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09年10月甘肃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附答案)

时间:2013-01-02 20:41: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在教师自编测验里,下面哪一类题型是主观题( )
A、 选择题
B、 判断题
C、 填空题
D、 论述题
2. 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
A、 卡普杰列夫
B、 桑代克
C、 乌申斯基
D、 维果斯基
3.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
A、 不平衡性
B、 定向性和顺序性
C、 差异性
D、 连续性
4.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不包括( )
A、 知识观
B、 品德观
C、 学生观
D、 教师观
5. 顿悟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苛勒
6.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
A、 学习需要
B、 学习期待
C、 成败归因
D、 成就动机
7. 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
A、 准备律
B、 练习律
C、 动机律
D、 效果律
8. 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 )
A、 一般迁移
B、 正迁移
C、 垂直迁移
D、 水平迁移
9. 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的一些引导性的材料是( )
A、 概念
B、 认知结构
C、 学习定势
D、 先行组织者
10. 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
A、 10分钟
B、 1秒钟
C、 1分钟
D、 1刻钟
11. 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 )
A、 初始阶段
B、 中间阶段
C、 结束阶段
D、 全过程
12. 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 计划策略
B、 组织策略
C、 调节策略
D、 监视策略
13. 计划策略属于( )
A、 精加工策略
B、 支持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14. 问题解决是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来排除不成功的做法的过程,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
A、 杜威
B、 桑代克
C、 弗洛伊德
D、 加涅
15. 从整个中学阶段看,哪一个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
A、 初一年级
B、 初二年级
C、 初三年级
D、 高一年级
16.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测量法
C、 会谈法
D、 观察法
17. 狭义的教学环境是指 ( )
A、 教学的物理环境
B、 教学的心理环境
C、 教学的社会环境
D、 教学的文化环境
18. 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 )
A、 晕轮效应
B、 罗森塔尔效应
C、 同化理论
D、 关系转换理论
19. 数学家高斯少年时自己发现了用首尾相加、将连加变为乘法的方法快速解决1—100的连加问题是一种( )
A、 真创造
B、 假创造
C、 类创造
D、 种创造
20. 品德是一种( )
A、 社会现象
B、 意识形态
C、 道德准则
D、 个体心理特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教育心理学从20世纪初诞生到50年代,__________受到教育心理学的奠基者的较大影响。
2. 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差异和__________差异。
3. 斯金纳认为有机体有两种行为:一种是应答性行为,一种是__________。
4. 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__________和自我强化。
5. 又称学习心向,__________是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心理准备状态。
6. 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网络或__________来表征的。
7. 加涅把心智技能按简单到复杂分为辨别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和高级规则学习。
8. 学习策略的最重要的原则是__________。
9. 创造性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发明和__________。
10. 美国心理学家 继承并拓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提出了__________级水平__________个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
11.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__________和 。
12. 认知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了情绪困扰的__________理论。
13. __________是指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14. 师生交往的类型分为单项交往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少年心理发展有哪些矛盾?
2.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 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
4. 简述教师的主要角色。
5.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有哪些?

四、论述题(10分)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开展学校心理辅导?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40分)
1.D 2.C 3.B 4.D 5.D 6.B 7.D 8.C 9.D 10.C
11.B 12.B 13.D 14.B 15.B 16.C 17.A 18.B 19.C 20.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桑代克 2.认知;性格 3.操作性行为 4.替代强化 
5.学习定势 6.图式 7.概念学习;规则学习
8.生成性原则 9.发现 10.柯尔伯格;三;六
11.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12.ABC
13.个别化教学 14.双项交往类型;多项交往类型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2)旺盛的精力与能力发展水平的矛盾。
(3)意志的自觉性与冲突性的矛盾。
2.(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②自我意识增强。
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④品德结构更为完整。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3.(1)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根据对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3)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分为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4)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4.(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家长的代理人和参谋。
(3)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4)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5)心理辅导者。
(6)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5.(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
四、论述题(10分)
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团体辅导。它以预防辅导为主,着眼点在于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二是以少数学生为个别辅导。它以矫治辅导为主,是一种补救性的辅导。
在此基础上,开展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
(2)将心理辅导融于班级、团体活动之中。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4)个别辅导。
(5)团体辅导。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