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2-01-17 02:04:55
1、判断题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解析: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或者替代学习。
2、多选题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施行,其内容包括_____
A: 未成年指未满18岁
B: 父母或其监护人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上学并完成义务教育
C: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D: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
E: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参考答案: ABCDE
本题解释:
【答案】ABCDE。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第二条、第十三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九条、第五十四条。
3、简答题 个体身心发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
4、单选题 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是_____。
A: 自我教育法
B: 说服教育法
C: 情感陶冶法
D: 实际锻炼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考生需要掌握各种德育方法的含义。
5、单选题 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为_____。
A: 应激
B: 性格
C: 能力
D: 定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性格是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一种心理特征。
6、简答题 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案】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7、单选题 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_____分班。
A: 心理年龄
B: 实际年龄
C: 智力年龄
D: 知识经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B【解析】我国现行幼儿园大多是按儿童的实际年龄分为大、中、小三种班,年龄依次为:5~6岁、4~5岁、3~4岁。故选B。
8、单选题 教师是_____。
A: 教育过程的主体
B: 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C: 教育过程学的主体
D: 教育内容的主体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答案】B。解析:教育过程涉及两个主体:即教师和学生。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学生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9、多选题 班级评选“学习之星”的做法运用了德育方法中的_____。
A: 锻炼法
B: 表扬奖励
C: 陶治法
D: 榜样法
参考答案: BD
本题解释:
【答案】BD。解析:对评选上的同学属于表扬奖励,对其他同学则是树立了榜样。
10、单选题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采用_____。
A: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 师生互动策略
C: 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 合作学习策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11、单选题 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_____。
A: 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B: 潜伏期的长短
C: 最佳期的性质
D: 敏感期的特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12、单选题 斯金纳把行为分为两类,它们分别是_____。
A: 学习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B: 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
C: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D: 操作性行为和反应行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C[解析]斯金纳把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指经典行为主义中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行为。“应答”是由一种确立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刺激激发,而是时不时地发放出来的行为。
13、简答题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
(3)性别角色分化;
(4)社会适应良好;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结构完整。
14、单选题 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是_____
A: 上课
B: 游戏
C: 活动
D: 参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幼儿是在与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过程就是“活动”。活动使幼儿的发展成为现实,没有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发展。因此,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命题立意】考查活动的意义。
【错因分析】对活动的意义不了解。
15、简答题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参考答案: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6、单选题 讲座、参观属于学校课外活动中的哪种组织形式?_____
A: 群众性活动
B: 小组活动
C: 个别活动
D: 科技活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群众性活动是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的活动,多为一次性活动;小组活动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以某一课题为内容资源组成小组的经常性活动;个别活动是学生的独立活动。讲座、参观一般是全体学生参加的带有普及性的活动。
17、简答题 简述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促使教育日益多元化:
(2)引发教育中的文化冲突;
(3)弱化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
(4)推动教育发展。
18、单选题 学生区别于社会上其他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_____。
A: 学生的思想不成熟
B: 学生以学习为主
C: 学生的发育不健全
D: 学生缺乏自觉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学生的本质属性即学生以学习为主,这是学生区别于社会上其他人的特点。故选B。
19、单选题 学前儿童记忆占优势的是_____。
A: 无意记忆
B: 有意记忆
C: 语词记忆
D: 意义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3岁以前的幼儿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他们不会进行有意识记,而在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记的效果都优于有意识记。
20、简答题 一位青年教师讲余光中的《乡愁》,先高声朗诵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话音未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一枚小小的邮票,哪能容得下那么多人?”老师不耐烦地说:“某某同学,你总喜欢这样钻牛角尖,学习成绩怎么好得了?”学生脸涨得通红,自尊心受到打击,欲言又止……
请运用课程与教学原理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得当,如果你认为不妥,请为他设计处理办法或策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该教师行为不妥当。该教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的态度,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的要求。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当中,主动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才智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得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我为这位青年教师设计的处理办法是这样的:首先,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其次,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再次,在鼓励学生发言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真正结合教材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最后,要把学生的发言当成鲜活的课程资源,做到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与预设的有机统一。
21、判断题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择功能。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教育评价的功能有:导向功能、鉴定功能、监督功能、调节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
22、多选题 学生在学校被开水烫伤,学校应该_____。
A: 先查明原因,后告知家长
B: 先查明职责,再救护
C: 先及时救护,后查明职责
D: 及时告知家长
参考答案: 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D。参考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五、十六、十七条规定,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
23、单选题 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_____。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识
D: 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以道德认知为基础,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为激励,发展到道德行为的整体运动过程。故选A。
24、单选题 提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传统教育理论流派的德国教育家是_____。
A: 卢梭
B: 杜威
C: 洛克
D: 赫尔巴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三中心理论。故选D。
25、单选题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_____的要求。
