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第四章 学习心理: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点及练习

时间:2015-06-22 20:45: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知识学习的过程(获得、保持、应用)
(一)知识的获得
1、知识的感知
(1)感知和观察(了解)
(2)知识直观
■ 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例如,观察标本、演示实验等。
■ 模像直观:指在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
■ 言语直观:指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3)知识直观效果的提高
■ 灵活运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 加强词语形象的配合
■ 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2、知识的理解
(1)知识概括(感性概括、理性概括)
(2)有效进行知识概括
■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 正确运用变式
■ 科学地进行比较
■ 启发学习自觉概括
(二)知识保持
1、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1)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
(2)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点
■时间很短。不超过1分钟

■容量有限7±2

■易受干扰
短时记忆的编码: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两种,主要是听觉编码
(3)长时记忆(又称永久性记忆)
概念: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长时记忆的特点
■容量无限。
■保息保持时间长久
长时记忆的编码:以意义编码为主
2、运用记忆规律,如何促进知识保持(提高记忆效果)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