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卷模拟题目1 语文教师招聘试题

时间:2014-09-20 17:59: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倾情奉献:
 

第一部分   学科教学理论(30%)

一、请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30%)

1、什么是语文味?(用20字左右给它下定义)你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体现语文味?10%

语文味:

语文味,就是师生在课堂上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学科含量、参数与情景给人的直观感受。

语文味在课堂中的体现:

1、文本个性——语文味的散发原点   2、教学设计——语文味的实施路径

3、咀嚼词句——语文味的分子释放   4、教师言语——语文味的强力助剂 

5、临时生成——语文味的游动点缀

2、多元理解与标准答案是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8%

是辩证关系。许多内容应该多元理解,但多元理解不等于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有些内容是不能多元

理解的,是唯一答案的,就是标准答案。

 

3、从下面两个案例中任选一个作简要分析,并在括号内表明本人选择哪一个案例。12%

案例1: 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小学生作文中摘录的。假如这是你的学生所写的,你将怎样评点?请从两个方

面进行分析:一是你对这段文字的基本观点(不超过30字);二是说明理由(200字左右)。

  我热爱那些为了穷人打天下的烈士,我痛恨那些资本家反动派。听爷爷说,刚解放那会,日子虽然

苦,但那时当官的一心为老百姓,不像现在,到处是贪污犯。我对爷爷说,我长大了就专门抓贪官,给

他们灌辣椒水,上老虎凳,叫他们把贪污的钱交出来,分给穷人。我们家也是穷人,爸爸妈妈都下岗了

。爸爸每天去蹬三轮车,还经常被城管队赶来赶去,有一次被城管队没收了车,爸爸整整哭了一夜。我

劝爸爸说,等我长大了,就号召我们班同学专门打城管队,吊在树上打,拿皮带抽,看他们还敢猖狂不

?妈妈对我最好了,她身体不好,没钱治病,却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我让她吃,他总是说不饿。

 

案例2: 请你对这则案例作简要的评析,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你对这段文字的基本观点(不超过30

字);二是说明理由(200字左右)。

师:你觉得丑小鸭还有哪些不幸遭遇?请你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生:“小动物们不理他”,这一处让我感受最深。

师:请你做一个“不理他”的动作。

(生动作示范作不理状。)

师:好!做得很像。(出示课件:丑小鸭低着脑袋,小鸟在一旁讥笑的情景。)小鸟会怎么说丑小鸭,

请你想象一下。

众生都讥笑起丑小鸭来,有的说:“丑小鸭你简直笨到家了。”有的说:“难看的丑小鸭,你快滚吧!

”……

师:对,这就是“讥笑”!还有让你感受最深的一幕吗?

生:“大家都讨厌他,哥哥姐姐欺侮他,小伙伴们嘲笑他,连妈妈也不太喜欢他。”这一句让我感受最

深。

    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鸭妈妈、哥哥、姐姐或小伙伴的角色,来呈现当时他们欺侮、讥笑、嘲笑丑小

鸭的那一幕。

    众生马上进入了角色,有的对扮丑小鸭的小伙伴用手打、用脚踢;有的还边打边说:“不给你吃,

就是不给你吃!:……

这时老师配合学生的表演的动作、语言相机点拨说:“这就是‘嘲笑’,这就是‘讥笑’,这就是‘欺

侮’。”

师:在他人的欺侮、嘲笑、讥笑声中,丑小鸭坚强地活了下来,让我们感慨地对丑小鸭说:“丑小鸭,

你真……”  

本人选择案例(       )

基本观点:

具体理由:

答案要点:

案例1: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它是不正确的。我们反对作文的虚假,但也不是说只要真实都要赞赏。

 

案例2:低段阅读教学中采用想象说话、角色扮演等形象化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词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

点。

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此“感悟”忽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背离了基

本的道德标准,偏离了文章的价值取向,学生“悟”出来的可能是如何欺侮他人,而不是如何面对挫折

第二部分   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70%)

