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

时间:2019-09-03 01:12: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记忆包括____、____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参考答案: 识记 保持



2、单选题  根据保存时间长短,可以把记忆分成_____
A: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 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C: 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根据反映事物特征的信息在人脑中保留的时间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三种,即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单选题  瞬时记忆的信息贮存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贮存时间大约为_____
A: 0.25秒~2秒
B: 5秒~2分钟
C: 2分钟~5分钟
D: 5分钟~l0分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瞬时记忆就是时间最短的记忆。



4、单选题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就是_____。
A: 识记
B: 遗忘
C: 再认
D: 回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遗忘是记忆的一方面,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就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5、单选题  一个人学会骑自行车,很多年不骑也不会忘记,这种记忆是_____。
A: 情景记忆
B: 程序性记忆
C: 陈述性记忆
D: 外显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的区别: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情描述的记忆,例如:自我介绍,这是属于外显记忆;而程序性记忆是指技巧性的动作,例如:骑脚踏车,这是属于内隐记忆。



6、单选题  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_____。
A: 情景记忆
B: 语义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陈述性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考查情景记忆的分类。



7、单选题  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是_____。
A: 有意记忆
B: 无意记忆
C: 意义记忆
D: 机械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相匹配,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相匹配。



8、单选题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属于_____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考查倒摄抑制的概念。



9、单选题  教师在试卷中采用填空、问答题等题型,这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_____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回忆是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记忆的第三环节(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识记材料、保持材料都是为了在必要时能再认或回忆材料。回忆是指过去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10、单选题  保持信息在1秒钟以内的记忆是_____。
A: 短时记忆
B: 长时记忆
C: 瞬时记忆
D: 永久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瞬时记忆。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的感觉映象就是感觉记忆。其容量较大,但贮存时间极短。没有引起主体注意的信息,大约只在1秒钟以内即迅速丢失。



11、单选题  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而且信息容量相当有限,这是_____。
A: 感觉记忆
B: 瞬时记忆
C: 短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瞬时记忆中被主体注意的信息输入到短时记忆。如果对这些信息不加复述,大约在15秒钟左右即可消失,一般不超过1分钟。短时记忆贮存的时间虽然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它的容量有限,在短时记忆中,人们只能同时加工处理7个单位的材料。



12、单选题  记忆效果最好,精力耗费上最经济的学习程度为_____
A: 50%
B: 100%
C: 150%
D: 20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习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所谓的过度学习50%就等于学习的程度达到150%。因为刚好能够进行成诵的学习程度是100%。



13、多选题  复习是防止遗忘的方法,正确的复习应该是_____
A: 及时复习
B: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结合
D: 复习的方法要多样化
E: 深度回忆与反复识记结合

参考答案: ABCDE

本题解释:
【答案】ABCDE。解析:该题也可能会在简答题中出现。 防止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的规律来进行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14、单选题  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_____形式存储。
A: 视象代码
B: 声象代码
C: 语义代码
D: 图式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在短时记忆中,对刺激信息主要以听觉形式进行编码和储存,即使刺激信息已视觉方式呈现,个体对视觉刺激进行加工处理时也会把他们转换成听觉代码,那时记忆中会存在形—音转换的现象,视觉信息会以声音形式进行加工,然后存储。



15、单选题  研究表明,学习熟练度达_____%,记忆效果最好
A: 100
B: 150
C: 200
D: 5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16、填空题  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保持,它的反面是____

参考答案: 遗忘



17、单选题  “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是一种_____。
A: -再认
B: 有意再现
C: 直接再现
D: 间接再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再认和回忆的定义。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也叫再现,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有意再现和无意再现是针对再现的目的来说的,有意再现是有特殊目的,明确意义的再现过程。而直接再现和间接再现是根据再现是否借助于特定的媒介来说的。直接再现是没有借助特定媒介和信息提示的再现过程,而间接再现是依靠其他信息作为提示进行的再现。



18、单选题  记忆过程包括_____。
A: 识记、保持和遗忘
B: 识记、再认和回忆
C: 识记、保持和联想
D: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再认或回忆是属于一个过程,是两种表现形式,所以选择答案D。



19、单选题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中_____是信息的提取和输出。
A: 识记
B: 保持
C: 回忆
D: 遗忘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回忆是指过去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20、多选题  哪些学习材料容易被学生遗忘?_____
A: 不重要的
B: 无意义的
C: 识记次数和识记时间较少的
D: 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解析: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的进程。



21、单选题  学生背诵课文时常常是开头、结尾部分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出错。这主要是由于_____。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缺乏提取中介
D: 既有前摄抑制也有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干扰抑制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22、判断题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示了遗忘的过程先慢后快。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指出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23、单选题  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_____。
A: 长时记忆
B: 情境依存性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工作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24、单选题  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_____
A: 10分钟
B: 1秒钟
C: 1分钟
D: 1刻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25、单选题  



26、单选题  甲乙两班同学学习一段材料,甲班同学学习后不久就复习,乙班同学不复习;一周后,甲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为83%,乙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25%。由此可见,防止遗忘要_____
A: 集中复习
B: 分散复习
C: 及时复习
D: 适度复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提出,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结合题干中甲乙两个同学有无及时复习产生的两种不同记忆保持量可知,防止遗忘应及时复习。



27、判断题  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等于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如果再继续过度学习,也没有任何学习效果。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过度学习指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之后的重复学习。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限度的过度学习比刚能背诵的效果好,但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其保持效果不再增加。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



28、单选题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_____形式存储。
A: 语义
B: 概念体系
C: 图像
D: 视象和声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感觉记忆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29、多选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指_____。
A: 遗忘的进程不均衡
B: 遗忘先快后慢
C: 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
D: 遗忘先慢后快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艾宾浩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



