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2-10-09 04:52:35
1、单选题 遗忘曲线的首先提出者是_____
A: 巴甫洛夫
B: 艾宾浩斯
C: 斯伯林
D: 弗洛伊德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2、多选题 下列属于运用程序性记忆处理的是_____。
A: 骑自行车
B: 游泳
C: 地名
D: 写字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
【答案】ABD。解析: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即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如打篮球。
3、单选题 小学低年级学生记忆的主要形式是_____。
A: 机械记忆
B: 理解记忆
C: 联想
D: .概括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机械记忆是指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4、单选题 艾宾浩斯曲线揭示了遗忘规律_____
A: 先快后慢,再趋于平缓
B: 先慢后快,在趋于平缓
C: 呈倒U型
D: 从快到慢,直线下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艾宾浩斯曲线遗忘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5、多选题 哪些学习材料容易被学生遗忘?_____
A: 不重要的
B: 无意义的
C: 识记次数和识记时间较少的
D: 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解析: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的进程。
6、单选题 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有效方法是_____。
A: 感觉登记
B: 注意
C: 组块
D: 复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有效方法。复述包括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精细复述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条件。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时间很短,如果得不到复述,将会迅速遗忘。
7、单选题 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_____
A: 外部抑制
B: 内部抑制
C: 前摄抑制
D: 后摄抑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前摄抑制的定义。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做用。
8、判断题 凡是发生过的心理活动,都会在人脑中保留一定的影响,留下一定的印象。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无意识记表明了:凡是发生过的心理 活动都会在头脑中保留下“痕迹”,不过有深有浅,深刻的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甚至可以终生不忘,浅的事过境迁就不复记忆了。也有可能印象很深,但是始终没有适当的条件诱发,使记忆也不能表现出来。
9、单选题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_____。
A: 形象记忆
B: 动作记忆
C: 情绪记忆
D: 逻辑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听觉形象记忆
10、简答题 某班班规中,对不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中出现错误必须“漏一补十”、“错一罚十”,在教学中,不少老师也采用这一处罚措施。你怎样看待这一班规或措施?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措施不当,违背记忆规律,效果不好
分析:
识记数量不能过量
识记材料性质有意义的
情绪、动机惩罚打击自信心
11、单选题 学习程度到_____记忆效果最好。
A: 50%
B: 100%
C: 150%
D: 20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习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所谓的过度学习50%就等于学习的程度达到150%。因为刚好能够进行成诵的学习程度是100%。
12、判断题 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后摄抑制。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倒摄抑制的定义。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13、多选题 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___。
A: 痕迹消退说
B: 动机说
C: 近位效应
D: 首位效应
参考答案: CD
本题解释:
【答案】CD。解析: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在一项实验中,实验者要求被试学习32个单词的词表,并在学习后要求他们进行回忆,回忆时可以不按原来的先后顺序。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那些项目,而最后回忆起来的是词表的中间部分。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14、单选题 教师在试卷中采用填空、问答题等题型,这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_____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回忆是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记忆的第三环节(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识记材料、保持材料都是为了在必要时能再认或回忆材料。回忆是指过去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15、单选题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_____组块。
A: 3
B: 4-5
C: 7±2
D: 9-2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可用组块(chunk)作为单位来测量。组块是指人们在过去经验中已变为相当熟悉的一个刺激独立体,如一个字母、一个单词、一个数字、一个成语等。米勒(Miller,1956)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这个数量是相对恒定的。这就是短时记忆的组块理论。
16、判断题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示了遗忘的过程先慢后快。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指出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17、填空题 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对遗忘过程作系统研究的人是____
参考答案: 艾宾浩斯
18、单选题 记忆过程包括_____
A: 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B: 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记忆
C: 识记、保持和遗忘
D: 再认、重现和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
19、单选题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_____
A: 言语记忆
B: 逻辑记忆
C: 情绪记忆
D: 动作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情绪记忆是指以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对“怕”的记忆.