一、选择题。24%

1、选出有拼音错误的一组。(   D    )

fēi shēnɡ  yì zhàn  chù miǎn           é chuán  zhuō liè  duō shí

A、蜚  声     驿站    黜  免           B、讹 传     拙   劣   掇  拾

duì xiàn  dǔ xìn  diàn wū              yán dànɡ  línɡ yǔ  shēn ɡuài

C、兑  现    笃 信   玷   污            D、延  宕    囹  圄    嗔   怪  

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B     )

 

A反求诸己   义无反顾    金科玉律     卑躬屈膝

B并行不悖   不苟言笑    插科打浑     陈规陋习

C惩前毖后   粗制滥造    东窗事发     耳濡目染

D防微杜渐   釜底抽薪    负隅顽抗     屡试不爽

3、选出加点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    B   )

A贻笑大方: 见多识广的人。     B述而不作:只有陈述而没有作为。

C聊以自慰:姑且。              D孔武有力:甚、很。

E信马由缰:听凭。              F正襟危坐:端正地。

4、找出与原文有差错的一句。(    A    )

A问今是何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C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

D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5、选出文句与出处不符合的一项。(  E    )

A惟草木之凋零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

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关睢》

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D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E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出师表》

F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6、从下面词语中,找出不是围棋别称的一个。(     阴阳          )

手谈   坐隐  烂柯   忘忧  木野狐   阴阳  鹭乌   方圆

7、“裸考”是一个比较热门的新词,其意思是:(   D    )

A没有任何准备就直接去参加的考试。

B不用带任何书籍或用具的考试。

C什么题也答不出就交卷的考试。

D没有任何荣誉和特殊条件可加分的考试。

8、 范进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A      )

A《儒林外史》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聊斋志异》

9、小说《卡门》塑造了一个独立不羁、我行我素、珍视个性自由的野蛮女子卡门形象,其作者是:(  

B    ) 

A雨果     B梅里美    C卡夫卡     D奥斯汀

10、根据历史先后,下面诗人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A      )

A曹操、陶渊明、李白、白居易、李煜、王安石、苏轼、辛弃疾  龚自珍

B屈原、 曹操、李白、白居易、苏轼、陶渊明、陆游、龚自珍、王安石、

C曹操、屈原、王安石、李白、  白居易、陆游、苏轼、辛弃疾、龚自珍

D曹操、李白、龚自珍、白居易、陆游、苏轼、陶渊明 、李清照、辛弃疾

11、陈奂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农民形象,它的塑造者是作家:(   D   )

A刘绍棠    B梁晓声    C 陈忠实   D高晓声

12、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     )

A《辞海》是一部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言词典和百科辞典功能的大型专科辞典。

B《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

C许慎所撰的《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流传最广的

中文工具书。

D《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皇帝圣旨编撰的一部收录文字极大的、具有

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完成题目。 16%

   1这是一条平时用肉眼很难看清的裂缝,然而任何一点风吹草动,任何一丝不祟之音,都使它如地震

般猝然崩裂,嬗变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一些中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日本的民间态度,可以

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远的不说靖国神社,不说钓鱼岛,不说集体买春,就在前两天,日本西北部地区

发生地震后,我们的网络上很快响起一阵欢呼雀跃,即使有哀悼和惋惜,也被狂风暴雨般的批判打得抬

不起头。这是一种很习以为常的“仇恨运动”了,每一次那个岛国发生灾难,都如同气象学里的那只蝴

蝶,在海的彼岸卷起阵阵幸灾乐祸的飓风。

    2拿此次日本地震来讲,不论后果如何,其潜在或现实受害者,多是和你我一样的小老百姓、守法公

民,他们和我们一样为生计奔波、为儿女呵护、为社会出力。在他们身上,没有军国主义的影子,没有

鹰派政客的嘴脸,没有极右狂热者的脸谱,甚至不少人都是中国人的朋友。然而,不知为什么,总有一

些人,一听说某国遭灾了,马上就联想到N年前的国仇家恨,翻出历史的旧账,让“军国主义、帝国主义

、反---华分子”所在国度的后人们来偿还。多少年过去了,这种单一错乱的“报仇”思维依然生生不息

,而“生命至上、同类相悯”这些最基本的人本价值观,还没有深入人心,实在令人错愕。甘地、马丁

·路德·金在执着反对某个恶的制度的同时,不忘告诫人们要学会宽容,因为“因剑得到的也必将因剑

而失去”——多少年过去了,这些思想还寂寞地躺在蒙尘的书本里吗?难道“宽容和仇恨”就真的与我

们一些的愤怒年轻人,格格不入吗?