A: 爱岗敬业
B: 教书育人
C: 为人师表
D: 关爱学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要为人师表,具体体现为: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因此本题选C。
26、简答题 先行组织者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一种引导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27、简答题 3岁后,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特点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3岁后,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特点的主要表现是:①3岁左右的幼儿,游戏中间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②4岁左右的幼儿,联系性游戏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③5岁以后,幼儿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④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同性别的儿童交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女孩更明显表现出交往的选择性,其偏向更加固定,女孩游戏中交往水平高于男孩,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
28、简答题 简述幼儿想象的特点
参考答案:
幼儿想象的特点表现在:
(1)幼儿想象的主题与时间不稳定,易变换;
(2)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3)幼儿想象缺乏计划性和预定的目的,只满足于想象过程本身;
(4)幼儿想象的创造成分还保留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不能在语词的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想象。
29、简答题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4)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30、单选题 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其中,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_____。
A: 政治与经济制度
B: 生产力水平
C: 科技水平
D: 文化传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这是由社会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31、填空题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三种代表性学说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生物起源说 心理摹仿说 劳动起源说
本题解释:
【答案】生物起源说;心理摹仿说;劳动起源说
32、判断题 举一反三是知识的正向迁移。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解析: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举一反三是知识的正向迁移。
33、单选题 儿童在熟悉了“萝卜”“土豆”和“芹菜”这类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_____。
A: 上位学习
B: 组合学习
C: 派生类属学习
D: 相关类属学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题干中的“蔬菜”要比之前学习的“萝卜、土豆、芹菜”包容性更高,所以属于上位学习。
34、单选题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20世纪_____。
A: 20年代以前
B: 20年代到50年代
C: 60年代到70年代
D: 80年代以后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考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20年代以前为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20年代到50年代为发展时期.60到70年代为成熟时 期,80年代以后为完善时期。
35、单选题 孟子说“徵于色,发于声,面后喻”是在强调教师的_____。
A: 道德素养
B: 专业知识
C: 教学技能
D: 教育机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孟子的这句话是说教师要把体态表达和言语表达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
36、填空题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过程与方法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答案】过程与方法
37、简答题 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参考答案: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木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38、单选题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应遵循的幼儿园健康教育原则是_____。
A: 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B: 全面发展的原则
C: 经常化原则
D: 多样化原则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原则。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应遵循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39、单选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_____。
A: 发展认知结构说
B: 习得知识
C: 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
D: 认识发生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40、单选题 在性别角色发展的过程中,5岁的孩子可能发生的事情是_____。
A: 知道自己的性别
B: 有明显的自我中心
C: 认为男孩子穿裙子也很好
D: 认为男孩要胆大,女孩要文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5岁的孩子开始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故选D。
41、单选题 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_____。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 关注学生阶段
D: 关注发展阶段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教师成长历程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由“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可知,教师开始关注学生,故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关注学生阶段。
42、判断题 幼儿教育主要是教师的事情,保育员主要安排好幼儿的生活就可以了。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解析:教师和保育员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幼儿成长。
43、多选题 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_____构成。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忘我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为自我、本我、超我。
44、单选题 从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70年代强调_____。
A: 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B: 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C: 智力开发
D: 培养创造力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从世界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看,20世纪60年代着重智力开发,70年代强调创造力的培养,80年代重视个性、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
45、单选题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_____。
A: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46、单选题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_____。
A: 华生
B: 加涅
C: 科尔伯格
D: 皮亚杰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者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者道德发展的水平。
47、多选题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_____。
A: 流动性
B: 灵活性
C: 变通性
D: 独创性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C,D。参考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的主要特征有三个:流畅性、灵活性或变通性、独创性。
48、单选题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核心是_____。
A: 提高孩子的内在适应性
B: 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识水平
C: 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
D: 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应从提高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入手,应把提高孩子的内在适应能力作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核心。
49、单选题 主张课程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_____。
A: 目标评价模式
B: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 外观评价模式
D: CIPP评价模式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目标评价模式强调预期的结果;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强调实际结果;外观评价模式注重描述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动态现象;CIPP评价模式是按顺序进行的评价。
50、单选题 幼儿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是_____。
A: 语言教学活动
B: 早期阅读
C: 游戏活动
D: 欣赏文学作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幼儿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是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