20、简答题 人在识记一篇文章时,一般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识记效果好,而中间部分的识记效果差,请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存在着干扰现象(2)开头识记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前摄抑制,结尾识记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倒摄抑制;而中间部分即有前摄抑制,又有倒摄抑制。
21、单选题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_____
A: 感觉登记
B: 注意
C: 组块
D: 复述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组块可以将若干单位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的记忆单元,这样对材料加以组织、再编码就可以扩大记忆中的信息容量。
22、单选题 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那么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呢?_____
A: 8次
B: 10次
C: 12次
D: 15次
E: 20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习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所谓的过度学习50%就等于学习的程度达到150%。10次正好记住10*150%=15次效果最好。
23、单选题 对弹琴、骑车等活动的操作的记忆是_____
A: 陈述性记忆
B: 长久性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语词性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即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如打篮球。
24、多选题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可以说明_____。
A: 遗忘的原因是由于记忆痕迹衰退
B: 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干扰
C: 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压抑
D: 遗忘的原因是由于提取失败
E: 系列位置效应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 BE
本题解释:
【答案】BE。解析:干扰抑制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25、单选题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_____
A: 前摄干扰
B: 倒摄干扰
C: 消退抑制
D: 超限抑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倒摄抑制的定义。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即新学的东西对之前学习的东西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26、单选题 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第二天进行检查这里所运用的复习规律是:_____
A: 多感官参与
B: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 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D: 及时复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及时复习是指在课堂内容结束之后尽早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习以加深印象。
27、多选题 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这种对知识的记忆是_____。
A: 语义记忆
B: 情景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陈述性记忆
E: 长时记忆
参考答案: ADE
本题解释:
【答案】ADE。解析:注意区分各种记忆分类的含义。程序性记忆是关于“怎么做”的记忆,情景记忆相对于语义记忆而言的。
28、简答题 许多优秀学生总结出的考试复习方法如下:第一、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不彻底搞懂绝不放手。第二,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复习要在课后及时进行,但不能一曝十寒,第三,在复习时候,要善于将抽象的知识和材料形象化,进行生动丰富的想象,第四,背诵文章时,要加强对中间部分材料的重点识记,第五,要合理安排好复习内容,一次识记内容不能太多,并且要达到过度学习。请你根据有关遗忘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所蕴含的影响遗忘的因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①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材料的性质指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系列位置以及意义性。
②时间因素。
③识记的方法。
④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⑤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29、单选题 研究表明,学习熟练度达_____%,记忆效果最好
A: 100
B: 150
C: 200
D: 5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30、单选题 从记忆内容看,小学低年级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_____
A: 运动记忆
B: 形象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语词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在幼儿阶段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言记忆逐渐发展。
31、多选题 记忆的品质包括以下哪些_____
A: 记忆的敏捷性
B: 记忆的持久性
C: 记忆的准确性
D: 记忆的准备性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解析:考查对记忆品质的掌握。
32、单选题 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_____。
A: 幻觉
B: 感觉记忆
C: 静止运动
D: 错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动景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的运用。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这种知觉现象被称为动景运动,即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也叫最佳运动或Plii运动。它产生的原理是由于感觉记忆,即短时间内多个图像的连续相继呈现。因此答案选B。
33、单选题 根据保存时间长短,可以把记忆分成_____
A: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 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C: 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根据反映事物特征的信息在人脑中保留的时间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三种,即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4、单选题 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是_____。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逻辑记忆
D: 动作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情绪记忆是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例如,学生对接到理想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愉快心情的记忆。情绪记忆的映象有时比其它形式的记忆映象更持久,往往是一次形成而经久不忘,甚至终生难忘。
35、单选题 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定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_____。