    3仇恨只会蒙蔽我们的眼睛,只会阻碍我们的理性发展和融入全球的脚步。从1945年到2007年,日本

军国主义之“可憎”实质上已经更多转变为国民素质上的“可怕”,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对“可憎”奢

侈地井喷我们的口水,但对“可怕”,除了自省别无他路。如果再不对“可怕”作出理性的反应,我们

将来只能做一个可怜的“怨妇”——可怜之人必有可憎之处。日本国民的“可怕”之处在哪里?

   41994年广岛亚运会闭幕式结束后,6万人的体育场竟然没有发现一片废纸、一点果皮垃圾。次日,世

界上好几家报纸惊呼:“可怕”的日本民族!

   5 一位北京学者在日本遇到一次严重的堵车,成千上万辆车首尾相连排了上百公里。然而令他感到震

撼的是,所有的车辆都很有秩序地排在道路的一边,而另一边逆向车道空空荡荡,无人争抢。

   6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一家信用社向很多灾民提供了一笔不菲的无息贷款,这些贷款无须担保,只

要把姓名和联系方式留下即可。三年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所有贷款全部还清,没有一例拖欠

    7联想到十几年前那场震惊全国的“中日夏令营较量”,对今天的日本民族,笔者似乎只能用“可怕

”来惊呼!

    8这是怎样的一种“可怕”——是高度的文明素养,是高度的诚信,是高度自信的心理,是高度发达

的教育。这样一种“可怕”,我们或许很陌生,但我们也曾经拥有过。那是在中国历史上最强大、最包

容自信的唐朝,据《旧唐书》记载,贞观四年时,唐太宗李世民将全国290名死囚放回家过年,约定年后

回来归狱。结果,所有死囚全部按时归狱,唐太宗因此释放了这些囚犯。这不是孤立和偶然的,和当时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道德风貌和民众文明素养相呼应。这也是一种“可怕”,正因为极度稀

缺,所以让我们看来不可思议,才知天下竟有如此之高的文明素养,所以才会令人惊诧得可怕。

  9简单的仇恨让我们忽略了日本民族的“可怕”,让我们失去了从他们身上汲取养分的意识,让我们忘

却了自己历史血液里曾流淌的荣光。宽容不意味着怯懦,而是一种强大后的自信,自省不意味着忘记,

而是让悲剧永不重演的自我强大。如果所有这一切还不足以让很多人警醒,那么就听一下一位研究日本

问题的西方学者的话吧:日本人会比大多数人都更快地向不可抗拒的力量卑躬屈膝,并与在道德上占有

优势者合作。

1、“气象学上的那只蝴蝶”,实际上是指蝴蝶效应,“蝴蝶效应”的意思是:(    D    )2%

A蝴蝶翅膀扇动的风很小,但成千上万的蝴蝶一起扇动,也会形成很大的风。

B像蝴蝶那样一点小小的风的波动,也可能给人带来极大的震动。

C别人的一点点小痛苦,富有同情的人也会产生巨大的共鸣。

D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层层的传递、放大,最终会形成巨大的影响。

2、找出第三自然段中表示夸张的一个词。(  井喷     )2%

3、文中的“可憎”是指什么?“可怕”又是指什么?4%

“可憎”是指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

“可怕”日本国民现在的高素质。

4、“自己历史血液里曾流淌的荣光”,这里的“荣光”具体指的是什么?3%

指我们在唐朝曾经有过的高素质。

5、本文所表达的中心观点是:(   D   )3%

A日本的过去是可憎的,但现在是可怕的。

B盲目仇恨日本人,必定会给自己带来可怕的后果。

C我们应从现代日本人中汲取养分。

D简单的仇恨让我们忽略了日本的“可怕” 。

E宽容他人是一种自信和大度的表现。

6、如果把本文划分成三层,你觉得下面哪一种划分再恰当。(   A   )2%

A1 2// 3 4 5 6 7 //8 9         B1 2// 3 4 5 6 //78 9

C1 2/3 //4 5 6 7//8 9          D1 2// 3 4 5 6 78// 9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题目自拟。30%

