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5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学知识能力) 真题及答案 (二)

时间:2015-08-22 11:35: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及时、积极的反馈,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

  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四、教学设计题

  26【答案】

  (1)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文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正确分析父亲刚正、诚实、讲信用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学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手法。提高自己的体悟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诚实、讲信用是是人生最大的精神财富,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2)为本课设计3组课堂提问并简要说明理由。(15)

  第1组:父亲角度

  问题1: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父亲的描写,谈谈感受。

  问题2:概括父亲身上的高贵品质。

  问题3:父亲内心选择矛盾的核心在什么,请你设计父亲的内心独白。

  理由: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组问题从父亲的角度,通过逐层提问设疑,深入文章中心,

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诚信守实的做人原则,明白道德难题的真正内涵。

  第2组:母亲角度

  问题1:如何理解开头段落母亲说的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含义,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读课文,解读财富的含义

  问题2: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什么是道德难题,我心中的疑问解开了吗?

  问题3:父亲解决了这个道德难题了吗?我明白了吗?请谈启示。

  理由:从母亲的角度,串起全文情节脉络,让学们清晰明了把握文章重点。

  第3组:的角度

  问题1:文中的情绪变化是什么样子的?

  问题2:我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情绪?

  问题3:我释怀了吗?明白了吗?我们家最富有的是哪个时刻?为什么

  理由:从的角度,更能让学生深入文本作者的内心,更能通过第一人称解读文本所揭示的人生哲理:诚信、信任。

【理由】本文的核心是通过道德难题的由来以及结局,向人们揭示做人的基本准则:诚实、守信,从而懂得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文章反复论述的核心就是诚实守信。而板书设计的原则是力求简单大方,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这则板书正是符合这个原则,而且也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27【答案】

  (1)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要说明如何在本课教学中落实四基(8)

  基础知识。本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获得圆的相关知识,这样能够使学生牢固掌握。

  基本技能。学生在观察圆的特点,动手操作画圆的过程中锻炼观察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基本思想。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学生通过动手,增加操作体验。

  (2)若指导六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

  知识与技能目标

  简单认识圆,并理解掌握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等对圆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并能借助圆规正确画出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到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课本55页的图片,让同学们从图片中找出认识的图形,引导学生发现车轮,花坛和水池等都是圆形的,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的知识认识圆。

  二、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对圆有个直观、明确的形象认识

  ()找一找

  组织学生找一找身边或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的?

  ()画一画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在纸上画出一个圆?

  2、上台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折一折

  1、请同学们把自己画出的圆剪下了,对折、打开,再对折、打开,依次重复几次,发现有什么变化,能得到什么规律。

  2、结合同学们的观察发现,教师讲解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

  三、教师演示,学生练习

  1、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如何用圆规快速而准确的画出不同大小的圆:首先将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为半径;其次,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作圆心;最后,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2、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体会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下想一想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呢?车轴应该装在什么位置?

3、练习:用彩笔描画出下列圆的半径和直径。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