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习的基本理论》必考点最新版(二)

时间:2019-05-10 08:35: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构建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的心理学流派是_____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如果记不住可以用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词进行对应,题干中有“构建”,选项中有“建构”。



2、多选题  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可分为_____。
A: 陈述性组织者
B: 比较性组织者
C: 直观性组织者
D: 概括性组织者
E: 抽象性组织者

参考答案: AB

本题解释:
【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对奥苏贝尔的认知观的掌握。奥苏贝尔认为组织者可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3、单选题  与建构主义理论观点一致的是_____
A: 学习不依赖于学习者从前的经验。
B: 学习过程是自己对意义的理解过程。
C: 学习是接受知识。
D: 学习者不必建构起自己的意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考查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4、多选题  学习的本质属性是_____。
A: 变化是持久的
B: 变化既是外显的行为也是内部的心理结构
C: 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惫
D: 学习是经验的获得过程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解析:学习是个体由于经验的参与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5、单选题  依照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率、练习率和_____
A: 准备率
B: 刺激率
C: 失败——成功率
D: 成功——成功率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6、单选题  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_____。
A: 指导法
B: 讨论法
C: 发现法
D: 接受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布鲁纳是一位在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学界都享有盛誉的学者。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7、单选题  奥苏贝尔提出了_____。
A: 掌握学习
B: 接受学习
C: 认知学习
D: 发现学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8、单选题  “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_____。
A: 外部强化
B: 自我强化
C: 替代强化
D: 积极强化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化的理解。
【参考答案】C
【名师点晴】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三个强化,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学习者因为表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得到的强化。如看到班级的其他同学学习成绩好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自己 也好好学习。自我强化是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规则和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在题干中,“警示教育”是通过别人的事例来教育和告诫当前的听众,故而是替代强化。A项,“外部强化”在心理学中不算是专业术语,在选择题中如果出现这种选项,一般都不能选做正确答案。



9、多选题  下列对联结学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 中介因素(如动机、经验)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
B: 学习是由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发生的
C: 强化可以改变行为的结果
D: 学习的结果受强化物的影响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的掌握。
【参考答案】BCD
【名师点睛】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直接”的联结,所以从理论角度来讲,这种联结是不受任何中介因素影响的。因此A项错误。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强化过程中,不同时程、不同比例的强化都会对学习的强度、稳定性和持久性等造成影响。同时,不同的强化物其强化效果也是不同的,产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同。因此本题选BCD。



10、单选题  小明看到班上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获得奖学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这属于_____。
A: 直接强化
B: 间接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替代强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考查替代强化的含义。



11、多选题  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主要有_____。
A: 由反复经验引起
B: 以语言为中介
C: 积极主动性
D: 掌握社会经验
E: 后天习得性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类学习特殊性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答案】BCD
【名师点睛】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区别:(1)人类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类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类的学习是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



12、简答题  【论述4】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布鲁纳的教学观。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教学的目的在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提出发现学习。(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13、单选题  犯人获得假释,以后就没有出现违法行为。这种情况属于_____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消退
D: 惩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学中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的几个概念: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以及消退。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为了提高反应的频率(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一个个体喜欢的刺激,负强化是取消一个厌恶的刺激)惩罚是降低反应的频率(通过取消喜欢的刺激和呈现厌恶的刺激),消退是没有对反应行为进一步加强刺激,一段时间后自动消失。本题是呈现给犯人一个喜欢的刺激(假释),行为频率提高了(没有违法犯罪)。故本题选择A。



14、单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_____。
A: 获得知识
B: 习得学习方法
C: 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 建立知识系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习观。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15、单选题  下列哪种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的理论?_____
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B: 克勒的完形——顿悟说
C: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
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苛勒的完形——顿悟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是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而是许多理论观点的统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16、填空题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____三个过程。

参考答案: 评价



17、单选题  _____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苛勒
D: 加涅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布鲁纳十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答案选B。



18、多选题  依据加涅的学习分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_____。
A: 言语信息
B: 智慧技能
C: 认知策略
D: 态度
E: 运动技能

参考答案: ABCDE

本题解释:
【答案】ABCDE。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的分类,属于识记型题目。具体考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他认为,人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以下五种才能: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运动技能。



19、单选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_____知识的过程。
A: 理解
B: 记忆
C: 建构
D: 运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考查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20、多选题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_____
A: 小步子原则
B: 自定步调原则
C: 积极反应原则
D: 及时反馈原则
E: 低错误率原则

参考答案: ABCDE

本题解释:
【答案】ABCDE。解析:正确答案:
(1)小步子逻辑序列。
(2)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
(3)及时反馈。
(4)学生自定步调。 
(5)低的错误率。