一位年轻的女护士,第一次给一位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当助手,复杂艰苦的手术从清晨直到黄昏,眼看

患者的伤口即将缝合,女护士突然严肃地盯着外科专家,她说:“大夫,我们用的十二块纱布,你只取

出十一块。”

  “我已经取出来了。”专家断言道。“手术已经一整天,立即开始缝合伤口。”

  “不,不行!”女护士高声抗议,“我记得清清楚楚,手术中我们用了十二块纱布。”

外科专家不理睬她,命令道:“听我的,准备——缝合!”女护士毫不示弱,她几乎是大声叫起来:“

你是医生,你不能这样做!”直到这时,外科专家冷漠的脸上才浮起一阵欣慰的笑容,他举起左手心里

握着的第十二块纱布,向所有的人宣布:“她是我合格的助手!”

一、 不定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每题2分
1、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   ABC       体现。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    E、直观教具
2、新课改强调         .   
A、“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B、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C、师生共成长      D、教

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E、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A、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E、机械学习
4、学生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是注意的___C___________.
A、分散    B、转移    C、分配  D、范围     E、分心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是  

ABC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D、以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E、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
6、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   A
A、礼、乐、射、御、书、数        B、诗、书、礼、乐、易、春.
C、语、数、外、生、地、史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师说》
7、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指赞科夫、布卢纳、根舍因
A、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        B、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  D、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8、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           等范畴
A、各科内容学    B、研究性学习  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
  E、信息技术教育
9、教学评价一般应遵循         原则
A、客观性   B、全面性    C、指导性     D、科学性    E、激励性
10、“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说明学生____________.
A、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           B、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C、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D、学生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E、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

二.填空题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春夜喜雨》中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的两句诗是: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

无声。
(6)“摩诘”是唐朝诗人王维的字,苏轼称赞他的作品是“————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
.
三、 连线题。(8分)
野旷天低树        苏轼    《竹里馆》
万里长征人未还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
明月来相照           王维     《宿建德江》
桃花潭水深千尺      刘禹锡      《赠汪伦》
报得三春晖        孟郊       《游子吟》

四. 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1、 直截了当( ) 2、焕然一新( ) 3、道貌岸然  ( )
4、 既往不咎  ( )    5、别出新裁( ) 6、礼尚往来  ( ) 
7、 殒身不恤( )   8、振聋发聩( )    9色厉内荏( )
五.写出下面历史人物相关的词语,再选一个历史人物,并写出相关的成语
吕蒙——(    刮目相看    )        诸葛亮——(  三顾茅庐        )
项羽——(  背水一战      )         曹操——望梅止渴
六.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X”。(4分)

(1)出自《乐府诗集》的《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  √  )
(2)《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作者是女作家丁·K·罗琳,她与马克·吐温都是美国人。           

                                                 ( X   )
(3)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运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

想教育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  √  )
(4)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  √  )

一、  文学常识

⑴名句填空

  1、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        》(  李白  )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  )

  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   琵琶行   》(白居易    )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辛弃疾)

  5、八公山上, 草木皆兵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_       。

  6、业精于勤荒于嬉,                       。

   ⑵修改成语中的错字

   遗笑大方( : 贻   ) 饮鸠止渴( 鸩 )  处心竭虑( 处心积虑  )  振聋发馈(   )

   相形见拙(   )  锋芒必露(   )  宁缺毋烂(勿 )  相濡以沫(   )

   脍灸人口(   )  委屈求全( 曲  )  笑容可掬(   )  题纲挈领( : 提    )

