 A: 环境B: 教师C: 儿童D: 教具
58、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_____。 A: 赫尔巴特B: 瓦·根舍因C: 怀特海D: 克伯屈
59、教育要素包括_____。 A: 教学设备B: 教育者C: 学习者D: 教育影响
60、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与习惯可以追溯到人格发展阶段的____。
61、有效教学
62、“性相近,习相远”中的“习”指的是_____ A: 禀赋B: 家庭环境C: 社会环境D: 教育环境
63、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____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64、学生在记忆无意义的音节时,前面的练习加快了对后面音节的记忆,这是_____的影响。 A: 学习任务的相似性B: 原有的认知结构C: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 学习的指导
65、个人理想主要包括_____。 A: 道德理想B: 社会理想C: 幻想D: 职业理想E: 生活理想
66、革命先烈们面对敌人高高举起的屠刀,心中的信仰、对祖国的热爱,却没有丝毫改变,体现了情感的_____ A: 深刻性B: 稳定性C: 持久性D: 动力性
67、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_____构成。 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忘我
68、皮哑杰认为。2岁至12岁儿童道德性发展的阶段性有_____。 A: 自我中心阶段B: 权威阶段C: 可逆阶段D: 公正阶段
69、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幼儿学外语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上英语兴趣班已经成为一些幼儿家长的首选,书店里的幼儿英语教材也越摆越多。有些“双语幼儿园”半年收费近万元。部分家长质疑:幼儿学英语的作用的究竟有多大?幼儿应该怎样学英语?根据这些现象,请谈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遵循哪些原则。
70、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都是三角形的_____ A: 反例B: 变式C: 概括D: 抽象
71、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基本含义。
72、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_____。 A: 头脑风暴法B: 发展思维训练C: 自我设计训练D: 推测与假设训练
7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_____ A: 性别差异B: 性格差异C: 个体差异D: 年龄差异
74、2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_____
75、奥运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可以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_____。 A: 未来性B: 广延性C: 滞后性D: 系统性
76、简述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
77、学生林强写作业的速度比较慢,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而且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轻微刺激所吸引,妈妈为此非常苦恼,为此专门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心理辅导老师的做法是----定出目标行为:提高孩子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心理辅导老师在孩子做作业的地方放一个钟,让孩子时刻注意到自己的作业速度,在孩子的手腕上套上一个皮筋,让孩子对自己做好自我督促和惩罚。第一周内每次提前十分钟,给予孩子喜好的强化物,第二周内要求必须在几点之前(如:晚上十点前)完成所有家庭作业,然后才给予强化;后面要求继续提高,直到孩子的作业速度达到普通学生作业的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的作业速度大大提高,而且一回家就专心地完成作业不需要家长的督促和管理。这种行为塑造的方法应该注意的事项是() A: 确定所要达到的最终行为目标B: 了解清楚孩子现在的行为特点和行为基础C: 目标的细化D: 选择适当的强化物
78、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着心理活动的产生。_____
79、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看,决定教育规模和建设的是____发展水平。
80、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_____。 A: 正强化B: 惩罚C: 负强化D: 消退
81、德育过程是_____的过程。 A: 培养知情意行B: 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C: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D: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82、“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具有初步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国哪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_____ A: 幼儿园阶段B: 小学阶段C: 初中阶段D: 高中阶段
83、“谈梅生津”是第一信号系统引起的条件反射。_____
84、欣赏“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时运用的是_____。 A: 记忆想象B: 创造想象C: 再造想象D: 幻想
85、现代教师职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致力追求教师的____是目前大多数国家共同的理想追求。
86、教育是_____。 A: 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B: 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C: 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D: 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
87、当问及“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种做法。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_____。 A: 感知运动阶段B: 具体运算阶段C: 形式运算阶段D: 前运算阶段
88、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学们组建这个班集体?
89、如何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90、《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是发展____。
91、试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及其教育方法。
92、制定课外活动计划的基本要求有_____。 A: 可行性B: 协调性C: 明确性D: 基础性
93、下图中,教师的做法违背了_____。 A: 教育公平B: 因势利导C: 因材施教D: 循循善诱
94、下列属于皮亚杰的教育著作的是_____。 A: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B: 《我的教育信条》C: 《儿童的发现》D: 《人的教育》
95、在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向室外,人的感受性不断提高,这是_____。 A: 明适应B: 暗适应C: 同时对比D: 联觉
96、家庭教育可弥补和消除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产生的缺陷和负面影响。在个体成长中具有奠基作用。_____
97、某中学老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_____。 A: 学校教工代表大会B: 当地县级人民政府C: 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D: 所在省行政主管部门
98、何谓品德评价法?运用该方法要注意哪些要求?
99、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00、学习迁移就是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