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2-10-12 04:12:56
1、填空题 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____。
2、多选题 “我”意识到“从传统学科教师的角度讲,我是个相当优秀的教师。但是从教师专业化角度讲,我并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我的身上有着太多的缺点”,这说明()。
A: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B: 只重视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理念,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C: 教师专业化呼吁教师全面素质的专业化,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提出的新要求
D: 一名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师很难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3、简答题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4、单选题 学生不是被动的劳动对象,他们是具有主体性的受教育者。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五个方面,即独立性、选择性、_____、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
A: 调控性
B: 自主性
C: 合作性
D: 主动性
5、单选题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_____。
A: 学生的主体性
B: 认识的直接性
C: 认识的教育性
D: 活动的开放性
6、单选题 学生上课做笔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_____。
A: 组织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复述策略
7、单选题 最初的普及义务教育立法主要是围绕初等教育的_____几大主题展开的。
A: 强制性、免费性、公共性
B: 强制性、免费性、提高性
C: 免费性、公共性、自愿性
D: 强制性、提高性、自愿性
8、简答题 简述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
9、单选题 以下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是_____
A: 人的培养功能
B: 人口功能
C: 政治功能
D: 经济功能
10、单选题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_____。
A: 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 积极性
C: 适应性和社会性
D: 内化性和意志性
11、单选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_____。
A: 主体性的教师观
B: 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C: 专业化的教师观
D: 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12、填空题 儿童的____恰恰是其具有适应复杂环境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表现,这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
13、单选题 课程目标研究最为著名的是_____,他提出教育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部分的组成,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借鉴依据。
A: 杜威
B: 布鲁纳
C: 布卢姆
D: 乔伊斯
14、单选题 _____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A: 游戏
B: 学习
C: 劳动
D: 交往
15、单选题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_____。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
16、多选题 我国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和形式有_____。
A: 行政复议
B: 学生申诉
C: 教师申诉
D: 民事救济
17、单选题 根据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下列不属于个体心理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发展表现的是_____。
A: 随意机能不断发展
B: 概括性和直接性得到发展
C: 逐步形成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D: 心理活动的个性特征增强
18、简答题 知觉
19、单选题 思想品德培养是从学生的_____出发的。
A: 认识
B: 情感
C: 行动
D: 实际
20、判断题 活动课程论的倡导者是奥苏伯尔。_____
21、单选题 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A: 牢记题目的内容
B: 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 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
D: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22、单选题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_____
A: 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 变式法
C: 比较法
D: 直观法
23、单选题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_。
A: 形象思维
B: 发散思维
C: 辐合思维
D: 直觉思维
24、单选题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_____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A: 稳定性
B: 独特性
C: 整合性
D: 功能性
25、填空题 从性善论阐述教育观点是____,从性恶论阐述教育观点的是____。
26、判断题 设置榜样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_____
27、单选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未来十年国家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_____。
A: 育人为本
B: 提高质量
C: 促进公平
D: 改革创新
28、单选题 “孟母三迀”的故事反映了_____对人的重要影响。
A: 教育
B: 环境
C: 遗传
D: 家庭教育
29、判断题 现代学生观强调学生主体性的观点,学生主体性包括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_____
30、简答题 简述班集体形成的基本特征。
31、单选题 对于复杂知识来说,有效的精细加工策略是_____。
A: 记忆术
B: 做笔记
C: 复述
D: 编码和组织
32、单选题 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的劳动具有_____。
A: 创造性
B: 示范性
C: 复杂性
D: 长期性
33、单选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就违反了_____原则。
A: 知行统一
B: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 正面教育,积极疏导
D: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34、多选题 下列属于非正式评价的是_____。
A: 测验
B: 问卷
C: 观察
D: 谈话
35、填空题 根据信息所处的加工阶段和时间特征,把记忆分成____、____和____。
36、单选题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识发展到_____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37、单选题 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_。
A: 观察法
B: 谈话法
C: 问卷法
D: 实验法
38、判断题 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智力开发无需特别训练,这是形式教育论的观点。_____
39、多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有_____。
A: 思想政治教育
B: 法律法规教育
C: 职业理想教育
D: 职业纪律教育
E: 职业作风教育
40、单选题 教育目的可以发挥的作用是_____。
A: 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B: 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C: 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D: 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41、单选题 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_____。
A: 《学记》
B: 《论语》
C: 《孟子》
D: 《荀子》
42、判断题 1995年3月1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_____
43、单选题 学生在公共社交场合讲话,总是出现发抖、脸红、声音发颤甚至口吃,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的现象,这种心理症状属于_____
A: 抑郁症
B: 强迫症
C: 焦虑症
D: 恐惧症
44、单选题 我国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45、简答题 如何理解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46、单选题 弱智儿童的明显特征是普通智力和_____都落后于同龄儿童。
A: 创造能力
B: 思维能力
C: 社会适应能力
D: 想象能力
47、单选题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_____。
A: 线性关系
B: U型关系
C: 倒U型关系
D: 平行关系
48、单选题 儿童有了改正错误行为的表现,家长取消限制其玩游戏的禁令,这属于_____。
A: 消退
B: 惩罚
C: 泛化
D: 负强化
49、单选题 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_____。
A: 学校教育
B: 迁移
C: 应用
D: 知识
50、单选题 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
A: 互补性
B: 个别差异性
C: 不平衡性
D: 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