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1-01-08 05:20:12
1、单选题 储存量大而时间短的记忆是_____。
A: 长时记忆
B: 瞬时记忆
C: 短时记忆
D: 声像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瞬时记忆的特点。
2、单选题 学习程度到_____记忆效果最好。
A: 50%
B: 100%
C: 150%
D: 20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习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所谓的过度学习50%就等于学习的程度达到150%。因为刚好能够进行成诵的学习程度是100%。
3、单选题 对弹琴、骑车等活动的操作的记忆是_____
A: 陈述性记忆
B: 长久性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语词性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即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如打篮球。
4、单选题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_____。
A: 形象记忆
B: 动作记忆
C: 情绪记忆
D: 逻辑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听觉形象记忆
5、单选题 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有效方法是_____。
A: 感觉登记
B: 注意
C: 组块
D: 复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有效方法。复述包括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精细复述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条件。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时间很短,如果得不到复述,将会迅速遗忘。
6、简答题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识记的目的。明确目的和任务,可以调动一个人识记的积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识记的效果。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是指具有明确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
(2)对材料的理解。意义识记 是指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根据材料的本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活动。机械识记是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采取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3)识记材料的性质。一般说来,直观形象的材料优于抽象的语词的材料,视觉的材料优于听觉的材料。有意义的材料优于无意义的材料,有韵律的材料优于无韵律的材料。
(4)识记材料的数量。一般说要达到同样识记水平,材料的数量越多,平均用的时间或朗诵的次数就越多。
(5)识记的方法。识记有三种方法,即整体识记、部分识记和综合识记。综合识记利用了材料的联系进行识记,因而效果好。部分识记效果较差。
7、判断题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形象记忆。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指以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对“怕”的记忆.
8、单选题 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_____。
A: 过度学习
B: 记忆的恢复现象
C: 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 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遗忘的干扰说中两个核心概念的区分和辨别。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遗忘的理论有一种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则称为倒摄抑制。早晨起来学习效果好是因为早晨之前在睡觉,没有前摄抑制,只有倒摄抑制。而有些同学喜欢晚上睡觉之前学习,是因为晚上睡觉前只有前摄抑制,而没有倒摄抑制,因为学过之后就睡觉了。也就是说早晨和晚上只受到或者前摄抑制,或者后摄抑制的干扰,就是仅仅收到了单一抑制的干扰。而一天中间学习的材料既受到了前摄抑制,又受到了后摄抑制的干扰,即受到了双重抑制的干扰。因此,本题选C。
9、单选题 具有明确识记目的,运用一些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_____
A: 有意识记
B: 意义识记
C: 机械识记
D: 不随意识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意识记的定义。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有一定识记意图和任务,并经过一定努力,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所进行的识记,有意识记的目的明确、任务具体、方法灵活,又伴随着积极的思维和意志努力,因此它是一种主动而又自觉的识记活动。
10、单选题 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_____形式存储。
A: 视象代码
B: 声象代码
C: 语义代码
D: 图式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在短时记忆中,对刺激信息主要以听觉形式进行编码和储存,即使刺激信息已视觉方式呈现,个体对视觉刺激进行加工处理时也会把他们转换成听觉代码,那时记忆中会存在形—音转换的现象,视觉信息会以声音形式进行加工,然后存储。
11、单选题 遗忘曲线中遗忘的进程是_____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前后一样快
D: 忽快忽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艾宾浩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12、填空题 根据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____和____
参考答案: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13、单选题 研究表明,学习熟练度达_____%,记忆效果最好
A: 100
B: 150
C: 20 0
D: 5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14、单选题 通过“自由联想”或“触景生情”引起的回忆是_____
A: 有意回忆
B: 无意回忆
C: 直接回忆
D: 间接回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回忆的分类的区分和识别。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回忆也叫再现,根据有无明确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有意回忆指有明确的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回忆,如学生课堂上对教师提问的回答。无意回忆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回忆,如题干中提到的“触景生情”,此外还有“睹物思人”等。有意回忆有时不需要太大的意志努力就可以实现,有时则需要较大的努力,进行复杂的思索,才能在头脑中呈现过去感知过的事物,这种回忆叫追忆。要顺利地进行追忆,一要保持平静的情绪状态,二要根据中介线索进行正确的联想。
