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6-04-19 21:54:27
1、中小学“双基”教学中的“双基”是指_____
A: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 B: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C: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D: 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专家解析:
“双基”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A: 神话起源说 B: 心理起源说 C: 生物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存在于动物界。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3、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____和____。
参考答案: 人身权 受教育权
本题解释:
【答案】人身权、受教育权
4、下列有关概念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CPI是居民价格指数的简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B: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C: GD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间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D: 基尼系数是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故C项表述错误。
5、对学生的教育要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对。
6、“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_____
A: 整体性的形成 B: 稳定性的增长 C: 独特性的发展 D: 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这说明幼儿的心理活动的发展是循序渐进地进行的,幼儿心理活动的稳定性逐渐增长。
7、在人的要素中,_____是幼儿园中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
A: 幼儿教师 B: 保育员 C: 同龄伙伴 D: 家长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首先,教师的思想、态度、情感和行为本身就是构成幼儿园环境的要素之一;其次,由于幼儿园的各种环境都是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精心创设与控制的。因此,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具备后,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是影响幼儿园环境和质量的决定因素,进而也对幼儿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故选A。
8、简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记忆力,教师应做到: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减少机械记忆的使用;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策,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9、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_____
A: 思想品德课 B: 学科教学 C: 社会实践活动 D: 班主任工作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通过班主任,学校可以强有力地管理基层学生集体,更好地发挥各个德育途径的作用。
10、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_____
A: 知觉 B: 记忆 C: 注意 D: 思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考察注意的定义。
11、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____转变的思想。
参考答案: 素质教育
12、“教育准备生活说”是由谁提出来的?_____。
A: 斯宾塞 B: 杜威 C: 洛克 D: 卢梭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准备说”大意是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
13、学生、教师或学校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途径,请求政府实行强制性手段。这种方法或途径被称为_____
A: 教育救济 B: 教育援助 C: 教育保护 D: 教育申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14、以下最符合“有教无类”主张的是_____。
A: 高中、大学招生考试制度 B: 重点班和普通班分设 C: 农民工孩子不能就近在城市上学 D: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略。
15、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随意注意“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____。
参考答案: 适应现象
本题解释:
【答案】适应现象
16、在学校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中,0是学习的主题,他和教育者之间相互影响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改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_____。
A: 教师 B: 学生 C: 教育内容 D: 教育手段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学生。
17、关于学困生的记忆特点正确的_____。
A: 情绪记忆比较突出,且常有亢进表现 B: 长时记忆中语义记忆编码困难 C: 偏向于运动动作记忆 D: 逻辑型记忆发展较显著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
18、简述记忆的品质。
参考答案: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它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19、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
【答案】是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清晰分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做出安排并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执行过程。
20、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_____。
A: 言语直观 B: 形象直观 C: 模象直观 D: 实物直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1、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有_____。
A: 小学化 B: 突击性 C: 全面性 D: 单项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幼小衔接的原则长期而非突击,整体而非单项,适应而非小学,所以是全面性的。
2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
A: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 D: 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23、星期天,妈妈带着4岁半的强强去逛公园。突然,强强被不远处的场景吸引住了,那是他最喜欢的动物之一“恐龙”的仿真场景。可当强强走近时,发现其中的一只“恐龙”已经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身上有一个大的“伤口”,并流了很多“血”。强强伤心地哭了起来,并请求妈妈救救恐龙。妈妈将强强带到受伤的恐龙旁边并告诉他:“你看,这是假的,他的身体使用钢丝搭成架后裹了一层防雨布,血是用涂料染上的。”可是强强就是不相信,仍旧哭个不停。回家后一晚上也没用睡好觉。
于恐龙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③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在小朋友讨论的过程中,抓住机会,告诉他们恐龙由于种种原因已经灭绝了,另外举一些关于博物馆或公园的恐龙化石和雕像,引导他们作出合理的想象。
2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体现了教师的传道者角色。_____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25、需要层次理论是由_____提出来的。
A: 马斯洛 B: 盖仑 C: 恩培多克勒 D: 罗杰斯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专家解析:
【答案】A。
26、《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涵盖三个维度,它们是_____。
A: 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B: 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技能、专业情意 C: 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D: 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情意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27、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儿童认知发展主要体现在_____和_____的分化方面。
A: 感觉 B: 智力 C: 思维 D: 动作
参考答案: AD
本题解释:
【答案】AD。
28、我国现在实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_____年。
A: 十 B: 六 C: 九 D: 十二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29、记忆的首要环节是_____
A: 保持 B: 再认 C: 保持 D: 识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它是回忆与再认的前提,没有识记就谈不仁回忆和再认。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在识记后的环节。因此,正确答案为B。
30、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____、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参考答案: 发现问题
本题解释:
参考专家解析:发现问题
31、_____有利于高中生对社会生活进行切身体验。
A: 看电视 B: 看报纸 C: 想象 D: 暑期社会实践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32、个体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属于知识学习过程的_____阶段。
