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1-12-15 22:08:13
1、单选题 具有构造新细胞、修补组织功能的是_____
A: 脂肪
B: 淀粉
C: 蛋白质
D: 无机盐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蛋白质具有修补组织的功能。
第1题所属考点-生活指导
2、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_____。
A: 1986年
B: 1993年
C: 1995年
D: 1998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教师法的颁布时间。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答案为B。
第2题所属考点-教师法
3、单选题 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_____。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布鲁纳
D: 洛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杜威提出新的三中心说: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
第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单选题 教师采用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做法属于_____。
A: 形成性评价
B: 相对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诊断性评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
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相对性评价是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成绩的优劣。总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教师采用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属于课程开始前的评价,是诊断性评价,故选D。
第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5、简答题 拖欠教师工资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违反《教师法》,拖欠教师工资的法律责任主体应承担如下法律责任:
(1)对拖欠教师工资的责任主体,政府有关部门或是学校,包括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均由地方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改正,当地政府拖欠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改正。
(2)对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拖欠教师工资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挪用的经费,并根据具体情况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5题所属考点-教师法
6、单选题 2010年2月28日,国务院发布《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这里的《纲要》是指_____
A: 《中小学德育纲要》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第6题所属考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7、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冯亮和丁明是初二的学生,最近两人都有些心事。于是.凑在一起聊天……
冯:你说咱们已经快要和爸爸一样高了,可父母还老把我们当小孩看,什么都管。
丁:可不是吗?吃饭要管,穿衣服要管,去哪玩也要管,放学回家稍晚就唠叨个不停……真烦!有时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听他们的话。
丁:最近一段时间,我情绪似乎失控了。今天的课堂演讲,我紧张得要命,生怕在老师同学面前出丑。
冯:我发现了,你脸都红到脖子根了。
丁:不光这个,有时高兴起来,我就跟飞上天似的,觉得无所不能,可是难过起来.又像被打入了18层地狱……
冯:我也一样,就比如每次跟女同学打招呼,我都莫名地心跳加速,想说既紧张又害羞,以前不是这样。
丁:有时候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不好,譬如不够帅之类的。
冯:还有不够优秀,能力不够强等。特别希望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聪明有实力的人。
丁:我特别理解你,这种感觉我也有,而且特想跟人倾诉,但就是不知道该跟谁说。
(1)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哪些特点?
(2)作为教师,你会对他们提出哪些建议?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参考答案】
(1)①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强,表现在有主见、注重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自我评价更加全面.从关注生理的自我(关注身高、外貌)向心理的自我转变(关注自己的烦恼、感受),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体验深刻,成人感显著增强,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独立于父母,产生反抗心理:心理上出现闭锁性,很多事情难以启齿,无从倾诉;自我体验更复杂、深刻。
②情绪情感的两极性特征
强烈、狂暴和温和、平静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并存。
(2)建议如下:
①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用词语、理智控制自己情绪发生的强度。
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种过渡的情境,即从不紧张到稍微有些紧张,最后再到很紧张,使学生积累各种情境下的情绪体验,这样就能做到“临场不乱”。
③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善,对一个问题往往只从一个角度解释,所以容易遭受挫折。
第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单选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
A: 氮
B: 氧
C: 碳
D: 转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氧、桂、招、铁、耗、钠、钾、镁、氧。百分比分别为:氧48.06%、桂26.30%、铝7.73%、铁4.75%、钙3.45%、钠2.74%、钾2.47%、镁2.00%、氢0.76%、其他0.76%。故选B。
第8题所属考点-教师的科学素养
9、单选题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_____。
A: 读、写、画
B: 读、画、算
C: 画、写、算
D: 读、写、算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9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0、多选题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下面有关论述正确的是_____。
A: 认知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
B: 它要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表现出来
C: 学生对于某学科的内驱力是天生的
D: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E: 认知内驱力有赖于特定的学习经验
参考答案: ABDE
本题解释:
【答案】A,B,D,E解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源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内部动机,这种潜在的动机力量,要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表现出来。诱发这种内驱力需要激发兴趣,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诱发认知冲突,注重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相联系等方法。
第1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1、判断题 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
潜伏学习是托尔曼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强化虽然有助于学习,但并非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也可以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只不过其结果不甚明显,是“潜伏”着的。一旦受到强化,这种结果可通过操作明显地表现出来。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
第11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2、单选题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是_____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布卢姆
C: 凯洛夫
D: 赞科夫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要促进差生的发展,教材必须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
第1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3、单选题 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称为_____
A: 德育原则
B: 德育途径
C: 德育方法
D: 德育模式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题干是对“德育方法”的概念的阐述。
第13题所属考点-德育
14、填空题 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能够对活动进行____。
参考答案: 调节与控制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调节与控制
第1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5、单选题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_____。
A: 教育政策
B: 教育价值取向
C: 教育模式
D: 教育方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素质教育本质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素质教育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教育根本目的,在本质上是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变革。故本题选B。
第1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6、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_____。
A: 民事责任
B: 刑事责任
C: 一般责任
