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6年01月广东省集中招聘事业单位教育类答案解析(二)

时间:2016-01-20 18:12: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绩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65.【答案】C。解析:美国学者格朗兰德提出的评价公式: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

66.【答案】C。解析:评价要从早期到后期进行多次,才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表明了教育评价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67.【答案】B。解析:教学和评价的环节一般程序是确定目标—了解需要—提供教学—结果解析与应用。

68.【答案】A。解析:内容效度又称逻辑效度,是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任何一个试题都是有关教学项目中全部题目中的一个样本,这个试题的代表性的程度就是这一试题对有关教学项目的内容效度。

69.【答案】D。解析:科学性是指教学评价应按照教学评价活动本身的客观规律办事,以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尺度,以评价信息为依据,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技术,对评价对象进行实事求是的价值判断。

70.【答案】C。解析: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高分段学生多说明题目偏易。

71.【答案】D。解析:根据评价性质的不同,分为需要性评价、可行性评价和配置性评价。需要性评价是指根据某种需要,对新提出来的教育目标、计划方案的必要性作出价值判断。

72.【答案】B。解析:系统误差又叫做规律误差。它是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值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者在条件变化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73.【答案】D。解析: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74.【答案】B。解析:教育评价表在结构上是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三部分组成的。

75.【答案】A。解析: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76.【答案】A。解析:

77.【答案】A。解析:行为主义强调外在力量对学生的行为塑造。

78.【答案】D。解析:激励性原则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79.【答案】C。解析:阶段性原则要求确定班级组织目标时定应符合班级同学所处的发展阶段,同时需要经过努力才可达成。

80.【答案】C。解析:班级制度,指以文字形式表达的行为规范,用以指导、约束班级成员的言行,协调、维系班级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班级制度使班级教学、教育和管理行为有章可循,并井然有序, 使班级工作常规化、制度化。[page]

81.【答案】C。解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82.【答案】D。解析:校园相关处理机构启动应急机制的程序依次是:正确判断事件性质;果断启动应急机制;确保学生安全;执行通报程序;采取防止恐慌措施。

83.【答案】A。解析:教育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公正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坚持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84.【答案】D。解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D选项不属于师生关系的作用。

85.【答案】C。解析: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题干描述指人格跨时间的持续性。

86.【答案】C。解析:多血质的特点包括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87.【答案】C。解析: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88.【答案】C。解析:《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不属于完全管理制度。

89.【答案】B。解析:“时教”就是在校的学习时间, “退息”就是在家的休息时间。“正业”是指所学的课业,“居学”是指课外练习和游艺活动等。因此体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思想。

三、多选题

91.【答案】ACD。解析: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92.【答案】ABCD。解析: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师角色,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学习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的朋友。

93.【答案】ABD。解析:教学计划的制定包括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94.【答案】ABC。解析: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1)指导性;(2)灵活性;(3)操作性;(4)创造性。

95.【答案】ABCD。解析:促进师生双边互动,首先要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创建良好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意见;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自身兴趣和需要出发;再次,教师可以用语言来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

96.【答案】ABC。

97.【答案】BCD。解析:现代教育 评价强调,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育评价应以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为价值判断的准则,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育价值增值;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教育评价是一个过程。

98.【答案】ABCD。解析:上述四项都是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

99.【答案】BCD。解析:“教学相长”说明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100.【答案】AB。解析:社区服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开展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活动,到农场进行不属于社区性质,故排除C项。由学校每年组织活动可知,该活动是非临时性活动,故D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是AB。


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 ever. 美的事物永远令人喜悦.
Every new sovereign brings his own courtiers. 一朝天子一朝臣。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