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预测最新版(一)

时间:2021-01-02 04:46: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好坏之分。_____



2、多选题  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_____构成。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忘我



3、判断题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_____



4、填空题  知觉的特性有选择性、____、理解性、____。



5、单选题  在认识“长方形”活动中,教师使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其目的在于_____。
A: 对图形进行比较
B: 渗透图形守恒的教育
C: 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D: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6、单选题  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沈某被送医院后不治死亡。金某_____责任。
A: 应负相对刑事责任
B: 不应负刑事责任
C: 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D: 应负刑事责任



7、单选题  当人们在观察某个人时,某一品质在观察者看来是极为突出的,从而对这种突出的品质有了清晰明显的知觉并掩盖了对其余品质的知觉。这种现象称为_____。
A: 投射效应
B: 晕轮效应
C: 皮格玛利翁效应
D: 首因效应



8、单选题  我国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_____分班。
A: 心理年龄
B: 实际年龄
C: 智力年龄
D: 知识经验



9、填空题  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____作用。



10、判断题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兴奋,再兴奋。_____



11、判断题  惩罚能使行为发生永久的改变,并能根除不良行为习惯。_____



12、单选题  眼手(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_____。
A: 抓握反射
B: 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 手的无意性抚摸
D: 无意的触觉活动



13、填空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直观有3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____。



14、判断题  小学生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_____



15、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B: 一个国家或 www.91eXam.org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 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 教育并不受人口因素的制约



16、单选题  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_____。
A: 关键期.
B: 敏感期
C: 最佳期
D: 危机期



17、多选题  某班主任将差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并且留出2米厄离与前面隔开,对这种做法理解正确的是_____。
A: 体现了对差生的管理
B: 这一行为体现了对差生的歧视
C: 缺乏教育公平
D: 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利益



18、单选题  义务教育实行_____领导,_____统筹规划实施,_____为主管理的体制。
A: 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 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 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19、单选题  _____是保证幼儿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前提。
A: 幼儿适应环境和抗疾病的能力
B: 良好的生活习惯
C: 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D: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



20、单选题  德育过程中的基础是_____。
A: 提高品德认识
B: 陶冶品德情感
C: 激发品德动机
D: 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



21、填空题  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____、____及____方向。



22、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最基本测查指标是_____。
A: 坐高
B: 头围
C: 胸围
D: 呼吸差



23、单选题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_____。
A: 学习能力
B: 交往能力
C: 管理能力
D: 研究能力



24、单选题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_____。
A: 被试者缺乏学习动机
B: 被试者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C: 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
D: 未对被试者进行学习评价



25、填空题  狭义的课程是指____。



26、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_____。
A: 画线
B: 记笔记
C: 列提纲
D: 画关系图
E: 记忆术



27、单选题  我们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头脑中浮现出广袤的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景象,这是_____。
A: 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幻想
D: 空想



28、判断题  教学就是上课。_____



29、填空题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随意注意“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____。



30、填空题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和____,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31、单选题  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_____。
A: 知觉的理解性
B: 知觉的选择
C: 知觉的恒常性
D: 知觉的整体性



32、单选题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_____。
A: 刺激情境
B: 即定疑问
C: 思维状态
D: 思维起点



33、判断题  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的要求越严格,则越有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培养。_____



34、单选题  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体现了幼儿心理发展具有的特征是_____。
A: 稳定性
B: 阶段性
C: 连续性
D: 顺序性



35、单选题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_____提出来的。
A: 巴甫洛夫
B: 斯金纳
C: 班杜拉
D: 布鲁姆



36、单选题  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想已经具备了_____。
A: 平衡性
B: 同化性
C: 顺应性
D: 守恒性



37、填空题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____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38、简答题  课外活动



39、单选题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_____。
A: 130
B: 140
C: 150
D: 160



40、单选题  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_____。
A: 实践性
B: 可行性
C: 衔接性
D: 发展性



41、单选题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_____。
A: 新旧知识的联系
B: 对新知识的理解
C: 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 对新知识的应用



42、简答题  发散思维



43、单选题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_。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行为倾向成分
D: 认知与情感成分



44、多选题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_____。
A: 头脑风暴训练
B: 自我设计训练
C: 推测与假设训练
D: 发散思维训练
E: 直觉思维训练



45、填空题  “润物细无声”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



46、简答题  试述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47、单选题  最早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是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48、简答题  如何理解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



49、简答题  简述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



50、单选题  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_____。
A: 爬山法
B: 逆向工作法
C: 手段—目的分析法
D: 尝试错误法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1/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