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

时间:2020-12-30 23:47: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_____。
A: 《教育实用心理学》
B: 《教育心理学》
C: 《教育心理大纲》
D: 《教育心理统计》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2、单选题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_。
A: 引起学习动机
B: 巩固知识
C: 领会知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单选题  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_____三个阶段。
A: 内化
B: 行为
C: 实行
D: 反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解析]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级,即依从、认同和内化。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自觉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4、单选题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课的类型可分为_____
A: 新授课和巩固课
B: 讲授课和练习课
C: 单一课和综合课
D: 理论课和实践课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  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_____。
A: 游戏
B: 交往
C: 活动
D: 游玩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幼儿园的活动是幼儿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



6、单选题  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_____。
A: 场独立性占优势
B: 场依存性占优势
C: 情感型
D: 内倾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7、单选题  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性作用的是_____。
A: 教育内容
B: 教育方法
C: 教育目的
D: 教育组织形式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一切教育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8、简答题  学习指导的策略

参考答案:
【答案】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具体学法、练习与作业等进行指导的一系列方法。它体现的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



9、单选题  中小学“双基教育”是指_____的教学。
A: 基本理念和基本原理
B: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C: 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
D: 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10、判断题  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注意的特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重点掌握。
【参考答案】错误
【名师点睛】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心理过程的心理状态。比如,我们平时经常说注意听,注意看,注意做作业,等等。注意一定是与其他心理过程在一起出现的,所以它不是独立的。



11、单选题  在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所有因素中,_____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A: 言语暗示
B: 情绪唤醒
C: 个人成败经验
D: 替代经验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C【解析】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感。故选C。



12、多选题  “三岁之魂,百岁之才”。儿童发展到三岁,可以说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发展时期。下面对三岁儿童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 强烈的好奇心
B: 好模仿
C: 出现“第一反抗期”
D: 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E: 抽象思维发展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参考解析:
ABC【解析】3岁儿童心理的显著特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好模仿,社会性得到发展,出现了“第一反抗期”等。故选ABC。



13、单选题  写作、阅读、运算、解题等所属的技能类型是_____
A: 操作技能
B: 动作技能
C: 运动技能
D: 智力技能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14、简答题  群体规范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群体规范,是指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广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



15、多选题  在教育构成要素中,_____。
A: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
B: 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C: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D: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复合主体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解析:略。



16、简答题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
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 苦差事了。
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二是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基础的计划,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发展某方面能力,调整、优化已有的知识。三是按照既定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四是在实践中能不断修正和调整学习目标。



17、单选题  个体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_____特征。
A: 不平衡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本题所指的不平衡是后者。



18、单选题  关于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错误的说法是_____。
A: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B: 学习动机对于学习效果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C: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可以相互促进
D: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佳水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行为也好,则学习效果好;相反,学习动机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行为也不好,则学习效果差。不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如果学习行为不好,其学习效果也不会好;相反,学习动机不强,如果学习行为好,其学习效果也可能好。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19、单选题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狼孩”事例说明了_____。
A: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B: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C: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
D: 自然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遗传素质为人类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但是不起决定作用。自然环境为人类的身心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同样不起决定作用。故选B。



20、填空题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____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答案: 创新精神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创新精神。解析:《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1、简答题  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

参考答案: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在指导儿童学习时,对他们学过的东西,要及时地安排复习,早复习效果比晚复习效果好。同时应根据记忆的内容和儿童遗忘的程度合理地分配时间,一般认为,经常性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要好。另外,复习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多感官结合的复习方法也对儿童的学习有利。



22、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_____。
A: 为人师表
B: 清正廉洁
C: 敬业爱业
D: 团结协作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故选A。



23、单选题  _____是国民教育的奠基阶段。
A: 幼儿教育
B: 小学教育
C: 中学教育
D: 高中教育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解析】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奠基阶段。故选A。



24、单选题  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家是_____
A: 维果斯基
B: 皮亚杰
C: 斯金纳
D: 赞可夫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去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皮亚杰主要是儿童发展的认知理论。斯金纳是行为主义流派。赞可夫提出了“够桃子”的教育理论。



25、简答题  简述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德育过程与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的过程,它强调的是教育者如何把一定社会的道德、思想和政治等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过程。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指个体在品德方面的发展,也就是个体品德方面的知、情、意、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两者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实际上,学生的品德形成是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实现的,教育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其他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因素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也会产生重要的作用。所以,德育过程只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两者不能混淆。