A: 知识理解 B: 知识获得 C: 知识巩固 D: 知识应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33、在我国,最近一次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_____
A: 1988年 B: 2002年 C: 1994年 D: 2008年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专家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四次颁布或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最近一次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2008年。
34、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具有强、平衡、不灵活特点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____。
参考答案: 黏液质
本题解释:
参考专家解析:黏液质
35、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_____
A: 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 贵州、西藏、新疆 C: 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 山西、西藏、新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鼓楼、苗寨、银饰等元素是苗族的象征,苗族在贵州省有分布。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是蒙古族的象征,蒙古族在内蒙古有分布。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是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省的象征。故选A。
36、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_____。
A: 领会知识 B: 巩固知识 C: 运用知识 D: 检查知识
参考答案: A
37、女生张艳艳,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在学校的各科竞赛中,经常获奖,考入重点初中,她非常高兴,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她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比初中时更优异的成绩,但刚入学的摸底考试,就让她大失所望,在极度的痛苦之后,她又振作起来,更加勤奋和刻苦,但期中考试的成绩仍不理想,于是她开始怀疑自己,考试期间常常认为别人比自己强得多,她怀疑自己并不像原来那样聪明,考试之前,她常常缺乏信心,精神紧张并伴有呕吐、恶心、小便频繁、睡不好觉等症状。
该生最可能是何种心理问题?针对这种心理问题的辅导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考试焦虑
2.系统脱敏疗法、肌肉放松训练
38、当问及“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种做法。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_____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具体运算阶段 C: 形式运算阶段 D: 前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39、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是_____
A: 学生的个性发展 B: 学习成绩的提高 C: 升学 D: 面对学习的热情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学生的发展从本质上讲,是个性的、全面的发展,学生自身发展的最终归宿必然是建立在个性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故选A。
40、下列音乐家中,创作了钢琴曲《致爱丽丝》的是_____。
A: 肖邦 B: 贝多芬 C: 舒伯特 D: 李斯特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专家解析:《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但在他生前并未发表,乐谱发现于1867年。
考点: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41、材料一:在一次历史课上,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老师在讲课,听课老师入了迷,问这位讲课的老师准备了多长时间,讲课老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这个題的准备只用了15分钟”。
材料二: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
材料三:苏联一位著名的芭蕾舞大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当我正式登台演出时,我的劳动实际上早已完成了。”
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的教学有何启发。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从教育的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与材料三体现了备课的重要性。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备好了课,教师便对教材、学生以及教学方法了解透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且有效地将教学内容系统、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也能很好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教师应树立终身备课的思想,把备课看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思应成为教师备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基于自我反思的备课过程显得尤为重要。从教育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中的老师与材料三中的芭蕾舞大师的话语体现了他们对备自我的重视。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材料二中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教师要想教好一节课不仅仅是写一份教案的问题,而且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如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此外还包括备教学行为、备自我、备检测等;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3)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姿态置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42、健康是指人_____的健全状态。
A: 心理与社会适应 B: 心理适应 C: 身体与心理适应 D: 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健康不仅能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健康是一个整体概念。
4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_____。
A: 年龄影响力 B: 性别影响力 C: 个性影响力 D: 学术影响力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
44、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专家解析:
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次性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45、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提出“教师中心”观点的教育家是_____。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夸美纽斯 D: 斯宾塞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专家解析:此题是对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思想内容的考查。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的教学过程三中心说。
46、一般认为品德形成过程要经历三阶段:依从、认同和_____。
A: 稳定 B: 内化 C: 顺应 D: 同化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专家解析:品德形成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内化是指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47、某学校采用性格量表来测量学生,分别在一年的3月、8月、12月测量,其结果基本相当,测验结果如此相同,说明其_____。
A: 信度高 B: 效度高 C: 区分度高 D: 平衡度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效度、信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信度是测量的一致性程度,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题干中学生分别在3、8、12月份参加了同一性格量表的测验,结果基本相同,说明了该测验的一致性程度高,即信度高。
48、评价一堂课的好与差、优与劣有多种标准,但共同的标准只有一种,即一堂课至少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_____
A: 教学方法 B: 教学策略 C: 教学原则 D: 教学手段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评价一堂课的好与差、优与劣有多种标准,但共同的标准只有一种,即一堂课至少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原则。
49、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_____
A: 测验 B: 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算术、认字的水平 C: 考试 D: 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因为幼儿处于不断发展变化阶段,其身心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对幼儿的评价最重要的是过程性评价,注重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这更有助于其成长。
50、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髙,教学效果越好。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专家解析: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不仅有教师的智力水平,而且包括教师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素养。
51、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_____。
A: 芳芳随身带着特别喜欢得《李白诗选》,一有机会就读 B: 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 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 为了周末能去游乐园,英英每天回家按时完成作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内在动机涵义的考查。