D: 行政责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6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7、单选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在一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或测验,以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被称为_____
A: 形成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配置型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故选D。
第17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18、单选题 角色扮演训练中提供的行为范例变成幼儿自己的信念与准则,一般发生在角色扮演的_____。
A: 及时模仿阶段
B: 简单再现阶段
C: 认同阶段
D: 内化阶段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D【解析】内化就是儿童将外在的观念转化为自己的信念的过程。故选D。
第1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9、单选题 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_____。
A: 自我同一感
B: 信任感
C: 主动感
D: 勤奋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此题是对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论的考查。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主要任务,其中,青少年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自我同一感的建立。
第19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0、单选题 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_____
A: 9月1日
B: 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
C: 9月10日
D: 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规定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故选C。
第20题所属考点-教育法律法规
21、单选题 教师在教育中表现出的教育机智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_____。
A: 长期性
B: 广延性
C: 创造性
D: 内隐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运用教育的规律、方法和策上。
第21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2、简答题 简述班主任在班级中的角色。
参考答案:
【答案】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决策者,是Y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人员,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过程中承担着非常复杂的社会角色。主要表现在:
(1)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2)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
(4)班主任是各教育主体的协调者;
(5)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第2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3、单选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_____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此题所考查的是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是指有相关知识经验的人在知觉当前事物时会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来理解,体现的是知觉的理解性。故选C。
第2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4、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原则的是_____
A: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B: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C: 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D: 坚持典范性和示范性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的原则有:(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3)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
第24题所属考点-教师职业道德
25、单选题 以下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历史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序,完全正确的是_____
A: 牧野之战一长平之战一赤壁之战一淝水之战
B: 黄巾起义一陈胜吴广起义一太平天国运动一李自成起义
C: 诸葛亮七擒孟获_陈汤平定匈奴一郑成功收复台湾一郑和下西洋
D: 安史之乱一八王之乱一玄武门之变一土木堡之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牧野之战发生于商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长平之战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公 元前262年);赤壁之战发生于三国时期(公元208年);淝水之战发生于南北朝时期(公元383年左右)。B、C、D三项时间先后顺序有误。故选A。
第25题所属考点-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26、单选题 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_____。
A: 学科的教学目标
B: 班级的教学目标
C: 课程单元的教学目标
D: 教师的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查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第26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7、单选题 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_____。
A: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 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C: 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
按照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把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把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把迁移分为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根据迁移发生方向的不同,把迁移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第2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8、多选题 我国法律规定对特殊学生群体实行特别保护,这些特殊学生群体有_____。
A: 残疾人学生
B: 优秀学生
C: 女学生
D: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参考答案: ACD
本题解释:
【答案】ACD。解析:特殊学生群体有残疾人学生、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2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9、单选题 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_____。
A: 学习需要
B: 学习期待
C: 学习动机
D: 学习态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第29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30、多选题 不属于一般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的是_____
A: 减少明火
B: 隔绝氧气
C: 增加湿度
D: 制造泡沫
参考答案: A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CD。参考解析:燃烧需要氧气,而泡沫灭火器可以有效隔绝氧气,这就是隔绝氧气灭火的原理。A、C、D各项不是一般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故选ACD。
第30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31、单选题 第一次将十四行诗体引入中国儿童诗创作领域的作家是_____
A: 圣野
B: 金波
C: 高洪波
D: 徐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十四行诗,源于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湊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二行诗组成,每行11个音节,韵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另一种类型称为“莎士比亚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每行10个音节,韵式为ABAB,CDCD,EFEF,GG。第一次将十四行诗体引入中国儿童诗创作领域的作家是金波。故选B。
第31题所属考点-教师的文学素养
32、单选题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_____。
A: 若干等级
B: 五个等级
C: 三个等级
D: 四个等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B[解析]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接受、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第3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3、单选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_____。
A: 示范性
B: 复杂性
C: 创造性
D: 长期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第3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4、单选题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_____
A: 关心学生的学习
B: 教书育人
C: 班主任工作
D: 教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故选B。
第34题所属考点-幼儿园综合素质
35、简答题 性格有哪些特性?