15、单选题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_____
A: 高原现象
B: 遗忘现象
C: 舌尖现象
D: 回忆现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舌尖现象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很多考生在考试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些平时很简单、很熟悉的字、单词或公式等话到嘴边就是无法记起,考试过后却突然忆起。心理学上称这种特殊现象为记忆的“舌尖现象”,意思是回忆的内容到了舌尖,只差一点,就是无法忆起。
16、简答题 原苏联心理学家查包洛赛兹做了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两组,叫一组学生用一个装好的圆规画画,用后把圆规拆散,交给另一组学生,让他们把它装配起来。这些工作完成后,出其不意地叫两组学生尽量准确地画出他们刚才用过的圆规。结果使用装好的圆规的一组学生画得不准确,漏画了许多重要零件;使用由零件装配成圆规的第二组学生,画得比较正确。为什么亲自装配圆规的一组画得更正确?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把识记的对象作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能使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记忆效果明显地提高。
17、简答题 某班班规中,对不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中出现错误必须“漏一补十”、“错一罚十”,在教学中,不少老师也采用这一处罚措施。你怎样看待这一班规或措施?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措施不当,违背记忆规律,效果不好
分析:
识记数量不能过量
识记材料性质有意义的
情绪、动机惩罚打击自信心
18、单选题 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_____。
A: 双重抑制
B: 单一抑制
C: 前摄抑制
D: 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记忆规律中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B
【名师点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千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千扰作用,则称为倒摄抑制。早晨和晚上只受到或者前摄抑制,或者后摄抑制的干扰,即仅仅受到了单一抑制的干扰。而一天中间学习的材料既受到了前摄抑制,又受到了后摄抑制的干扰,受到了双重抑制的干扰。
19、填空题 根据记忆的时间,按先后阶段顺序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____和长时记忆。
参考答案: 短时记忆
20、单选题 下列选项体现记忆敏捷性品质的是_____。
A: 倒背如流
B: 出口成章
C: 博闻强记
D: 过目成诵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记忆的敏捷性指识记的快慢,备选项中能体现此项的是过目成诵。故选D。
21、单选题 练书法时,我们所知道的规则和方法是储存在_____中的。
A: 陈述性记忆
B: 情景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语义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解析: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可以用言语表达。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或瞬间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22、单选题
23、单选题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_____
A: 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同化说
D: 动机说
E: 提取失败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巴甫洛夫是记忆痕迹衰退说;詹金斯和达伦巴希是干扰抑制说;奥苏伯尔是同化说;佛洛依德是动机说
24、简答题 如何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⑴合理安排教学。
⑵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
⑶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
⑷充分利用无意识的规律组织教学。
⑸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⑹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 提高其记忆能力。
25、单选题 学生背诵课文时常常是开头、结尾部分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出错。这主要是由于_____。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缺乏提取中介
D: 既有前摄抑制也有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干扰抑制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26、单选题 英语老师提倡同学们早晨起来记忆单词,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的干扰时_____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双重抑制
D: 多重抑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早晨起来记忆单词可以避免其他材料对记忆的干扰,故答案选A。
27、单选题 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_____。
A: 长时记忆
B: 情境依存性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工作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28、单选题 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是_____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逻辑记忆
D: 动作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29、单选题 早晚时间被充分利用,晚上的学习效果优于白天,这是由于白天受什么干扰较多_____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单一抑制
D: 双重抑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白天的学习既受前面的前摄抑制,也受晚上的倒摄抑制,因此是双重抑制。
30、填空题 记忆包括____、____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参考答案: 识记 保持
31、单选题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_____
A: 言语记忆
B: 逻辑记忆
C: 情绪记忆
D: 动作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情绪记忆是指以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对“怕”的记忆.