52、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_____
A: 实物直观 B: 模象直观 C: 语言直观 D: 虚拟直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题干中教师的做法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是模象直观。
53、人的意志是绝对自由的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专家解析:意志是相对自由的。意志是调节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绝对不是行为的本源。意志要受人的动机和需要所推动,受人的活动目的所指引,而外部的活动目的和内部动机与需要最终是受物质世界所制约,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
54、在化学实验课中小虎做了一个实验,请教王老师时,王老师却说:“这个不考,不用管它。”王老师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_____。
A: 教学方法单一 B: 教学理念偏失 C: 教学技能欠缺 D: 教学态度不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专家解析:“不考就不用管”的做法,以考试内容决定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围绕着考试来进行,违背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说明王老师教学理念偏失。
考点:教师观
55、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_____
A: 斯金纳 B: 普莱西 C: 布鲁纳 D: 加涅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56、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以下关于创新精神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B: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C: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D: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
57、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_____。
A: 性格 B: 兴趣 C: 理想 D: 世界观
E: 能力
参考答案: AE
本题解释:
【答案】AE。专家解析: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BCD都属于个性心理倾向性。故正确答案为AE。
58、越是困难的问题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59、小学生受到的法律保护包括_____。
A: 《宪法》 B: 《教育法》 C: 《义务教育法》 D: 《未成年人保护法》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D。
60、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_____
A: 程序性知识 B: 直观的知识 C: 实用的知识 D: 可应用的知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61、课程内容的活动趋向的特別注意_____
A: 课程内容和科学逻辑组织 B: 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掉学生在学习中的活动性 C: 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 课程是活动的综合的学科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62、儿童观
参考答案: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观点的总和,儿童观和教育观一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63、下列关于个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它属于心理现象 B: 个性是相对稳定的 C: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 D: 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每个人由于个体遗传特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心理活动也就表现出差异。心理的个别差异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个性形成的基础不是人体的内在需要,动机的基础才是人体的内在需要。因此,答案为D。
64、教师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较为精通的专业知识就能够上好课了,不需要其他素质。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
65、结合理论与实践,谈谈如何做好学困生或问题学生的转变工作。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
(1)多赞扬和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2)学法指导,即教会他们怎样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
考生需结合教育实际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66、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_____
A: 最佳途径 B: 根本途径 C: 主要途径 D: 基本途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67、王老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授。他所遵循的学习理论是_____。
A: 行为主义学习原理 B: 认知结构学习论 C: 认知同化学习论 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认为基本结构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仅指一般原理的学习,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68、3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儿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小明就是不听,还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说:“再哭,我打你。”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滚来。
请你分析一下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
【答案要点】
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多种。
(1)转移法。对于小明睡觉前想吃糖的不合理要求,可以使用转移他的注意力的方法,儿童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转移的。
(2)冷却法。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孩子自己慢慢地会停止哭叫。
(3)消退法。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
小明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无异于火上浇油,使孩子的情绪更加激化。
69、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键,对蓝光信号灯按_____
A: 简单反应时 B: 复杂反应时 C: 辨别反应时 D: 选择反应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选择反应时是指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时,要求被试分别对不同的刺激作不同 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被试从剌激呈现到作出选择反应的这段时间称为选择反应时,又称B反应时。
70、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_____
A: 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 B: 精深的学科知识 C: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 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C,D。参考专家解析: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1)政治理论修养;(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能力素养。
71、关于情绪和情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以需要为中介 B: 是一种主观感受 C: 与认识过程无关 D: 会引起生理变化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和情感的中介。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
72、教学评价的依据是_____。
A: 学绩测验 B: 量化指标 C: 教学目标 D: 常模参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73、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以及_____
A: 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B: 幼儿园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C: 幼儿园为小学教育提供基础 D: 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照看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我国幼儿园是学制的基础阶段,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一样,应该使受教育者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幼儿园又是一种社会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福利性,担负着其他学校教育机构所没有的为家长服务的特殊任务。所以幼儿园承担着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双重任务。故答案为A。
74、教完古诗《草》后,于老师扮演耳背的奶奶,把“一岁一枯荣”听成“一岁一窟窿”,让学生纠正并解释。这种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属于_____。
A: 自然式 B: 归纳式 C: 游戏式 D: 悬念式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专家解析: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一系列具有趣味性、猜测性或者对抗性的教学娱乐活动。本题中老师扮演耳背老奶奶,故意念错字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竞争意识,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考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