参考答案:
【答案】(1)性格的完整性;
(2)性格的复杂性;
(3)性格的稳定性;
(4)性格的可塑性。
第3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6、单选题 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
A: 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
B: 知识与技能的心理表征
C: 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D: 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D[解析]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根据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第36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7、判断题 信度是心理测验的基本要求。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错误。解析:标准化是心理测验的最基本要求。
第3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8、简答题 试述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克服遗忘。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克服遗忘最好的方法是加强复习。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1)复习时机要得当。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间隔复习;④循环复习。
(2)复习方法要合理。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②复习方法多样化;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④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3)复习次数要适宜。①复习内容的数量要适当;②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
(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5)注意用脑卫生。
第38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39、单选题 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教师做法欠妥的是_____
A: 积极寻找其闪光点,漠视其不足
B: 积极联系家长,与家长共同帮助后进生
C: 热爱关心后进生,以爱感化他们
D: 要从后进生学习成绩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教师应正视其不足,而不是漠视,这样也才能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第39题所属考点-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40、单选题 在预定目的行动中,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种品质是意志的_____
A: 坚韧性
B: 动摇
C: 执拗
D: 自制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
第40题所属考点-情绪、情感与意志
41、单选题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实行_____年义务教育制度。
A: 九
B: 十
C: 十一
D: 十二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
第41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42、单选题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_____
A: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 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C: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人际关系需要、学习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D: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为他人服务需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42题所属考点-需要、动机、兴趣
43、单选题 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他抠掉,这是_____的表现。
A: 情绪冲动性
B: 情绪易变性
C: 情绪两极性
D: 情绪感染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
幼小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婴幼儿往往由于某种外来刺激的出现而非常兴奋,情绪冲动强烈。幼儿情绪冲动性还常表现在他用过激的动作和行为表现自己的情绪。例如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他抠掉。
第4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4、多选题 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要以下阶段_____
A: 生理自我
B: 社会自我
C: 心理自我
D: 人格自我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有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生理的自我;二是心理的自我;三是社会的自我。
第44题所属考点-需要、动机、兴趣
45、单选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_____。
A: 内在强化
B: 负强化
C: 替代强化
D: 无意强化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答案】C。解析:题干阐述的是替代强化的含义。
第4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6、判断题 人类受到飞鸟的启发而发明了飞机,这种现象属于问题解决中的原型启发。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解析:原型启发是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原型启发是一种创新思维方法。人类受到飞鸟的启发而发明了飞机就属于原型启发。
第46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7、判断题 激情是有害的,也是无法控制的。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激情对人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激情可以激发内在的心理能量,成为行为的巨大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所创造。在生活中应该适当地控制激情,多发挥其积极作用。
第47题所属考点-情绪、情感与意志
48、单选题 形象记忆是以事物的具体_____为主要对象的记忆类型。
A: 情感
B: 语词
C: 活动
D: 形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材料。形象记忆所借助的形象,带有主观性、鲜明性,所以效果最好。
【命题立意】考查形象记忆的定义。
【错因分析】对形象记忆的定义记忆不准确。
第4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9、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 德育过程既是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也是培养的过程
B: 启发一词源于《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 现代三大教学理论:赞科夫的发展与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D: 当事人中心疗法强调三条:接纳、尊重和真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
第49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50、单选题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___
A: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复习、反复巩固才能达到对知识的熟练运用。
第50题所属考点-教学
51、单选题 冬冬边玩魔方边自己小声嘀咕:“转一下这面试试,再转这面呢?”这种语言被称为_____
A: 角色语言
B: 自我中心语言
C: 对话语言
D: 内部语言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自我中心言语表现为讲话时不考虑自己在同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自己说话,他或是自言自语,或是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冬冬边玩边说话,属于自我中心言语。
第51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52、单选题 中国四大名楼中,不是位于长江以南的是_____
A: 岳阳楼
B: 鹳雀楼
C: 滕王阁
