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5年02月教师招聘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点汇编十九

时间:2015-02-13 11:04: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最新招考信息:

 

【汇率与国际收支】

1、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支付手段。

包括:

(1) 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

(2) 外币支付凭证或 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

(3) 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

(4) 特别提款权;

(5) 其他外汇资产。

2、外汇分为即期外汇(现汇)和远期外汇(期汇)。

3、外汇三个特征(外汇三性):

(1) 外币性;

(2) 可兑换性

(3) 普遍接受性。

持有上述特征的一般是发达国家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瑞士法郎等;还包括一些地区性货币,如韩元、新加坡元等,但普遍接受性差,主要被周边国家用于支付结算。

4、汇率的标价方法:

(1) 直接标价法: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汇率表不为一定单位外国货币折算成本国货币的数量。

(2)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汇率表不为一定单位本国货币折算成外国货币的数量。

例子:GBP1=USD1.4150/1.4156

在直接标价法下,前者是买入汇率,后者是卖出汇率。

在间接标价法下,前者是卖出汇率,后者是买入汇率。

5、汇率的报价方法:双向报价制:即同时报出买入汇率(买入价或出口汇率)和卖出汇率(卖出价或进口汇率),买入汇率比卖出汇率小。

买入卖出汇率的判断依据是银行贱买贵卖。

汇率变动的最小单位被称为基点。

6、中间汇率也称中间价,是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7、现钞汇率是指银行买卖外币现钞的汇率。一般来说,银行的现钞买入价要低于外汇的买入价,而现钞的卖出价与外汇卖出价相同。

8、汇率的种类:

(1)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期汇比现汇贵,升水,期汇比现汇便宜,则为贴水,两者相等,则为平价。

(2) 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基本汇率是一国货币对某一关键货币的汇率。套算汇率又称为交叉汇率,是指对其他外国货币的汇率。

9、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升值,逆差本币贬值

(2) 相对通货膨胀率:国内外通货膨胀率差异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如果通货膨胀高于他国,则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趋于贬值,繁殖则趋于升值。

(3) 相对利率:高利率是货币升值。利率短期内对汇率变动影响最为显著。

(4) 总需求与总供给: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本币一般呈贬值趋势。

(5) 市场预期:

10、汇率决定理论:

(1) 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是两个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 等于两国一般等价水平之比。e= Pd/Pf

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起汇率的变动,即两个时点的汇率之比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指数之比。et/eo= Pd/Pf

如果绝对购买力成立,相对购买力一定成立,相对购买力成立,绝对购买力不一定成立。

(2) 利率平价理论

未抛补利率平价

抛补利率平价:讨论的是远期汇率的决定。最早由凯恩斯提出。远期汇率是由即期汇率与国内外利差决定的

11、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1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将国际收支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和特定账户分类编制出来的一种统计报表。集中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和总体状况。

13、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分类标准即分为:

(1) 经常账户:

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货物、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

收益:职工收益、投资收益

经常转移:侨汇、无偿捐赠和赔偿、实物和资金

(2) 资金与金融账户两大账户:

资金:包括资金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资金转移中移民转移是单方面的转移。

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储备资产。

14、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指数要不同是将储备资产单独列项,因此该表包括经常项目、资金与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和遗漏等思想。

15、衡量国际收支状况的局部差额有:

(1) 贸易差额:反映一国产业结构、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 经常差额:重要指标

(3) 综合差额: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综合情况,可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的压力。

16、国际收支失衡调节政策:

(1) 外汇缓冲政策

(2)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3) 汇率政策

(4) 直接管制政策



Let the sleeping dogs lie. 莫惹是非。
All rivers run into the sea. 条条江河归大海.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