75、关于讲授法的论述,正确的是_____。
A: 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B: 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 C: 注意启发 D: 讲究语言艺术
E: 可分为讲述、讲演、讲解三种方式
参考答案: BCDE
本题解释:
BCDE运用过程中不注意启发就会成为注入式。
76、对“红砖有何用途”这一问题的回答,在单位时间里答案的种类越多,说明个体的哪项思维品质越好?_____
A: 变通性 B: 流畅性 C: 独创性 D: 批判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专家解析:A 专家详解: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单位时间内答案的种类多,说明个体的变通性越好。
77、教师的体态主要包括:目光、表情、手势、举止和_____等几方面。
A: 距离 B: 板书 C: 批语 D: 活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专家解析:
【答案】A。专家解析:体态语言主要包括目光、表情、手势、举止和距离等几个方面。
78、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教材,在一节课堂上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属于_____
A: 班级授课制 B: 小组教学 C: 复式教学 D: 现场教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
79、终身教育主要是指成人教育。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专家解析:终生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生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是片面的。
80、在各种有影响的动机理论中,归因理论最为强调_____。
A: 认知 B: 情感 C: 意志 D: 个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归因理论是指说明和分析人们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因而也称“认知理论”。归因理论最为强调的也是认知。
81、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称为_____。
A: 个案研究 B: 观察分析 C: 案卷分析 D: 轶事记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答案】略。
82、关系转换说强调_____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A: 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 B: 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 C: 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 D: 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专家解析:
迁移的关系理论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
83、下列关于学习动机的论述,错误的是_____
A: 学习动机回答的是“为什么”学习的问题,而学习目的是回答“为了什么”而学习的问题 B: 学习动机主要有激发学习行为,为行为定向和维持行为三种作用 C: 学习动机作为人类行为动机之一,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到达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 D: 按学习动机作用的主次不同,学习动机可划分为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学习动机按其作用及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按其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84、德育必须从提高道德认识开始。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专家解析:
德育的一般顺序是从认识开始,但德育又具有多种开端,知、情、意、行都可以作为开端。
85、《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规定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和:_____
A: 学业水平 B: 身心健康 C: 艺术素养 D: 社会实践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
86、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叫做_____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水平迁移 D: 垂直迁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来分,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其中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87、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_____
A: 蒙台梭利 B: 杜威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专家解析:杜威提倡以儿童为中心。
【命题立意】考查不同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
【错因分析】对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混淆。
88、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狼孩”事例说明了_____。
A: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B: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C: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 D: 自然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遗传素质为人类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但是不起决定作用。自然环境为人类的身心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同样不起决定作用。故选B。
89、《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教师要制定_____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
A: 长期性 B: 阶段性 C: 中长期 D: 随机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90、公元1895年是甲午年,那么根据干支纪年法,公元1956年应该是_____
A: 乙丑年 B: 丁亥年 C: 丁已年 D: 乙未年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干支纪年法⑷年一个轮回,公元1955年是甲午年,因此1956年为乙未年。
91、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_____
A: 并列的 B: 递进的 C: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D: 互补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92、中小学”双基”教学中的”双基”是指_____
A: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C: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D: 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专家解析:
双基教学,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
93、“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_____
A: 自觉积极性 B: 启发性 C: 巩固性 D: 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94、2016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有业内人士表示,2016年或成为_____,规范化、市场化、法制化将贯穿始终。各路资本大鳄的涌入,将行业竞争推向“红海”。
A: P2P投资元年 B: P2P转正元年 C: P2P监管元年 D: P2P发展元年
参考答案: C
95、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_____
A: 公元前1000年左右 B: 公元前1500年左右 C: 公元前2000年左右 D: 公元前2500年左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 专家详解: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2500年前的埃及。
96、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心理理论为_____。
A: 试误说 B: 顿悟说 C: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D: 发现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专家解析:美国桑代克是联结一试误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教育学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联结试误的过程,学习即联结,学习即试误。
97、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_____很高。
A: 难度 B: 信度 C: 效度 D: 区分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专家解析:区分度是区别被试水平能力的量度,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
98、活动性原则源自于_____的“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A: 皮亚杰 B: 夸美纽斯 C: 福禄贝尔 D: 杜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专家解析:活动性原则源自于杜威提出“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99、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_____
A: 培养人的智力 B: 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 C: 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D: 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其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故选D。
100、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_____。
A: 生理与安全需要 B: 尊重需要 C: 归属与爱的需要 D: 自我实现需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