32、单选题 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而且信息容量相当有限,这是_____。
A: 感觉记忆
B: 瞬时记忆
C: 短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瞬时记忆中被主体注意的信息输入到短时记忆。如果对这些信息不加复述,大约在15秒钟左右即可消失,一般不超过1分钟。短时记忆贮存的时间虽然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它的容量有限,在短时记忆中,人们只能同时加工处理7个单位的材料。
33、单选题 对弹琴、骑车等活动的操作步骤的记忆是_____。
A: 陈述性记忆
B: 长久性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语词性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是指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而陈述性记忆是一种事实记忆。
34、单选题 记忆效果最好,精力耗费上最经济的学习程度为_____
A: 50%
B: 100%
C: 150%
D: 20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习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所谓的过度学习50%就等于学习的程度达到150%。因为刚好能够进行成诵的学习程度是100%。
35、单选题 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_____
A: 外部抑制
B: 内部抑制
C: 前摄抑制
D: 后摄抑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前摄抑制的定义。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做用。
36、单选题 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_____。
A: 幻觉
B: 感觉记忆
C: 静止运动
D: 错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动景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的运用。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这种知觉现象被称为动景运动,即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也叫最佳运动或Plii运动。它产生的原理是由于感觉记忆,即短时间内多个图像的连续相继呈现。因此答案选B。
37、单选题 许多人利用早晚的时间学习,记忆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_____。
A: 双重抑制
B: 单一抑制
C: 前摄抑制
D: 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白天记忆收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即受到双重抑制的干扰;而早上和晚上分别受到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干扰,即受到单一抑制的干扰;因此,白天记忆效果不如早晚,故选B。
38、单选题 对事实类信息,如词汇、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的记忆是_____。
A: 程序性记忆
B: 陈述性记忆
C: 长时记忆
D: 技能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陈述性记忆: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陈述性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
39、单选题 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是_____。
A: 瞬时记忆表现
B: 感觉记忆表现
C: 短时记忆表现
D: 长时记忆表现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短时记忆是指人脑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开始能按照电话}码打电话.后来就忘记了.说明电话号码在人脑中保持
40、单选题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_____
A: 感觉登记
B: 注意
C: 组块
D: 复述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组块可以将若干单位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的记忆单元,这样对材料加以组织、再编码就可以扩大记忆中的信息容量。
41、判断题 学习程度到100%记忆效果最好。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42、单选题 遗忘曲线的首先提出者是_____
A: 巴甫洛夫
B: 艾宾浩斯
C: 斯伯林
D: 弗洛伊德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43、单选题 记忆过程包括_____
A: 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B: 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记忆
C: 识记、保持和遗忘
D: 再认、重现和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
44、单选题 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此分类是根据_____。
A: 记忆的容量
B: 记忆的内容
C: 记忆的时间
D: 记忆的类别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将记忆划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45、单选题 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_____。
A: 短时记忆
B: 瞬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动作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记忆的三种分类的区分。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记忆按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特点如下:(1)时间极短。图像信息贮存的时间约为0.25~1秒之间,声像信息贮存的时间也仅在2~4秒之间。(2)容量较大。(3)形象鲜明。瞬时记忆贮存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处理,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存在的,完全按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编码,并按感知的先后顺序被登记,所以形象鲜明。(4)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短时记忆的特点是:(1)时间较短,保持时长约为20秒,不超过1分钟。(2)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即5~9个组块。(3)以听觉编码和形象记忆为主。(4)短时记忆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持续时间1分钟以上甚至保持终生的记忆。它的特点为:(1)容量无限。(2)主要以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大类。(3)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提取进入短时记忆中才能被意识到。
46、判断题 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因此机械识记是没有价值的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机械识记的重要性。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相辅相成。机械识记是意义识记的基础,意义识记是机械识记的提高与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理解学习材料,也要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必要的熟记和背诵。因为对学习材料不理解,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价值是不高的。但是,光靠意义识记也不能全面、正确地掌握知识,离开了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7、多选题 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哪些环节_____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或回忆
D: 准备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记忆过程不包括准备。
48、单选题 “过目成诵”反映的是人的记忆有很高的_____
A: 敏捷性
B: 持久性
C: 准备性
D: 准确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提高记忆的敏捷性,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
49、单选题 艾宾浩斯曲线揭示了遗忘规律_____
A: 先快后慢,再趋于平缓
B: 先慢后快,在趋于平缓
C: 呈倒U型
D: 从快到慢,直线下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艾宾浩斯曲线遗忘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50、单选题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_____
A: 0、5秒到1分钟
B: 5秒到1分钟
C: 1分钟到2分钟
D: 0、75秒到2分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 秒到2 分钟。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在短时记忆中,人们一次大约只能记住 5~9 个彼此 独立的信息单元,人们的短时记忆容量或广度以 5~9 个信息单元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