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3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2

时间:2013-05-06 18:34: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

 

1、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D]

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B]

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9.1)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A]

4、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D]

5、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C]

6、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10.1)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D]

7、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D]

8、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D]

9、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D]

10、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 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A]

1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B]

12、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性成份  C.非智力成分   D.内化了的成份 [A]

 

13、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B]

14、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11.1)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A]

15、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A]

16、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B]

17、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D]

18、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C]

19、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

A.不容易矫正  B.容易矫正  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D.也属于心理障碍  [C]

20、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12.1)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C]

21、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若干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B]

22、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 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D]

23、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A.各种智力活动 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 D.教学阶段  [B]

24、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D]

25、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A]

 

26、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A.有所不同   B.相类似  C.有一定联系   D.没有必然联系  [B]

27、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A]

28、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C]

29、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 [A]

30、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C]

31、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A.迷失方向  B.错用方法 C.措手不及   D.产生焦虑 [A]

32、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13.1)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B]

33、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A.一定的帮助  B.较弱的影响  C.间接的影响   D.直接的影响  [D]

34、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C]

35、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  [A]

36、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A.最终结果   B.中间环节  C.目标   D.最高阶段 [D]

37、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A]

38、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A.极大的影响 B.不大的影响

C.积极的影响 D.消极的影响 [A]



A good anvil does not fear the hammer. 好砧不怕铁锤砸.
He that thinks too much of his virtues bids others think of his vice. 念念不忘自己长处的人,使别人想起他的缺点。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