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2-10-09 03:50:53
1、单选题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_____
A: 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 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关注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故选C。
2、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_____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 开展网络教育
D: 高等学校扩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故选A。
3、单选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_____
A: 现代化
B: 综合化
C: 系统化
D: 民主化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是课程现代化的问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培养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要适应这种要求,就必须进行改革。故选A。
4、单选题 我国义务教育要求“义务教育办学不以营利为自的”,体现了义务教育的( )特征。_____
A: 免费性
B: 公益性
C: 强制性
D: 普及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不以营利为目的,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5、单选题 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是由( )提出来的。_____
A: 布鲁巴奇
B: 波斯纳
C: 布鲁纳
D: 科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教师成长公式是由波斯纳提出的。故选B。
6、单选题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_____
A: 教育现象
B: 教育事实
C: 教育问题
D: 教育规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其中,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对象的课题。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7、单选题 下列选项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是_____
A: 教育目的
B: 教育影响
C: 教育制度
D: 教育环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三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故选B。
8、单选题 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这是( )课程观的观点。_____
A: 活动中心主义
B: 学科中心主义
C: 社会中心主义
D: 能力中心主义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活动中心课程观强调教学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因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个体发展服务。故本题选A。
9、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小学教育特点的是_____
A: 义务性
B: 基础性
C: 全面性
D: 专业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小学教育的特点。我国小学教育特点包括: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小学教育的义务性;小学教育的全面性。专业性是职业教育的特点,而不是小学教育特点,故选D。
10、单选题 小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_____
A: 示范性
B: 复杂性
C: 主体性
D: 长期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小学教师劳动的特点。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小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强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对小学生产生良好的示范性作用,故选A。
11、单选题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是指教育_____
A: 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 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 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 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12、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_____
A: 《学记》
B: 《论语》
C: 《论演说家的培养》
D: 《理想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完整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故选A。
13、单选题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以下不属于教职工代表大会职责的是_____
A: 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 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 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 罢免校长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校管理体制”。其中,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是:(1)听取校长报告;(2)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改革及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对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奖惩、晋升、处分、免职有建议权;(3)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有监督评议权;(4)对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规章制度、财务预算有审议权;(5)对本校教职工岗位责任制的方案、教职工的奖惩办法、与教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规章制度有决定权;(6)对职能部门贯彻教职工代表大会决议、落实提案有检查权。因此,教职工代表大会只有任免校长的建议权,而无罢免权。故选D。
14、单选题 “教育活动的归宿”是对( )的描述。_____
A: 教育属性
B: 教育目的
C: 教育功能
D: 教育效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目的的理解。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故选B。
15、单选题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曾说过,“教师必须非常谨慎,必须对他的所作所为负完全责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小学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_____
A: 复杂性
B: 创造性
C: 示范性
D: 系统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体现在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16、单选题 “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而不是要再现事实或要演示行为”,这种观点章味着课程即_____
A: 教学科目
B: 预期学习效果
C: 经验获得
D: 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这是杜威的观点,认为课程即学习经验。
17、单选题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提出,教育应培养_____
A: 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
B: 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C: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D: 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落脚点应该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相符的应是D项。故选D。
18、单选题 下列选项对单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单组实验法是在一个组或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学校里进行的实验
B: 在单组实验时,应使测验题的性质和难度相等,以便作出正确的评断
C: 单组实验的时间没有限制,可长可短
D: 单组实验的实验效果易受学生年龄和学力的增长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法。根据实验对象的分配方法,分为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循环实验。其中,单组实验指的是同一组被试分期接受施加不同实验因子的影响,然后测量不同因子产生的效果并加以比较,其时间是被分为相等的不同时期的,是有严格限制的。在单组实验时,应使测验题的性质和难度相等,以便作出正确的评断;单组实验的实验效果易受学生年龄和学力的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信度不好控制。故选C。
19、单选题 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为_____
A: 教学标准
B: 教学计划
C: 教学课程
D: 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我国2001年开始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取代原来使用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故选D。
20、单选题 最简单的学校组织结构是_____
A: 直线型
B: 职能型
C: 直线-职能型
D: 矩阵型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常见的学校组织机构的类型有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等。其中,直线型是最早、最简单的学校组织结构类型。
21、单选题 我国的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教育目的属于_____
A: 社会本位
B: 个人本位
C: 教育无目的
D: 社会发展与个人需要辩证统一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我国的教育目的兼顾了社会发展与个人需要辩证统一。
22、单选题 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人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这说明教育具有_____
A: 政治功能
B: 经济功能
C: 科技功能
D: 文化功能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由“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人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可知,题干中涉及的是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明显作用,可知教育有经济功能,故选B。
23、单选题 从整体看,小学生身体发育处于( )发展阶段。_____
A: 失衡
B: 平稳
C: 第一高峰期
D: 第二高峰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从整体上看,小学生身体发育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各生理系统处在发育成长中,有着下表现:(1)身高体重发育:小学生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在两个生长高峰期中间,身高体重的增加较为平稳和均匀;(2)骨骼肌肉系统发育:小学生的骨骼肌肉系统发育均未成熟;(3)循环和呼吸系统发育:小学生的心肺功能与成年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4)神经系统发育:小学生脑重量已经接近成人,而且大脑额叶的发展特别显著。故选B。
24、单选题 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_____
A: 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
B: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
C: 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
