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1-01-08 05:05:34
1、简答题 教育平等的涵义是什么?
2、单选题 学生解出一道难题,感到无比兴奋、内心充满轻松愉快的体验,属于_____。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幸福感
3、单选题 _____是观察力向成熟发展的最重要标志。
A: 敏锐性
B: 概括性
C: 目的性
D: 持久性
4、单选题 目前而言,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主要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_____。
A: 综合课程
B: 基础课程
C: 体育课程
D: 美育课程
5、单选题 在解应用题时,老师总是一再强调要读懂题目,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_____。
A: 牢记题目内容
B: 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C: 熟练地应用计算技能
D: 完成对问题的心理表征
6、判断题 教育职业最大的特点是职业角色的示范性。_____
7、单选题 某教师在设计《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学生能借助透明方格胶片,说明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的理由。”其中欠缺了_____的描述。
A: 教学对象
B: 行为
C: 行为条件
D: 行为程度(标准)
8、单选题 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_____。
A: 审美教育
B: 五讲四美教育
C: 美好生活教育
D: 美好思想教育
9、多选题 存在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学生经过转化,达到自新阶段的特点是_____。
A: 仍在不断地重复
B: 不再出现反复
C: 以崭新面貌出现
D: 对前途充满希望
E: 决心忏悔过去
10、简答题 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11、单选题 正常行驶的汽车意外地遇到了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紧张的情绪体验,这就是_____。
A: 热情
B: 心境
C: 应激
D: 激情
12、单选题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_____。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
13、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的是_____。
A: 乡镇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4、简答题 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逐步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5、简答题 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16、单选题 孔子的教学主张不包括_____。
A: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有教无类
D: 教学相长
17、单选题 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这属于_____。
A: 注意的分散
B: 注意的转移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广度
18、多选题 按教育程度划分,我国学校教育可分为_____。
A: 成人教育
B: 职业教育
C: 初等教育
D: 中等教育
E: 高等教育
19、简答题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具体方法有那些?
20、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老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学生:(都面露喜色,大声喊)到我家!到我家!
老师:很高兴大家都愿意请我。但我只能去一家,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得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怎么样?
学生:(面露难色,沉默)
老师:这个条件让大家为难了。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如果大家努力,一定能学会炒菜,能请到我。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
两天后作文课上!
老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学生:(争先喊道)学会了!老师到我家吃饭吧!
老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么你们都学会了做什么菜了呢?
学生:(争先恐后,七嘴八舌的说起了自己学做菜的情况)
老师:我很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学做菜的,但是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详细的介绍自己做菜的情况。有什么办法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做菜的过程呢?
学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都写出来就知道了!
老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仅能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还能比较一下,谁做的菜最好,我就到他家去做客,好吗?
学生:好!
老师:那好,那就快写吧!
上面是一则作文教学课实例。请你试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视角对此进行分析。
21、多选题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_____。
A: 发展的连续性
B: 发展的定向性
C: 发展的不平衡性
D: 发展的差异性
E: 发展的阶段性
22、单选题 教育心理自然实验的基本组织形式一般分为_____两种。
A: 单组实验和等组实验
B: 个别实验和群体实验
C: 室内实验和室外实验
D: 课堂实验和家庭实验
23、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_____制定本法。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4、单选题 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的是_____。
A: 学科中心课程论
B: 活动中心课程论
C: 社会中心课程论
D: 要素中心课程论
25、简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学生王林在学校因同学给他起外号,将同学的鼻子打出了血。班主任徐老师给王林的爸爸打电话,让他下午到学校来。放学时,王林的爸爸刚来到校门口,等在那里的徐老师当着众人的面,第一句话就是:“这么点儿大的孩子都管不好,还用我教你吗?”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徐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26、单选题 有的场所,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允许未成年人进人,这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以下不属于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是_____。
A: 营业性的歌星演唱会
B: 正在营业的影剧院
C: 营业性的酒吧
D: 营业性的舞厅
27、单选题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反映了人格的_____的特点。
A: 独特性
B: 稳定性
C: 统合性
D: 功能性
28、单选题 师德修养的历史继承性特点首先需要教师_____。
A: 从历史和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传承和弘扬世界各民族的职业道德
B: 从历史和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师德
C: 继承古代孔子、孟子思想,传承儒家思想文化
D: 继承现在的陶行知、蔡元培教育思想,践行和弘扬他们的主张
29、多选题 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有_____。
A: 有损害事实
B: 损害的行为必须违法
C: 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D: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E: 损害事实严重
30、填空题 有些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耐心细致的帮助下,由懒惰变为勤奋,由粗心变为细心,由自卑变为自信。这说明人的____具有可塑性。
31、判断题 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语言效应。_____
32、填空题 个人可能为了避免他人的____,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
33、多选题 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包括_____。
A: 图像记忆
B: 声象记忆
C: 语义编码
D: 表象编码
E: 听觉编码
34、单选题 《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_____。
A: 循序渐进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35、单选题 小学生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出雷锋叔叔的模样,这属于_____。
A: 幻想
B: 空想
C: 再造想象
D: 创造
36、填空题 对于在学校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到____继续接受教育。
37、单选题 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_____。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
D: 政治制度
38、填空题 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____、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____。
39、单选题 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_____。
A: 综合课程
B: 潜在课程
C: 活动课程
D: 学科课程
40、单选题 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老师让他把该题重做10遍,这属于_____。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自我强化
41、单选题 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_____。
A: 态度一致
B: 行动一致
C: 观点趋同
D: 相互理解与扶持
42、单选题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_____。
A: 学科专业素养
B: 教育专业素养
C: 品德专业素养
D: 职业道德素养
43、单选题 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_____。
A: 将其开除
B: 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C: 将其交给家长
D: 勒令转学
44、判断题 孟母择邻的故事表明环境因素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变化。_____
45、判断题 师德激励要坚持以惩罚为主、奖励为辅的原则。_____
46、填空题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发现,遗忘进程具有不均衡性,表现为____。
47、单选题 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_____。
A: 教育者、受教育者
B: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48、单选题 教育法规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是_____。
A: 时代性
B: 强制性
C: 阶级性
D: 不平等性
49、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齐白石先生幼年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
(1)试述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2)在齐白石先生的成才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关键作用?对你有何启示?
50、单选题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_____。
A: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 知行统一的原则
C: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 严格管理学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