26、单选题  在智力商数公式中,CA表示_____。
A: 实际年龄
B: 智力年龄
C: 心理年龄
D: 成熟年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解析】本题是对基本公式的考查。在智力商数公式中,CA表示的是实际年龄。故选A。



27、填空题  表象和思维都具有概括性,但表象的概括用的是____,思维的概括用的是____。

参考答案: 形象 语词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
形象语词



28、多选题  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主要区别表现在_____
A: 教学态度
B: 教学计划
C: 教学过程
D: 教学评价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答案】BCD解析:专家教师和新教师的区别表现在课时计划、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



29、单选题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_____。
A: 心理自我
B: 现实自我
C: 投射自我
D: 理想自我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社会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心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因此,正确答案选A。



30、单选题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_____提出来的。
A: 《大教学论》
B: 《孟子》
C: 《学记》
D: 《劝学篇》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长善救失”“教学相长”思想的出处。考生需要识记,这两者都出自于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中。故本题选C。



31、单选题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第_____次通水于2014年4月5日正式结束。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答案】B。解析: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第四次通水于2014年4月5日正式结束。此次通水自2012年11月21日开始。故本题答案为B。



32、简答题  简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33、单选题  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_____。
A: 夸美纽斯
B: 凯洛夫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主要思想家的观点。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提出了“泛智教育”,并对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作了系统论述;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中小学教师的必读著作;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原则,教学过程的四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教学过程的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新的教学过程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等观点。故本题选C。



34、单选题  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_____分钟。
A: 15
B: 5
C: 7
D: 10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
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力15分钟左右。



35、单选题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八个阶段,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任务需要完成.在12岁到18岁时“我是谁?”“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将持续不断地纠缠着青少年。此时他们的发展任务便是获得或形成_____。
A: 自主感
B: 主动感
C: 勤奋感
D: 自我同一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青年期的冲突就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此时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36、单选题  “娃娃过家家”、“开公共汽车”等属于_____。
A: 角色游戏
B: 结构游戏
C: 表演游戏
D: 智力游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
A【解析】角色游戏,是指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此外,考生还要对其他游戏类型进行掌握。故选A。



37、简答题  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1)提倡以儿童为中心;
(2)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3)提出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
【命题立意】考查杜威的教育思想。



38、单选题  提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都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_。
A: 杜威
B: 洛克
C: 夸美纽斯
D: 赫尔巴特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都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39、简答题  班级授课制

参考答案:
【答案】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班级,使每一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40、单选题  学生在考试时发现了老师讲解过的原题,这个过程中的主要记忆活动是_____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学生认出原题,说的正是再认现象。



41、判断题  达到自动化水平的技能叫做技巧。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技能有水平高低之别,高水平即达到自动化水平的技能称为技巧。



42、判断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体现了学科课程的优点,也体现了活动课程的优点。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解析:略。



43、单选题  “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运用了_____。
A: 全身松弛训练
B: 强化法
C: 肯定性训练
D: 系统脱敏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系统脱敏法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系统脱敏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或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出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44、判断题  设置榜样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



45、单选题  下列_____不属于影响教师教育机智的因素。
A: 教师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
B: 教师的威信
C: 教师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
D: 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经验的积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师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是教师能否表现教育机智的基本前提;教师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是产生教育机智的重要因素;教师深厚的知识素养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使教师能灵活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教师的思想品质、性格、气质、能力等也会影响教育机智。但教师的威信不属于教育机智的影响因素。故本题选B。



46、单选题  在学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
A: 少先队活动
B: 教学活动
C: 课外活动
D: 后勤工作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47、判断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48、单选题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_____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A: 2
B: 5
C: 3
D: 1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此题是对《教师资格条例》的考查。《教师资格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三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49、单选题  2岁的孩子会伸手让站在楼上的妈妈抱,这说明幼儿_____
A: 大小知觉发展不足
B: 距离知觉发展不足
C: 形状知觉发展不够
D: 想象力不够丰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研究表明,2岁幼儿的距离知觉发展是不足的,不能很好地判断距离的远近,因此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
【命题立意】考查对距离知觉的理解。
【错因分析】对幼儿各类知觉把握不准确。



50、单选题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_____。
A: 创造性
B: 学会学习
C: 发现教学法
D: 学习迁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学习迁移又称为训练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就是典型的学习迁移形式。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