30、多选题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可以说明_____。
A: 遗忘的原因是由于记忆痕迹衰退
B: 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干扰
C: 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压抑
D: 遗忘的原因是由于提取失败
E: 系列位置效应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 BE

本题解释:
【答案】BE。解析:干扰抑制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31、单选题  按照记忆的干扰理论,早上起来记忆效果最好,这是因为少了_____。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D: 自然消退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前摄抑制在认知心理学上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32、单选题  先前学习过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记忆干扰现象称之为_____
A: 返回抑制
B: 前摄抑制
C: 后摄抑制
D: 行为抑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前摄抑制在认知心理学上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33、单选题  对事实类信息,如词汇、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的记忆是_____。
A: 程序性记忆
B: 陈述性记忆
C: 长时记忆
D: 技能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陈述性记忆: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陈述性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



34、单选题  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_____。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回忆是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记忆的第三环节(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识记材料、保持材料都是为了在必要时能再认或回忆材料。回忆是指过去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35、单选题  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_____。
A: 幻觉
B: 感觉记忆
C: 静止运动
D: 错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动景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的运用。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这种知觉现象被称为动景运动,即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也叫最佳运动或Plii运动。它产生的原理是由于感觉记忆,即短时间内多个图像的连续相继呈现。因此答案选B。



36、单选题  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那么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呢?_____
A: 8次
B: 10次
C: 12次
D: 15次
E: 20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习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所谓的过度学习50%就等于学习的程度达到150%。10次正好记住10*150%=15次效果最好。



37、单选题  下列选项体现记忆敏捷性品质的是_____。
A: 倒背如流
B: 出口成章
C: 博闻强记
D: 过目成诵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记忆的敏捷性指识记的快慢,备选项中能体现此项的是过目成诵。故选D。



38、单选题  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出、想不起来问题,这种遗忘叫_____
A: 暂时性遗忘
B: 永久性遗忘
C: 一般性遗忘
D: 特殊性遗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永久性遗忘是指对识记的内容没有复习巩固而造成痕迹的消退,如果不重新识记,就永远不能再认或会议的遗忘。



39、单选题  小学低年级学生记忆的主要形式是_____。
A: 机械记忆
B: 理解记忆
C: 联想
D: .概括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机械记忆是指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40、多选题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_____
A: 字词
B: 人名
C: 时间
D: 观念
E: 怎样骑车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解析:陈述性记忆: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陈述性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



41、单选题  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_____
A: 记忆准备性
B: 记忆正确性
C: 记忆持久性
D: 记忆敏捷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记忆准备性指记忆提取和应用特征,即能否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42、单选题  对学习材料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一种是集中复习。研究表明,一般地_____
A: 集中学习优于分散学习
B: 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
C: 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一样好
D: 集中学习适合于女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分散复习法是指在复习过程中就是把需要复习的资料,分散在几个相隔不太长的时间内,每次复习一定的次数,到记熟为止。由于遗忘是随时都在进行的,只进行一次及时复习还远远达不到牢固保持的效果,因此,必须进行多次重复,循环记忆,加深印象,提高复习效率。从时间角度上考虑,分散注意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尤其是难度大的学习材料更适合于分散复习。



43、判断题  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倒摄抑制。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倒摄抑制的定义。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44、简答题  人在识记一篇文章时,一般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识记效果好,而中间部分的识记效果差,请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存在着干扰现象(2)开头识记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前摄抑制,结尾识记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倒摄抑制;而中间部分即有前摄抑制,又有倒摄抑制。



45、单选题  记忆过程包括_____
A: 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B: 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记忆
C: 识记、保持和遗忘
D: 再认、重现和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



46、单选题  储存量大而时间短的记忆是_____。
A: 长时记忆
B: 瞬时记忆
C: 短时记忆
D: 声像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瞬时记忆的特点。



47、单选题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_____个组块。
A: 7±2
B: 5±2
C: 8±2
D: 9±2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为记忆广度,美国心理学家 Miller 有关短时记忆容量的研究表明,保持在短时记忆的刺激项目大约为7个,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



48、单选题  练书法时,我们所知道的规则和方法是储存在_____中的。
A: 陈述性记忆
B: 情景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语义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解析: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可以用言语表达。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或瞬间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49、单选题  茶壶里煮饺子——有话说不出来。这表现的是记忆缺乏_____。
A: 敏捷性
B: 持久性
C: 准备性
D: 准确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记忆的品质。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记忆的准备性指记忆的知识是否能够随时提取出来,帮助个人处理信息。“茶壶里煮饺子”的人是指记忆准备性较差的人。他虽然具有丰富的知识,但是知识无法提取出来帮助他授课或者与人交流,所以才出现“茶壶里煮饺子”的现象。



50、简答题  艾宾浩斯遗忘典线说明了什么规律?怎样运用这个规律组织有复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从艾宾浩斯的遗忘实验可以知道,遗忘的规律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影响因素有以下:①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②学习的程度③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④识记者的态度 
以上记忆的规律启示我们在组织学生复习时,从过程上来说,根据遗忘的曲线,复习应该及时,新内容复习间隔短,旧内容复习间隔慢慢加长;从学生个体来说,应该培养其对学习良好的态度和认知,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从复习材料来说,记忆的材应该重点突出,利于学生注意集中,内容清晰有条理,分成一定的信息组块,利于学生记忆,一次学习中复习数量适宜,不能贪多求快,重要的内容安排在材料首部分或者末部分;从复习方法上来说,运用视觉的、听觉的各种材料,调动各个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提出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材料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记忆。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