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0-03-13 06:27:03
1、单选题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_____。
A: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 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 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 有合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2、判断题 学习迁移就是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_____
3、多选题 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_____。
A: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的、自愿参加的
B: 课外活动也能在校内进行
C: 选修课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属于课外活动
D: 课外活动是近代学校才出现的教育活动
E: 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
4、单选题 “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_____的特征。
A: 科学性
B: 价值性
C: 生产性
D: 未来性
5、填空题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____和____,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6、单选题 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_____。
A: 教材就是教科书
B: 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C: 教材就是课程
D: 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
7、简答题 小学教育目的对小学教育活动有哪些指导意义?
8、判断题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3~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_____
9、判断题 主动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_____
10、判断题 认知学习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学习的内部机制或内部过程。_____
11、单选题 教师的职业形象不包括_____。
A: 道德形象
B: 文化形象
C: 人格形象
D: 隐性形象
12、单选题 多元智力的提出者是_____。
A: 加德纳
B: 斯滕伯格
C: 斯皮尔曼
D: 吉尔福特
13、简答题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14、简答题 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5、单选题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的现象叫_____。
A: 服从
B: 从众
C: 去个性化
D: 认同
16、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_____
A: 收留抚养责任
B: 临时监护责任
C: 委托监护责任
D: 教育管理责任
17、单选题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_____。
A: 知识,智力,能力
B: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知识,智力,情感
18、判断题 三级课程管理顺应世界各国课程管理既相对统一,又相对分散的发展趋势。_____
19、单选题 短时记忆是指_____分钟以内的记忆。
A: 0.5
B: 1
C: 2
D: 2.5
20、填空题 教育的价值包括____、____。
21、单选题 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_____人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22、判断题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称为产婆术。_____
23、多选题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即_____。
A: 给定的条件
B: 要达到的目标
C: 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D: 存在的疑点
24、判断题 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_____
25、单选题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八个阶段,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任务需要完成.在12岁到18岁时“我是谁?”“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将持续不断地纠缠着青少年。此时他们的发展任务便是获得或形成_____。
A: 自主感
B: 主动感
C: 勤奋感
D: 自我同一性
26、填空题 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进行____。
27、简答题 简述制定学校课程方案的基本程序。
28、多选题 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_____。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E: 劳动教育
29、判断题 演绎式教学策略的模式:演示实例→归纳推理→实验验→概括得出结论。_____
30、填空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____公办学校的性质。
31、多选题 对教育评价信息的要求有_____。
A: 有效性
B: 全面性
C: 可靠性
D: 简洁性
32、填空题 将“飞机——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精加工策略中的____。
33、填空题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课堂中主要的学习方式是____。
34、单选题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_____。
A: 孟子
B: 荀子
C: 格塞尔
D: 威尔逊
35、判断题 在小组活动中,幼儿更容易与同伴、老师交谈,更有选择的权利,有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_____
36、简答题 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37、简答题 试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38、单选题 心理学上“水上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_____。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概括说
D: 关系转换说
39、判断题 条件反射既是心理现象又是生理现象。_____
40、单选题 提出了道德发展的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的是_____。
A: 苏霍姆林斯基
B: 皮亚杰
C: 埃里克森
D: 科尔伯格
41、填空题 神经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2、判断题 思维定势在学习迁移中起到阻碍作用。_____
43、判断题 贾德提出了概化理论,罗耶提出了认知迁移理论,斯皮罗提出了认知灵活性理论。_____
44、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一样,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_____。
A: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 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45、填空题 现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____。
46、单选题 吃过梅子的人一见到它的外形、闻到香味,就会有“望梅止渴”的反应,这是一种_____。
A: 非条件反射
B: 无条件反射
C: 条件反射
D: 生来的反射
47、单选题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_____。
A: 关键
B: 源泉
C: 内容
D: 途径
48、单选题 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生用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促进学习,这里所教的学习策略是_____。
A: 复述策略
B: 组织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组块策略
49、多选题 想象的基本特征有_____。
A: 新颖性
B: 离奇性
C: 生动性
D: 形象性
50、简答题 简述述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