   ⑶连线题

宋朝              李清照                 《如梦令》

战国              屈原                    《离骚》

明朝              关汉卿                  《窦娥冤》

英国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法国               莫泊桑                 《项链》

汉朝               曹操                  《短歌行》          

唐朝               欧阳修                《醉翁亭记》

俄国               高尔基                《 母亲》

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筑路》

二、语文专业知识

⑴填空

1、     与      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

2、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                 ,                 ,

                     ,                  。

3、语文课程的目标根据           、           、          三个纬度设计。

并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⑵论述题

1、  谈谈你心目中的好课

2、  有人说语文课堂教学中“怎么教”很重要,有人说课堂中“教什么”更重要。对此观点请结合你的

教学实践和有关教学理论谈谈看法。

3、  现在很多教师对语文课的人文性的教学非常强调,你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请结合你的教学实践

和有关理论谈谈看法。

四、论述题
1、时下经常听到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请你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什么是“语文味”?在课堂上如何体现

呢?

:“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

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

”。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我理解的就是我们每次训练重点中提到的“学习作者运用了怎样的

表达方法”,其实“怎么写的”就包括这种“表达方法”。王崧舟还说: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

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

品味”。

2005年度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表
编号: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专题网站建设方案<>研究
申报人
郑芬芬
单位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海实验小学
职务职称
小学一级
申报课题类别
A类: B类: C类:
执笔人
郑芬芬
课题组成员职务,职称
郑芬芬 小学一级 张菁 中学高级,校办副主任 倪晓芳 中学二级
课题方案摘要
研究目的和意义:
以《小学英语》为主题,建立一个课内外互动的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专题网站,集最新小学英语教育信息,新

课改的相关研究与论文,国家,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并支持小学英语主题性学习,对学生主动学习,主

动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各方面在线活动与交互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研究内容:
(1)信息的网络化.发布国家,省,市及区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新闻,使教师,学生能够很快知道信息技术的

最新信息,要闻.
(2)科研与学科相结合.服务于学科新课标的具体需求.网站拟收集部分录象课,观摩课等,专为观课者提供

评课,讨论,研究等.拟设教学论坛,提供新课标相关的论文,教学设计,教案及课件给大家交流讨论.
(3)丰富的网络资源.拟提供许多小学英语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课件等,方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教师

可以在小学英语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进行教学.
(4)给自主学习提供空间.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能使学习者主动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小学英语》专题

网站给每一位学习者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
(5)给学习者互相协作学习提供方便.学习者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小学英语》专题网站拟设论坛给学习者提供共同学习讨论的场所,通过小组合作,上网学习,共同研究,做

出研究结果进行网上展示,大家共同讨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研究方法和步骤:
实验准备阶段(2004年9月~2005年3月)
制定实验方案.
第一阶段(200 91EXAM.org5年4月-2005年8月)
问卷调查,分析整理,开展研究.
( (三)第二阶段(2005年9月-2006年2月)
进行个案分析,交流第一阶段研究的经验和体会,调整研究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学习研究,面向社会

推出小学英语专题网站.
((四)总结阶段(2006年2月-2006年7月)
整理实验材料和数据,总结实验的经验.完成实验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申请结题.
完成课题研究具备的条件(已有研究基础,研究人员水平,掌握资料等)
我校是杭师院附属小学,有高校教授的理论指导,指导能力强.
课题组教师小学英语教学经验丰富,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课题组成员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一定的研究,较熟悉网站建设技术.
预计本课题能取得的突破:
预计本课题能为小学英语一线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并能支持小学英语语主题性学习,对学生

主动学习,主动合作交流,主动探究提供帮助,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英语主动学习能力和热情,在社会产生一

定的反响.
研究起止
2004年2月——2006年7月
时 间
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
专题网站
反思随笔
所在单位意见(盖章)     县(市)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盖章)    市审定意见


      a>

More people are flattered into virtue than are bullied out of vice. 因受到赞扬而行善的人比因受到威胁而不作恶的人要多。
Wasting time is a crime against the cause of revolution. 浪费时间就是对革命事业的一种罪过.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