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0-12-29 22:57:40
1、简答题 【简答题】根据记忆规律,教师应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复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记忆最重要的是要克服遗忘,遗忘的进程都遵循着先快后慢的规律。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减慢。
因此,为防止遗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复习。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复习要及时。当天学的功课一定要在当天安排复习。
(2)复习要合理。复习方法合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
①在期末复习全学期的功课时,采用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
②在复习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简缩而概括的记忆材料。
③复习方式多样化。综合识记效果最佳。
④让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
(3)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
超额学习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佳;小于或多于150%,效果都不理想。
2、单选题 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
A: 并列结合学习
B: 概念学习
C: 下位学习
D: 上位学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学习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之间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只能产生一些并列的或联合的意义。比如学生学习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时就会产生并列结合学习。因此,答案选A。
3、单选题 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_____
A: 并列结合学习
B: 下位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归属学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是对上位学习概念的理解考查。
4、单选题 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_____。
A: 知识巩固
B: 知识运用
C: 知识提取
D: 知识迁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学习的过程的掌握。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知识的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是学习者将言语符号中的知识内化为个人内在认知结构中的具体知识的过程,作为一种间接获得经验的心理过程,知识的学习一般经过以下三个阶段: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
5、单选题 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_____
A: 双重抑制
B: 单一抑制
C: 前摄抑制
D: 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早上所受的抑制是倒摄抑制,晚上受的干扰是前摄抑制。所以是单一抑制。
6、单选题 过度学习法是防止遗忘的有效方法之一,实验研究发现保持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量是_____。
A: 100%
B: 120%
C: 150%
D: 18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分析: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则可能会出现“报酬递减”。
7、多选题 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分别为_____。
A: 声音表征
B: 动作表征
C: 肖像表征
D: 符号表征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答案】BCD。解析:布鲁纳认为,在人类的演进中.依次发展起动作表征、肖像表征与符号表征的能力,与儿童表征系统的发展过程是相似的。
8、单选题 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_____
A: 实物直观
B: 模象直观
C: 语言直观
D: 虚拟直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题干中教师的做法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是模象直观。
9、单选题 高原期常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_____
A: 开始阶段
B: 中间阶段
C: 结束阶段
D: 全过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操作技能练习曲线的特点。①开始阶段进步快;②中间阶段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③后期阶段进步较慢;④总体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10、多选题 知识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_____
A: 知识的获得
B: 知识的保持
C: 知识的提取
D: 知识的转化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即:获得、保持、提取。
11、单选题 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_____。
A: 接受学习
B: 发现学习
C: 机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个体概念同化的典型形式的理解。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概念同化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楗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过程。奥苏贝尔把概念的同化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根据概念同化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学生对他人形成的经验进行直接的掌握、吸收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的过程。因此本题选A。此外,考生还需要注意另一种出题方式,考查概念形成过程的典型方式,这个时候应该选B。概念形成是个体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发现概念的关键特征的过程。
12、判断题 复习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益,复习方式有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实验研究表明整体识记效果最佳。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复习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益,复习方式有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实验研究表明综合识记效果最佳。
13、填空题 “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对学生学习的最大启示是____。
参考答案: 要及时复习
14、单选题 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_____。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学习
D: 组合学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是对下位学习概念的理解考查。
15、单选题 甲乙两班同学学习一段材料,甲班同学学习后不久就复习,乙班同学不复习,一周后,甲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83%,乙班同学的保持量25%。由此可见,防止遗忘要_____。
A: 集中复习
B: 分散复习
C: 及时复习
D: 适度复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提出,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结合题干中甲乙两班同学有无及时复习产生的两种不同记忆保持量可知,防止遗忘应及时复习。
16、单选题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_____个组块。
A: 7±2
B: 5±2
C: 8±2
D: 9±2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大约为7±2个单位(组块)。一个组块可以是一个数字、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词、短语或句子。
17、填空题 概念学习就是要理解某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概念形成和____。
参考答案: 概念同化
18、单选题 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_。
A: 上位学习
B: 符号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命题学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知识学习的分类。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概念学习,即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
19、单选题 闭卷考试是,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_____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回忆。
20、单选题 最早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_____
A: 奥苏贝尔
B: 班杜拉
C: 阿特金森
D: 艾宾浩斯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21、单选题 一般而言,学习的程度达到多少时记忆效果较好?_____
A: 50%
B: 100%
C: 150%
D: 20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22、多选题 知识学习根据头脑中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为_____。
A: 符号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归属学习
D: 命题学习
E: 并列结合学习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
【答案】ABD。解析: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3、填空题 为使学生掌握“果实”的概念,在向学生提供各种实物或例子时,除具有可做种子这一本质特征外,其他非本质特征,如可食或不可食及形、色、味都不断变换,从而使学生形成关于果实的正确概念,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称之为____。
参考答案: 变式
24、单选题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_____。