21、单选题  托尔曼提出的有关强化的公式是_____。
A: S‐O‐R
B: S‐R
C: R‐R
D: S‐S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22、单选题  “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_____的观点
A: 布鲁纳
B: 克伯屈
C: 赞科夫
D: 怀特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是布鲁纳的观点,这句话源自他所著的《教育过程》。



23、单选题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划分为了三种类型,一种观察学习是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这种学习称为_____。
A: 直接的观察学习
B: 抽象性的观察学习
C: 间接的观察学习
D: 形象观察学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抽象性观察学习:它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如青少年看了枪战暴力片,他以后就可能在学校、社会对同学或他人表现出类似的攻击行为。



24、单选题  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_____的学习。
A: 言语信息
B: 智慧技能
C: 动作技能
D: 态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小明上幼儿园后,习得了一种对人反应的新倾向,属于加涅所讲的态度学习。



25、多选题  下列属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的是_____。
A: 强化
B: 逃避条件作用
C: 回避条件作用
D: 消退
E: 惩罚

参考答案: ABCDE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基本规律的掌握。
【参考答案】ABCDE
【名师点睛】强化意在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消退意在对之前强化过的行为不再强化从而减少行为发生的概率。惩罚则是通过增加或减少某种刺激从而减少某种行为。本题中最难区分的是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即将出现的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的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这类条件作用则称“回避条件作用”。



26、多选题  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有_____。
A: 以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
B: 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
C: 计划性和组织性
D: 目的性
E: 被动性

参考答案: BCDE

本题解释:
【答案】BCDE。解析:学生的学习的特点:(l)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2)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因此,答案选BCDE。



27、单选题  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_____
A: 经典条件作用
B: 操作性条件作用
C: 精神分析理论
D: 认知理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28、单选题  走迷宫是一种_____
A: 发现学习
B: 意义学习
C: 接受学习
D: 知识学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走迷宫实质是一种发现学习。



29、单选题  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心理学家是_____。
A: 布鲁纳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奥苏贝尔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考点“布鲁纳”。



30、单选题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_____。
A: 望梅止渴
B: 画饼充饥
C: 谈虎色变
D: 叶公好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通过训练使得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和谈虎色变属于条件反射。



31、单选题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_____。
A: 构造一种完形
B: 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 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 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考查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理论。



32、单选题  关注学习者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信念来建构新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_____。
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同化理论
C: 认知建构理论
D: 顿悟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几种基本的认知学习理论的辨别和理解。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认知发现理论,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它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而非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者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是由奥苏贝尔提出的,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包含着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关系。认知建构学习理论是对一系列学习理论的总称,它的基本观点是:在知识观上,他们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在学习观上,他们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和主动建构5在学生观上,他们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在教学观上提倡采用情境式教学和合作学习。顿悟学习理论是认知理论中比较早期的理论。它认为,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格式塔;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是头脑中主动积极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不是一种盲目的尝试,而是对情境的突然顿悟的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知题千中强调学习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33、单选题  有很多留学生刚来中国学习汉语,会把“银行”错认为“很行”,这其中体现的心理学现象是_____。
A: 刺激的分化
B: 刺激的泛化
C: 条件反射
D: 记忆术策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能引起的反射则叫作条件反射。记忆术策略是学习策略中精细加工策略的一种,用来提高记忆效果。本题中,“银”与“很”是相似的刺激,留学生把“银”与“很”都认作“很”,是一种刺激的泛化现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34、单选题  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_____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35、单选题  桑代克从1896年开始,先后用迷津和迷笼研究动物的学习活动,这一理论属于_____
A: 刺激—反应理论
B: 认知—发现理论
C: 社会学习理论
D: 顿悟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36、单选题  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在求知过程中组织属于自己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_____
A: 接受学习
B: 发现学习
C: 机械学习
D: 动作技能学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利用基本教材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发现步骤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



37、多选题  奥苏贝尔认为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包括_____。
A: 逐渐分化原则
B: 整合协调原则
C: 概括性原则
D: 先行组织者策略
E: 并列结合学习策略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
【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贝尔提出了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和先行组织者策略。



38、单选题  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_____。
A: 辨别学习
B: 符号学习
C: 概念学习
D: 规则或原理学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物理学中的“功=力×距离”这一规则,涉及功与力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因此,答案选D。



39、简答题  【论述1】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建构主义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利用建构主义的观点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不能只简单地答出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还应该体现出它们在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理解环境和赋予信息以特殊意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学生观上他们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小到日常的衣食住行,大到对世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他们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即使有的知识他们没有接触过,他们也会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试图理解和解释这一问题,而且这种理解和解释不是胡乱猜测的,而是他们从自己的知识经验背景中作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知识经验,不能另起炉灶和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2)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半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变灌输知识为启发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发展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对问题的理解也因人而异,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发展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同时也要认真听取其他同学对问题的理解,在合作式学习中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0、判断题  惩罚是指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正确。解析:负强化是消除伤害性或讨厌的刺激以增加合乎要求反应出现概率的过程。而惩罚是指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或防止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