D: 黄鹤楼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江南三大名楼为岳阳楼、滕王阁和黄鹤楼。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城西,是座集历史、文化、艺术、旅游、建筑诸价值于一身的古建筑精品,古有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鹳雀楼,
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滕王
阁位于江西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王勃的《滕王阁序》使之名垂千古。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
鹤矶头,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此,除了鹳雀楼之外,其他都在长江以南。故选B。
第52题所属考点-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53、单选题 _____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A: 《教师法》
B: 《高等教育法》
C: 《义务教育法》
D: 《教育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教育法》的总纲规定: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规范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法律,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的“母法”。《教育法》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故选D。
第53题所属考点-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54、判断题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不能进行惩罚。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应给以必要的惩罚,有两种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但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
第54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55、简答题 试分析卢梭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卢梭自然主义思想的掌握。
【参考答案】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自然的状态”在卢梭关于人类不平等和国家的起源学说中是指人类的史前时代,在教育上更侧重指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生的能力。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中。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因此,15岁之前的教育必须在远离城市的农村中进行。
他认为,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的。只有将后两者与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才能实现三者的良好结合,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就是要求儿童在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需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卢梭认为,由于自然状态与专制制度的对立,所以培养“自然人”与培养公民是两个相互对立的目的。“公民”与“自然人”的对立表现在:(1)自然人是能够独立自主的人,能够独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公民的一切依赖于专制社会,失去了自身的独特价值。(2)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社会之中,公民是有等级的。(3)自然人是自由的人,无所不宜、无所不能;而国家公民在社会中常常是某种专业化的职业人,被囿于职业而失去自由。(4)自然人是自食其力的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主;现行教育则培养出一批靠他人劳动为生的人。
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1)正确看待儿童,不要把儿童看做成人;(2)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第5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56、简答题 一个基督徒问牧师天堂与地狱之间有什么差别,牧师把基督徒带到地狱,看到地狱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满丰富食物的铁锅,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去找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长,他们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已嘴里,结果只能空着肚子饱受饥饿的煎熬,望锅兴叹。牧师又把基督徒带到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满食物的大锅,人们手上也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但天堂的人们却没有饿着肚子,而是在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其乐融融。为什么天堂的人这样快乐?原来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去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差别。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哲理?
(2)请你结合教师职业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体悟与分析能力以及对教师合作的认识。
【参考答案】(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社会哲理是:“双赢思维”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首要原则。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机会、财富和资
源,而非你死我活的敌对式竞争。
(2)“双赢思维”鼓励我们共同解决问题,分享互惠。社会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而深入,合作、互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中成功,一定要广结善缘,乐于助人,在帮助别人获得成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成功——达到“双赢”的功效。天堂中的人们懂得开启“双赢思维”,所以可以人人享受丰美的食物。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都要从互相依赖的角度来思考,这也是当代各行业提倡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的基础与信念。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本着“双赢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教师与教师之间应该彼此尊重,互相帮助,不抢夺时间,不搞“文人相轻”的不道德行为。另外,教师应该服从、接受、支持领导的工作,发现领导工作中的缺点和失误,要善意地予以指正,积极帮助其克服与改进,不讽刺挖苦,以学校利益为重,共同关心学校的发展。
第56题所属考点-教师职业道德
57、单选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_____。
A: 学前期
B: 青年期
C: 学龄期
D: 成年早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①婴儿期: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②儿童早期: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④学龄期: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⑤青年期: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⑥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⑦成年中期: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⑧成年晚期: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因此,答案选C。
第5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58、单选题 在学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
A: 少先队活动
B: 教学活动
C: 课外活动
D: 后勤工作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第5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59、单选题 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_____
