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9-10-18 19:04:33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课程目标研究的专家(? )提出教育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部分的组成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借鉴依据。
2、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
3、
在连续学习多个学习材料后,最后学完的材料记忆效果最好,这是由于避免了(? )。
4、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
5、
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一下几个部分(? )。
6、
尝试教学法主张(? )。
7、
个人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8、
学生自我教育需要一个重要的、强大的促进因素,此促进因素是(? )。
9、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各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实际上,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意挑选的,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由来,对于这个效应他又称为(? )。
10、
在心理学实验中,研究者试图预测的行为被称为(? )。
二、填空题。请将题目空白处补充完整。(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
一般来说,教师在上课时不能让学生处于同样强度的注意在分钟以上。
12、
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是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叫做。
13、
奥苏泊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的接受学习。
14、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和建设者。
15、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三、简答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简答。(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师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对学生什么样的教学态度和方法,请你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观的含义。包括哪些方面?
17、
简述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含义及发展性评价的方式。
18、
朱熹将孔子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后来简化为“因材施教”。请谈谈新形势下“因材施教”的含义有哪些?
19、
当前自主合作学习已经被许多教师在课堂中所采用。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却发生了问题,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经常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率低下。根据这些现象,请回答以下问题。
(1)这位老师课堂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3分)
(2)请你为这位老师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解决建议。(2分)
20、
案例:学生李某在上自习课时玩手机游戏,被班主任老师发现,按班级管理规定: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3月18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地市)》真题及2975余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完整版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