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间:2022-12-14 06:01:23
1、单选题  “月明星稀”是感觉的_____现象。 
 A: 适应
B: 对比
C: 后像
D: 视觉障碍
  
2、单选题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称为_____。 
 A: 直觉
B: 统觉
C: 感觉
D: 知觉
  
3、单选题  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_____ 
 A: 知觉整体性
B: 知觉选择性
C: 知觉理解性
D: 知觉恒常性
  
4、简答题  知觉的特性有哪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什么意义? 
   
5、单选题  教师讲课的语调应当抑扬顿挫,这样才能让学生更认真地听课,这属于知觉的_____ 
 A: 强度律
B: 差异律
C: 活动律
D: 组合律
  
6、单选题  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做_____ 
 A: 绝对感觉阈限
B: 绝对感受性
C: 差别感觉阈限
D: 差别感受性
  
7、单选题  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_____ 
 A: 绝对感觉阈限
B: 绝对感受性
C: 差别感觉阈限
D: 差别感受性
  
8、单选题  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时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_____ 
 A: 空间错觉
B: 时间错觉
C: 运动错觉
D: 视觉错觉
  
9、单选题  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_____ 
 A: 感知能力不成熟
B: 注意能力不健全
C: 记忆能力不深刻
D: 思维能力有欠缺
  
10、单选题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_____。 
 A: 绝对感觉阈限
B: 绝对感受性
C: 差别感觉阈限
D: 差别感受性
  
11、单选题  有的人有时会晕车和晕船,这是因为体内的平衡感受器受到了刺激。这个感受器是在_____ 
 A: 心脏
B: 小脑里
C: 胃里
D: 耳朵里
  
12、单选题  红、橙、黄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_____ 
 A: 感觉适应
B: 感觉补偿
C: 视觉后像
D: 联觉
  
13、单选题  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_____。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4、单选题  教师批改作业时,用红笔画出作出标记,便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是利用了知觉的_____特性。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5、多选题  知觉的特性包括_____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间接性
E: 理解性
  
16、单选题  “月明星稀”是感觉的_____现象。 
 A: 适应
B: 对比
C: 后象症
D: 视觉障碍
  
17、单选题  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_____。 
 A: 明适应
B: 光适应
C: 暗适应
D: 不适应
  
18、单选题  吃糖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这是感觉的_____ 
 A: 适应
B: 同时对比
C: 继时对比
D: 差别感受性
  
19、单选题  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的直观形式是_____ 
 A: 实物直观
B: 模型直观
C: 图表直观
D: 网络直观
  
20、单选题  王老师播放一支乐曲后,学生们便在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视觉形象。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_____。 
 A: 对比
B: 联觉
C: 补偿
D: 错觉
  
21、单选题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_____。 
 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想像
  
22、单选题  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_____还不成熟。 
 A: 感知能力
B: 注意能力
C: 记忆能力
D: 思维能力
  
23、单选题  当人从黑暗走人亮处后,视网膜的光感受阈限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_____。 
 A: 适应
B: 对比
C: 明适应
D: 暗适应
  
24、单选题  乐曲《东方红》不论用哪种乐器演奏,我们都能识别出来,这是_____。 
 A: 知觉的恒常性
B: 感觉
C: 错觉
D: 记忆
  
25、单选题  “万绿丛中一点红”指的是知觉的_____。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26、单选题  双眼视差是_____知觉的重要线索。 
 A: 时间
B: 深度
C: 运动
D: 所有
  
27、单选题  吃了糖以后会觉的桔子酸,这是_____ 
 A: 感觉适应
B: 感觉对比
C: 同时对比
D: 继时对比
  
28、判断题  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_____ 
   
29、单选题  在日常生活中,个体除了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做出反应外,也会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产生认知,并与此伴随会有对自己的认知,这些是_____。 
 A: 空间知觉
B: 社会知觉
C: 运动知觉
D: 深度知觉
  
30、单选题  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的远近不同,投射在视网膜上的视像大小可以相差很大,但是我们总是认为他的大小没什么改变,仍按他的实际大小来知觉,这是知觉的_____。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31、单选题  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象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_____ 
 A: 知觉整体性
B: 知觉选择性
C: 知觉理解性
D: 知觉恒常性
  
32、单选题  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_____。 
 A: 空间错觉
B: 时间错觉
C: 运动错觉
D: 视觉错觉
  
33、单选题  “窥一斑而知全豹”是知觉的_____。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34、多选题  知觉的特性有_____。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35、多选题  在深度知觉中,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有_____ 
 A: 双眼视差
B: 视野中的高度
C: 线性透视
D: 眼肌的调节与幅合
E: 阴影
  
36、简答题  举例说明知觉的理解性,其作用是什么? 
   
37、单选题  同一感觉器官因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_____。 
 A: 感觉的阈限
B: 感觉的适应
C: 感觉的对比
D: 感觉的相互作用
  
38、多选题  适应是_____心理现象 
 A: 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
B: 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的
C: 刺激作用停止后出现的
D: 两种刺激同时引起的
  
39、填空题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____。 
   
40、填空题  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叫____。 
   
41、单选题  在看电视时,我们能够看到连续的画面,运用的是_____ 
 A: 感觉适应
B: 感觉补偿
C: 视觉后像
D: 联觉
  
42、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_____。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理解性
C: 知觉的主观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43、单选题  小明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这时他的感觉阈限_____。 
 A: 缓慢下降
B: 急速下降
C: 缓慢上升
D: 急速上升
  
44、单选题  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他来,这是_____ 
 A: 知觉的整体性
B: 知觉的恒常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不变性
  
45、单选题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_____ 
 A: 阈限
B: 绝对感觉阈限
C: 差别感觉阈限
D: 相对感觉阈限
  
46、多选题  人类认识的开端,思维活动的基础有_____ 
 A: 感觉
B: 知觉
C: 体验
D: 想象
  
47、单选题  黑色皮肤的人牙齿特别白,这是一种_____现象。 
 A: 适应
B: 联觉
C: 对比
D: 融合
  
48、单选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是由初中生的知觉活动特性所决定的,该知觉特性是_____ 
 A: 知觉的理解性
B: 知觉的选择性
C: 知觉的整体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49、单选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要放慢语速,提高声音,是利用心理学中知觉的_____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50、填空题  ____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