A: 林则徐
B: 魏源
C: 严复
D: 孙中山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历史学家范文澜称赞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选A。
第59题所属考点-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60、多选题 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_____。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论演说家的教育》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E: 《雄辩术原理》
参考答案: CE
本题解释:
【答案】CE。解析: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作《雄辩术原理》。
第6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61、单选题 下列有关世界著名建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泰姬陵位于泰国,是世界著名的纪念性建筑,有“泰国的珍珠”之称
B: 吴哥窟古迹位于柬埔寨,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建筑,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就绘有吴哥窟的造型
C: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莫高窟是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体的立体艺术,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D: 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位于梵蒂冈,教堂内有许多世界著名的雕像和浮雕,艺术价值极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泰姬陵位于印度,是印度知名度最髙的古迹之一,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故选A。
第61题所属考点-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62、简答题 教育目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在身心两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体要求。
第6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63、单选题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B: 病毒的形状多样,有球形的、杆形的、蝌蚪形的等
C: 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
D: 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参考答案: D
第63题所属考点-教师的科学素养
64、单选题 渴望同伴接纳自己,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表现反映了幼儿_____
A: 自信心的发展
B: 自尊心的发展
C: 自制力的发展
D: 移情的发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自尊心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评价,它表达的是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自制力是一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移情是指一个人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知觉和思想的心理现象,包括认知和情绪两个成分。
第64题所属考点-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65、单选题 学生摄影小组举办摄影大赛属于学生课外活动中的_____。
A: 体育活动
B: 学科活动
C: 文学艺术活动
D: 科技活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文学艺术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他们对美的鉴赏、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摄影是一种对美的发现与鉴赏,属于文学艺术活动。
第6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66、单选题 下列学校行为,没有违背《义务教育法》的是_____。
A: 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B: 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 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D: 独立开展分组教学等教改实验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
A、B、c项都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D项是允许的。
第66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67、单选题 《老残游记》《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四部作品的作者依次是_____
A: 高鹗 吴敬梓 蒲松龄 吴承恩
B: 刘鹗 吴承恩 蒲松龄 吴敬梓
C: 刘鹗 吴承恩 章炳麟 吴敬梓
D: 高鹗 吴敬梓 章炳麟 吴承恩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高鹗,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相传《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章炳麟,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著名学者。故选B。
第67题所属考点-幼儿园综合素质
68、判断题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近代。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正确
第68题所属考点-教育与教育学
69、判断题 在学生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一般是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的,但针对不同个体的品德培养则具有多开端性。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解析: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的培养顺序,而可以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里入手。
第69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0、单选题 为儿童创设一定环境,让儿童在其中自我疏导其身心的某些不平衡,这种教育方法是_____
A: 疏导法
B: 派遣法
C: 发泄法
D: 环境体验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第70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71、单选题 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当年( )近郊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_____
A: 燕京
B: 汴京
C: 西京
D: 南京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当年汴京近郊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堪称风俗画的典范。故选B。
第71题所属考点-幼儿园综合素质
72、单选题 向家长介绍园所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工作计划,适宜采取的形式是_____。
A: 家访
B: 开家长会
C: 办家长学校
D: 教育讲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家长会主要让家长直接了解孩子所在班级教育要求和孩子在班级里生活学习和发展情况,同时增进家长之间的互相沟通和家庭教育经验的交流。
第7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3、单选题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_____。
A: 联想
B: 幻想
C: 理想
D: 想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指由诗文本身产生的诗的意境,属于想象过程。
第73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74、判断题 “知之深,则爱之切”说明情感过程依附于认识过程。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这句话在心理学理论中说明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密切联系的,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情感过程又对认识过程具有反作用.