A: 重现
B: 保持
C: -回忆
D: 再认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记忆过程的三种环节的理解。
【参考答案】D
【名师点晴】记忆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其中,识记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没有识记也就无所谓保持和回忆。保持是记忆的第二个环节,即对材料进行储存和巩固。再认或回忆是记忆的第三个环节,是提取头脑中储存的知识、经验,用以解决当前的问题。再认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过程。回忆也叫再现,是指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独立地再现出来的过程。本题中对儿时伙伴名字的想不起来,但是确定认识,这是一种再认现象。因此本题选D。
36、判断题 研究认为,最佳的过度学习,是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的学习。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所谓的过度学习50%就等于学习的程度达到150%。
37、单选题 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即_____、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A: 语义记忆
B: 感觉记忆
C: 工作记忆
D: 情绪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记忆可分为三大系统: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38、单选题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就是_____。
A: 识记
B: 遗忘
C: 再认
D: 回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遗忘是记忆的一方面,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就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39、多选题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_____。
A: 视觉编码
B: 言语听觉编码
C: 语义编码
D: 情景编码
E: 图像记忆
参考答案: AB
本题解释:
【答案】AB。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40、单选题 记忆过程包括_____。
A: 识记、保持和遗忘
B: 识记、再认和回忆
C: 识记、保持和联想
D: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再认或回忆是属于一个过程,是两种表现形式,所以选择答案D。
41、判断题 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因此机械识记是没有价值的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机械识记的重要性。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相辅相成。机械识记是意义识记的基础,意义识记是机械识记的提高与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理解学习材料,也要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必要的熟记和背诵。因为对学习材料不理解,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价值是不高的。但是,光靠意义识记也不能全面、正确地掌握知识,离开了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2、单选题 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而且信息容量相当有限,这是_____。
A: 感觉记忆
B: 瞬时记忆
C: 短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瞬时记忆中被主体注意的信息输入到短时记忆。如果对这些信息不加复述,大约在15秒钟左右即可消失,一般不超过1分钟。短时记忆贮存的时间虽然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它的容量有限,在短时记忆中,人们只能同时加工处理7个单位的材料。
43、单选题 通过“自由联想”或“触景生情”引起的回忆是_____
A: 有意回忆
B: 无意回忆
C: 直接回忆
D: 间接回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回忆的分类的区分和识别。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回忆也叫再现,根据有无明确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有意回忆指有明确的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回忆,如学生课堂上对教师提问的回答。无意回忆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回忆,如题干中提到的“触景生情”,此外还有“睹物思人”等。有意回忆有时不需要太大的意志努力就可以实现,有时则需要较大的努力,进行复杂的思索,才能在头脑中呈现过去感知过的事物,这种回忆叫追忆。要顺利地进行追忆,一要保持平静的情绪状态,二要根据中介线索进行正确的联想。
44、单选题 遗忘曲线中遗忘的进程是_____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前后一样快
D: 忽快忽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艾宾浩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5、单选题 “无意义音节”是_____发明的。
A: 奥苏泊尔
B: 马斯洛
C: 艾宾浩斯
D: 布鲁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艾宾浩斯发明了无意义音节。
46、单选题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_____个组块。
A: 7±2
B: 5±2
C: 8±2
D: 9±2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为记忆广度,美国心理学家 Miller 有关短时记忆容量的研究表明,保持在短时记忆的刺激项目大约为7个,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
47、多选题 记忆的三存储模型把记忆加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它们分别是_____。
A: 感觉记忆
B: 暂时记忆
C: 短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E: 永久记忆
参考答案: ACD
本题解释:
【答案】ACD。解析: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
48、单选题 记忆的首要环节是_____
A: 保持
B: 再认
C: 保持
D: 识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它是回忆与再认的前提,没有识记就谈不仁回忆和再认。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在识记后的环节。因此,正确答案为B。
49、单选题 “过目成诵”反映的是人的记忆有很高的_____
A: 敏捷性
B: 持久性
C: 准备性
D: 准确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提高记忆的敏捷性,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
50、单选题 对学习材料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一种是集中复习。研究表明,一般地_____
A: 集中学习优于分散学习
B: 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
C: 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一样好
D: 集中学习适合于女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分散复习法是指在复习过程中就是把需要复习的资料,分散在几个相隔不太长的时间内,每次复习一定的次数,到记熟为止。由于遗忘是随时都在进行的,只进行一次及时复习还远远达不到牢固保持的效果,因此,必须进行多次重复,循环记忆,加深印象,提高复习效率。从时间角度上考虑,分散注意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尤其是难度大的学习材料更适合于分散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