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2-10-08 02:47:54
1、单选题 课程计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
A: 课程设置
B: 课程开设顺序
C: 教学时数
D: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简答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人,教师要走出封闭、狭隘和垄断的阴影,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塑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3、判断题 现代课程评价的特点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_____
4、简答题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及其内容。
5、单选题 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_____。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填空题 CIPP评价模式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____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步骤构成。
7、单选题 课程评价的目标模式的提出者是_____。
A: 斯腾豪斯
B: 泰勒
C: 杜威
D: 布鲁纳
8、单选题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_____。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9、单选题 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评价模式是_____。
A: 目标评价模式
B: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D: 以上都不对
10、单选题 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下列哪一种角度来进行划分的_____
A: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
B: 从教育阶段的作用
C: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
D: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的角度
11、单选题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 布鲁纳
B: 布拉梅尔德
C: 巴格莱
D: 多尔
12、简答题 某学校地理教研组教师对本校地理课课程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地理教具只有挂图和地球仪两类,而且全校地球仪只有六个,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困难较大。
问题:请联系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并运用有关学校教学资源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
13、单选题 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_____,它是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
A: 课程实施
B: 课程计划
C: 课程结构
D: 课程标准
14、多选题 下面关于新课程标准正确的是_____。
A: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B: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C: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D: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E: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5、判断题 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_____
16、单选题 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 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
C: 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
D: 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17、判断题 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_____
18、简答题 试述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19、单选题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_____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20、单选题 _____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A: 课程
B: 教学
C: 课程计划
D: 教材
21、单选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_____
A: 实践型课程
B: 研究型课程
C: 拓展型课程
D: 知识型课程
22、简答题 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23、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校外课程资源的有_____
A: 博物馆
B: 乡土资源
C: 科技馆
D: 教学过程
24、单选题 _____的产生源于对杜威实用主义“儿童中心”课程的反思,认为儿童中心的课程难以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而教育和课程应当将人类文化要素传授给下一代。
A: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B: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C: 发展主义课程论
D: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25、单选题 有学者说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_____。
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 综合课程理论
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26、单选题 由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并得出结论的课程,属于_____
A: 实践型课程
B: 研究型课程
C: 拓展型课程
D: 知识型课程
27、单选题 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_____。
A: 基础型课程
B: 拓展型课程
C: 研究型课程
D: 发展型课程
28、多选题 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的步骤包括_____。
A: 确定学生需要
B: 确定教育目标
C: 选择教育经验
D: 组织教育内容
E: 评价教育效果
29、单选题 各学科教材的编写都要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内容之中。这体现了编写教科书要遵循的原则是_____
A: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B: 理论与实践统一
C: 知识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统一
D: 知识与能力统一
30、填空题 课程的纵向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直线型课程和____课程。
31、填空题 完整的课程标准由前言、____、内容标准、____、____五部分组成。
32、单选题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_____。
A: 知识,智力,能力
B: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知识,智力,情感
33、单选题 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_____。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4、单选题 主张将教材心理学化的学者是_____
A: 布鲁纳
B: 巴格莱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35、简答题 简述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
36、简答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上初中时,接受理解数学知识比较慢,以致数学考试常常不及格。老师认为他已经无可救药,一次在班上公然宣称,假如你们当中将来会有一个同学没出息,那么这个人必定是华罗庚。结果华罗庚通过自己的勤奋自学,刻苦钻研,奋力拼搏,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
诗人臧克家,1930年参加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时,数学得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这独具异彩的“杂感”,短小精悍却极富哲思,立即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闻一多再三拍案叫绝。结果,虽然臧克家数学考试吃了“零蛋”,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了。最终,成为了一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
结合上述案例,谈谈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37、单选题 课程资源存在不同的类型。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区分,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_____
A: 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B: 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C: 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D: 可预设课程资源和不可预设课程资源
38、填空题 为了显示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被称为____。
39、简答题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
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进行作业。
40、单选题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_____。
A: 内容改革
B: 方法改革
C: 课程改革
D: 思想改革
41、单选题 课程的科目结构的呈现形式主要为_____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课程方案
D: 课程表
42、多选题 下面属于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的有_____。
A: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 课程资源的建设者
D: 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E: 传道、授业、解惑者
43、单选题 地方课程的制定主体是_____
A: 学校
B: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C: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D: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44、填空题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工具性课程、____、____技能性课程
45、单选题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依据是_____
A: 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
B: 课程功能
C: 课程的组织核心
D: 课程任务
46、单选题 活动课程又称_____
A: “经验课程”“综合课程”“生活课程”
B: “经验课程”“综合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C: “综合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D: “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47、单选题 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依据是_____。
A: 课程任务
B: 课程设置的要求
C: 课程的制定者
D: 课程内容的属性
48、单选题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体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_____
A: 共享性原则
B: 经济性原则
C: 实效性原则
D: 因地制宜原则
49、单选题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_____
A: 教育方针
B: 教材
C: 课程标准
D: 课程
50、填空题 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