第74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75、单选题 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的是_____
A: 《梦溪笔谈》
B: 《徐霞客游记》
C: 《水经注》
D: 《天工开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著作,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著作。故选A。
第75题所属考点-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76、多选题 对课程方案的评价包括对_____的评价。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材
D: 教科书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参考解析:教材包括教科书和其他所有的教学材料。
第76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7、单选题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
A: 斯金纳
B: 巴甫洛夫
C: 加涅
D: 苛勒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从而提出了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第7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8、简答题 试述意志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意志规律主要在教学活动以及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加以运用。
(1)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①根据意志与认识的关系,促进学习活动。首先,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意义和结果,激发学生的意志行动。其次,发挥意志对学习过程的支配和调节作用。②根据意志与情感的关系,促进学习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既增强了学生的意志力,又调动其饱满的学习情绪,推动学习活动的进行。
(2)在品德教育中的运用:①意志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在品德教育中,应注重学生意志力的锻炼,使学生的道德行为出于自觉性,达到经常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品德培养要借助于意志行动过程来实现。③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品德形成的重要保证。
第78题所属考点-情绪、情感与意志
79、单选题 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_____
A: 林则徐
B: 魏源
C: 严复
D: 孙中山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历史学家范文澜称赞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选A。
第79题所属考点-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80、填空题 杜威是20世纪初____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
参考答案: 实用主义
本题解释:
【答案】实用主义
第8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1、单选题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将概念分为_____
A: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B: 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
C: 普遍概念与单独概念
D: 正概念与负概念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杏为集合体可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是对象本身还是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可将概念分为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根据概念所
反映的对象数目的不同可将概念分为普遍概念与单独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将
概念分为正概念与负概念。故选D。
第81题所属考点-教学基本能力
82、判断题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
第8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3、填空题 人类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遗传素质、心理成熟、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____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 学校教育
第8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4、单选题 在教学的各种备课中最为深入、最为具体的是_____
A: 学年备课
B: 单元备课
C: 课时备课
D: 学期备课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略
第84题所属考点-教学
85、单选题 下面哪一个不是课堂讨论的方式?_____
A: 小组分散式
B: 集体备课讨论式
C: 班级集中式
D: 课堂议论式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集体备课讨论式不是课堂讨论的方式。故选B。
第8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6、单选题 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最杰出的使者是_____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甘英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张骞是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者;玄奘促进的是中印文化的交流;甘英在汉朝时出使西域促进了中国对西亚各国的认识。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故
选C。
第86题所属考点-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87、单选题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_____
A: 学校物质文化
B: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 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
D: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三部分。其中,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第87题所属考点-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88、填空题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____基础上的。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答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第8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9、单选题 某些学校在一个学期教学之后,仅仅出一道作文题来测量学生的语文成绩。从有效测验的条件来看,这种测验方式难以保证测验的_____。
A: 效度
B: 信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衡量测验几大指标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测验的几大衡量指标是考试中的常考点,主要涉及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难度就是被试完成项目作答任务时所遇到的困难程度。由题干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89题所属考点-教学心理
90、单选题 知识的保持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_____
A: 复述
B: 记忆
C: 练习
D: 反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第90题所属考点-知识的学习
91、判断题 教学就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解析】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所以说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活动,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
第91题所属考点-教学
92、简答题 结合中学教学的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是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是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
(2)正确运用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3)科学地进行比较。通过同类比较,便于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从而找出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通过异类比较,有利于确切了解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间的混淆与割裂,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第9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93、简答题 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严要有度;
(2)严要有方;
(3)严要有恒;
(4)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充分信任学生;
(5)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6)不能迁就学生。
第9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94、判断题 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解析: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以及教师的文化知识、思想品德、教育技巧等职业素养,因此教师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起关键作用。
第9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95、多选题 1952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根据文件精神,下列哪些院校承担了为全国培养幼儿师范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幼教干部的重任?_____
A: 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B: 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
C: 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
D: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
第95题所属考点-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96、填空题 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是____。
参考答案: 心境
第96题所属考点-情绪、情感与意志
97、单选题 _____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没有特定的反映内容,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A: 感知
B: 注意
C: 记忆
D: 思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考查对注意的概念的理解。
第97题所属考点-注意
98、单选题 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_____。
A: 空间错觉
B: 时间错觉
C: 运动错觉
D: 视觉错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题干中提及的这句诗指欢乐高兴时觉得夜晚太短,而寂寞孤独时则觉得夜很长,描写的是不同状态下对同一时间的感觉不同。产生了时间错觉。故选B。
第9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99、填空题 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____,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参考答案: 观察
第99题所属考点-感觉和知觉
100、单选题 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教师的_____
A: 专业理想
B: 专业情操
C: 专业性向
D: 专业自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故选B。
第100题所属考点-小学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