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9-10-18 19:32:04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________的问题。
???????②大多数应聘的毕业生表示,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相对于薪酬而言,应聘的毕业生更加________的是自己在用人单位将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③这家商厦的值班人员未经领导同意,________脱岗,以致没有及时发现火情,延误了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
???????④3月1日施行的国务院发布的《电力监管条例》________使电力企业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________使电力企业从此必须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
3、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古老国度里的“格”样人生
???????我们中国人和“格”是有着不解之缘的。小时候写字要在方格本上写,玩游戏玩的也是跳格子,长大之后做事被告诫不要出格,升迁荣转要讲资格。但凡事都有两面,对“格”的过于看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才的起用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应该说,论资排辈,自古有之。北魏后期,针对官多人少的状况,吏部尚书崔亮制定了“停年格”的选官制度,选人以年劳为制,由唯才是举变为资历取胜。停年格的做法一直陪着北魏走向灭亡。
??????而最终形成“格式化”却是唐朝的事情。唐初的时候,主管人事的吏部选拔人才只看能力、不看资历,引得英才辈出,读书人都感到很有盼头。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对干部的大胆起用,在很大程度上营造了盛唐气象。只是到了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才重新看重了用人之“格”,规定不论什么人,一律按年限、资历和考绩升迁。后来虽有反复,但到了五代,还是恢复了“格”的做法,并从宋朝开始延续下去。中国社会也就这样在大多数时间里死气沉沉、慢吞吞地走进了现代世界,直到西方列强打上门来。
??????崔瑞德在《剑桥中国隋唐史》中特别指出,“地方行政改革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被任命的人,他们的质量又取决于任命官员的标准和方式。”崔瑞德的阐述切中了地方行政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不打破用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教师招聘考试《语文》(精编)真题》真题及2975余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完整版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