41、单选题  下列观点错误的是_____。
A: 过多的奖励会使学生产生对奖励的依赖心理
B: 不必要的奖励会消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C: 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的内在惩罚机制
D: 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对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惩罚不一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也不一定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



42、填空题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观,教育中使用的“警告”,属于____。

参考答案: 惩罚



43、单选题  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_____。
A: 强化
B: 惩罚
C: 逃避条件作用
D: 消退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因此,答案选C。



44、单选题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不包括_____
A: 知识观
B: 品德观
C: 学生观
D: 教学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



45、简答题  【简答1】简述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要点】
(1)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2)正强化与惩罚都是通过呈现刺激来达到目的,但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惩罚呈现厌恶刺激;正强化的目的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反应发生概率。
(3)负强化与惩罚都有可能涉及厌恶刺激,但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惩罚则是呈现厌恶刺激;负强化的目的是提高行为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行为发生概率。 
【分析】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考生经常混淆的难点部分。为此,本题要求考生对这三个概念进行两两比较,以考查考生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情况。一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正强化与惩罚都是通过呈现刺激来达到目的,但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惩罚呈现厌恶刺激;正强化的目的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反应发生概率。负强化与惩罚都有可能涉及厌恶刺激,但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惩罚则是呈现厌恶刺激;负强化的目的是提高行为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行为发生概率。



46、单选题  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_____。
A: 望而生畏
B: 谈梅生津
C: 见风流泪
D: 尝梅生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注意区分谈梅生津、望梅生津和尝梅生津三者的不同。第二信号系统就是对第二信号(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将第一信号系统的单纯刺激变为具有抽象意义的词语的信号。
望梅止渴,可能说得是,曹操跟士兵撒谎,说远处的树木是梅林,大家一定,望梅止渴,其实不是看到梅,这是第一信号系统,而是听了操的话,相信那就是梅林,通过语言引发的,是第二信号系统。尝梅生津是无条件反射。



47、简答题  新生人学了,一年级的同学兴高采烈地学习写字,同学们的积极性极高,可那支小小的铅笔一点都不听使唤,好不容易才歪歪扭扭地写了几个字,可练了一段时间,进步也不明显,有些同学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觉得自己是写不好字了。
请结合桑代克的有关学习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并说明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桑代克学习理论中三大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全面论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着重对三大定律进行解释。其次要结合幼儿学习写字的行为,运用三大定律进行分析。再次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
【参考答案】桑代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也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之一。他运用“俄猫开箱”实验提出了学习的联结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无需观念作为媒介。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尝试错误的渐进过程实现的。同时他提出了学习要遵循的三大定律:(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予活动,他们就会感到满足,有准备但是没有活动就会感到烦恼,同时学生没有准备但给予活动也会让他们产生不悦。(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即刺激与反应间受到的练习和使用越多,这种联结就会变得越强。但后来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奖励的练习才会增强。(3)效果律,即一个动作跟随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重复这个动作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跟随这个动作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也就是说,一个人行为的后果对他们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案例中的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准备律和效果律。刚入学的他们在心理上已经
准备好要学习写字,所以刚开始写字的心情是“兴高采烈”的。但是由于肢体的不灵活性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写字的动作,当看到“歪歪扭扭”的字时,给他们呈现的是一个不能让他们满意的结果,所以当这个结果在短时间内没有变化时,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稳定的结果,于是就会不想再写字了。这正符合了效果律中面对不满意的结果所出现的情形。
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到学生的期望与他们本身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及时地对学生积极写字的行为进行鼓励,让学生的写字行为得到一个让他们满意的外部奖励,从而维持他们对写字的兴趣。同时交给他们一些写字、握笔的技巧,呈现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字,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



48、单选题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_____。
A: 表现
B: 升华
C: 发挥
D: 持久的变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A)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成绩
C.成人每天按时吃饭睡觉
D.儿童进入青春期以后变声
[content]【答案】A。解析:学习是指个体由于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要理解学习的实质,需要掌握三点:一是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才能作出学习已经发生的推论。二是这种变化必须是相对持久的,由适应、疲劳等引起的变化不能叫学习。三是主体的变化是由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是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和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本题中,见贤思齐、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在学习了“贤”、“梅”、“虎”的特点后产生的反应,因此都是学习现象。



49、单选题  发现学习是属于_____
A: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 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 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发现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50、判断题  机械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