A: 命题
B: 命题网络
C: 图式
D: 产生式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表征的理解。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要掌握几个核心的概念。一个是表征,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都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不同表征而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应用方式。不同知识类型在头脑中具有不同的表狂方式。另一个就是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驟,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程序性知识则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啟进行表征。
25、单选题 老师在讲授直角三角形时,列举了直角在上方、下方、右方、左方等不同类型的直角三角形。这种突出直角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含有直角”,同时变换直角三角形的非本质特征“直角的方位”,就是运用了_____
A: 定势
B: 变式
C: 直观
D: 迁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对变式概念理解的考查。
26、简答题 『案例分析二』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
(2)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
(3)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27、单选题 概念获得是理解和掌握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属性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概念的最主要形式是_____。
A: 概念的形成
B: 概念的同化
C: 概念的顺应
D: 概念的迁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是对概念同化的考查。
28、多选题 学习材料的直观方式有_____
A: 图象直观
B: 模像直观
C: 言语直观
D: 实物直观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答案】BCD。解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模象和言语直观。
29、单选题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属于_____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倒摄抑制概念的考查。
30、单选题 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之为_____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概念性知识
D: 命题性知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31、填空题 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在心理学上称之____。
参考答案: 知识
32、单选题 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_____。
A: 操作模仿
B: 操作整合
C: 操作熟练
D: 原型定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是对操作整合概念的考查。
33、单选题 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学10次刚好记住一个英语单词,那么他的实际学习次数应该是_____。
A: 10次
B: 11次
C: 15次
D: 8次
参考答案: 91exam.org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根据达到150%是最佳记忆效果计算,10*150%=15次。
34、单选题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_____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在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再从这里进入可以长久保存的长时记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20~40秒,但如果加以复述,便可以继续保存.
35、判断题 在概念理解的过程中,变式是从方法方面促进概念理解,比较则是从材料方面促进概念理解。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在概念理解的过程中,变式是从材料方面促进概念理解,比较则是从方法方面促进概念理解。
36、单选题 学习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_____在理解中的表现。
A: 系统化
B: 概括化
C: 变式
D: 比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D。
37、多选题 知识的表征存储方式有_____。
A: 命题网络
B: 产生式系统
C: 图式
D: 认知方式
E: 概念网络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
38、单选题 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出、想不起来问题,这种遗忘叫_____
A: 暂时性遗忘
B: 永久性遗忘
C: 一般性遗忘
D: 特殊性遗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出、想不起来问题,这种遗忘是永久性遗忘。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前者指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后者指不经重新学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
39、单选题 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_____。
A: 符号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命题学习
D: 发现学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符号学习概念理解的考查。
40、简答题 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知识理解的水平?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理解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
(1)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
(2)运用变式与比较;
(3)知识的系统化;
(4)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5)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41、单选题 研究表明,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方式有_____。
A: 命题
B: 命题网络
C: 产生式
D: 概念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分析: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产生式。即所谓的条件-行动规则,简称C-A(condition-action)规则。其中C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A是外显的反应和内在的心理活动。
42、单选题 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_____。
A: 符号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命题学习
D: 规则学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43、单选题 在记忆一篇较长的文章时,开头和结尾部分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遗忘,这是那种影响的结果。_____
A: 同化
B: 痕迹消退
C: 压抑
D: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中间部分容易遗忘是因为受到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干扰。
44、单选题 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_____
A: 词汇学习
B: 符号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命题学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命题学习概念的理解考查。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45、单选题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_____
A: 概念学习
B: 意义学习
C: 命题学习
D: 符号学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46、单选题 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_____。
A: 并列结合学习
B: 下位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归属学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学习的分类的掌握。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上位学习是总括学习,是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下位学习是类属学习,是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并列学习是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符号学习是另一套分类系统,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47、单选题 知识的保持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_____
A: 复述
B: 记忆
C: 练习
D: 反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48、填空题 根据知识的功能划分,可以把知识划分为____和____。
参考答案: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49、单选题 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即_____、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A: 语义记忆
B: 感觉记忆
C: 工作记忆
D: 情绪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记忆可分为三大系统: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50、单选题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_____。
A: 动机说
B: 痕迹衰退说
C: 提取失败说
D: 干扰说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而遗忘的干扰说强调新旧材料之间互相干扰,遗忘是由于记忆材料互相抑制,使所需要材料不能提取出来。所以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