D: 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封建社会的教育特点有: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官学与私学并存。双轨制是近现代教育的特点。故选A。
25、单选题 李老师经常担心自己班的学生会不喜欢她,这表明,她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_____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 关注学生阶段
D: 关注自我阶段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发展阶段。其中,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故选A。
26、单选题 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_____
A: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 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D: 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故选A。
27、单选题 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_____
A: 共青团组织
B: 教导处
C: 总务处
D: 班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校行政体系。其中,班级是学校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进行学校各项活动的最基本单位。故选D。
28、单选题 某学校学生因为吃过学校食堂加工不当的事物,造成集体食物中毒……此时应该负责的学校职能部门是_____
A: 政教处
B: 教务处
C: 总务处
D: 保卫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总务处是学校后勤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各项工作提供经费、物质保障和综合服务。主要职责包括:安排和管理学校各项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维护校舍和各项设施,组织和安排教职工的福利,配合校长办公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兼管学校食堂、宿舍、医疗室和校办工厂,等等。
29、单选题 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 柏拉图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布鲁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杜威曾经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为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是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由此可见,杜威持教育无目的论。故选C。
30、单选题 孙老师已经在中小学任教多年,不但学生的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教师足够的关注和良好的发展,说明孙老师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_____
A: 关注情景
B: 关注生存
C: 关注成绩
D: 关注学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根据教师职业生涯理论,可以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自己的人际关系、关注情景——关注学生成绩、关注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材料中孙老师能够兼顾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说明他处在关注学生的最高级阶段,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
31、单选题 我国近现代小学改革始于( )的建立。_____
A: 上海蒙正书院
B: 三等公学堂
C: 南洋公学
D: 小学堂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张焕纶在1878年开办了上海正蒙书院,拉开了我国近代小学教育改革的帷幕。故选A。
32、单选题 “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是_____
A: 教会学生知识
B: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C: 有目的的培养人
D: 教会学生交往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教育的根本属性或者说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
33、单选题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
A: 观察法
B: 读书法
C: 文献法
D: 行动研究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査行动研究法的含义。行动研究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实践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目的在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采取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借以实践其教育理想并获得专业成长与提升的一种研究。故选D。
34、单选题 德国通过洪堡教育改革,为德意志的统一和腾飞奠定基础;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帮助美国最终跻身世界第一的强国;苏联通过教育改革,经济在50—70年代与美国分庭抗礼这些事实都说明,教育对( )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_____
A: 生产力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实力
D: 科技实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35、单选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出自于_____
A: 大学
B: 论语
C: 学记
D: 孟子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这句话出自《学记》。
36、单选题 领导随堂听课是属于_____
A: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B: 实验室中的观察
C: 严格控制的观察
D: 非参与性观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37、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_____
A: 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B: 初生婴儿吸奶
C: 成人学开车
D: 木匠教徒弟手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初生儿吸奶属于吸吮反射,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动作。其他三项均属于教育现象。
38、单选题 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_____
A: 目录
B: 课文
C: 练习
D: 实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教材又称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通常是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39、单选题 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建立了_____
A: 聘任制度
B: 科举制
C: 录用制
D: 任免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査教育的发展历程。其中,隋唐时期的选拔制度是科举制。它打破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官吏选拔制度,在我国封建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故选B。
40、单选题 李老师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如何能通过自己的授课提高学生的成绩,这说明李老师的处于_____
A: 关注情景阶段
B: 关注学生阶段
C: 关注生存阶段
D: 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生涯关注理论的阶段不包括关注自我感受阶段,故排除D。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题干描述的情况符合关注情景阶段的特征,故选A。
41、单选题 对我国传统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家是_____
A: 赫尔巴特
B: 维果斯基
C: 亚里士多德
D: 康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我国传统教育是基于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形成的课程体系。
42、单选题 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_____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我国最早的学校是产生于夏朝的“庠、序、校”。故选A。
43、单选题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 )相隔离。_____
A: 教育与生活
B: 教育与经济
C: 教育与政治
D: 教育与生产劳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这句话是说劳心者作为统治阶级,无需从事生产劳动,而劳力者作为被统治阶级,通过生产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供养统治阶级。这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特点。故选D。
44、单选题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_____
A: 内发论
B: 外铄论
C: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 能动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属于典型的外铄论。故选B。
45、单选题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_____
A: 加强德育
B: 发展智力
C: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 创造性人格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故选C。
46、单选题 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感性认识进行总结,得出规律性的东西的方法是_____
A: 教育经验总结法
B: 个案法
C: 调查法
D: 访谈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教育经验总结法是研究者以来自教育实践的经验事实为素材,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这些材料加以分析,概括认识,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故选A。
47、单选题 “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马卡连柯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对教育目的所持的观点是_____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能力本位论
D: 知识本位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社会本位论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48、单选题 提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_
A: 夸美纽斯
B: 杜威
C: 赫尔巴特
D: 布鲁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著名教育家教育观点的区分。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强调教育就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故选A。
49、单选题 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是_____
A: 杨贤江
B: 徐特立
C: 蔡元培
D: 陶行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著名主张,被毛泽东和宋庆龄等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
50、单选题 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等进行描述与分析,从而揭本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的研究方法是_____
A: 观察法
B: 叙事研究法
C: 文献法
D: 行动研究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