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1年4月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附答案)

时间:2013-01-02 20:22: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般认为,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该书出版于【 】
A.1913年
B.1903年
C.1923年
D.1879年
2.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 】
A.思维准备阶段
B.思维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3.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 】
A.智力理论
B.动机理论
C.学习理论
D.认知理论
4.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学者是【 】
A.华生
B.布鲁纳
C.布鲁姆
D.班杜拉
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 】
A.加涅
B.华生
C.布鲁纳
D.斯金纳
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
A.人本主义
B.官能心理学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
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 】
A.解释的理解
B.字面理解
C.批判性理解
D.创造性理解
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
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
B.活动定向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
A.分析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10.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 】
A.认同
B.移植
C.投射
D.回归
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生存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布鲁纳
1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4.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
B.测验
C.访谈
D.实验
15.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华生
C.布鲁纳
D.斯金纳
1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布鲁纳
D.斯金纳
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
A.文学
B.数学
C.历史
D.法律
18.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 】
A.西蒙
B.威特金
C.苛勒
D.卡根
19.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 】
A.求异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20.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 】
A.分析问题阶段
B.提出假设阶段
C.发现问题阶段
D.检验假设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
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到_______。
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
24.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5.遗忘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7.比较性组织者
28.过度学习
29.创造性思维
30.学习动机
31.直观教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2.简述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
3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
34.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35.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
3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结合实际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38.结合实际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四川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的,该书出版的年份是1903年。
2.【B】皮亚杰把个体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部分:感觉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3.【C】学习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
4.【C】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是布鲁姆。
5.【A】关于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的分类最早由加涅提出,据此,加涅还提出了学习层次的序列性。
6.【B】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7.【D】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字面理解、解释的理解、批判性理解、创造性理解四种水平。
8.【B】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包括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的外部语言阶段、无声的外部语言阶段、内部语言阶段。
9.【D】一般认为,问题解决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10.【B】见“移植”定义。
11.【D】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下到上包括生理和组织的需要、关系和社会的需要、成就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2.【A】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
13.【C】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发散思维。
14.【B】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借助的方法是测验。
15.【A】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
16.【A】弗洛伊德是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
17.【B】场独立性者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更加擅长。
18.【B】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威特金。
19.【A】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研究是求异思维。
20.【B】见“解决问题四阶段中提出假设”的定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21.【代表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22.【新知识的获得 知识的转换 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和充实】
23.【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
24.【提出教育目标分类 掌握学习理论】
25.【生理原因 记忆痕迹衰退 干扰】
26.【活动水平 指向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7.比较性组织者:比较性组织者(Comparative Organizer)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这种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
28.过度学习: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研究。
29.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30.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推动力。
31.直观教学: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2.答:(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33.答:(1)树立自信、自重与自尊的行为模范。
(2)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
(3)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防止不当的褒贬。
(4)提出明确与合理的要求,关心学生的学习成败,期望应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
34.答:(1)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的素质。
(2)精心做好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工作,特别是做好其“领袖”的工作,以限制其消极作用,争取转化为发挥积极作用。
(3)对于破坏性的学生中的“团伙”,要坚决予以拆散,不能允许存在,当然,对此也要讲究方法。
35.答:(1)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要科学地分配复习时间,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2)应根据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合理安排复习。
(3)要强调复习的效率和主动性。强调反复阅读和尝试回忆相结合。
36.答:(1)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2)帮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3)增强创造性。
(4)发展对艺术的兴趣。
(5)增强好奇心。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答(1)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
(2)培养良好行为于先,奖惩管理于后。
(3)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
(4)采取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
(5)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以他律为始,以自律为终。
(6)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及校外刺激因素。
38.答:促进知识理解的方法有:
(1)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
(3)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
(5)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
(6)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
(7)指导学生自学。
(8)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区别进行指导。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