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6-03-04 12:55:45
(5)教师劳动具有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教师劳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会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9分,共17分)
(53). 如何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本题自我评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需要教师、学生、学校行政人员的共同努力。但由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作用。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平等和民主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
(2)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教师对待个别学生的言行态度,对师生关系影响很大。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应充满期待,鼓励学生知识和技能、能力和人格的发展。管理和教育方式也是很重要的方面,教师民主的领导方式,能形成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加强自身修养。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和行为定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主动接近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学生。
(54). 论述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观。
本题自我评分: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