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7年7月15日吉林省松原市学子归巢计划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完整word版)

时间:2019-08-11 01:10: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7年7月15日吉林省松原市学子归巢计划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2017715日吉林省松原市学子归巢计划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单选题

 1.(单选题)作为独立存在的社会实践部门,学校教育最早出现于()。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单选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墨子

 

 3.(单选题)“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4.(单选题)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舞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规则

 

 5.(单选题)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 洛克

B. 赫尔巴特

C. 斯宾塞

D. 杜威

 

 6.(单选题)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

 

A. 领会知识

B. 巩固知识

C. 运用知识

D. 检查知识

 

 7.(单选题)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A. 诊断性评价

B. 相对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8.(单选题)“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开口说话”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 陶冶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实际锻炼法

D. 品德评价法

 

 9.(单选题)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 精神文化

B. 物质文化

C. 制度文化

D. 心理文化

 

 10.(单选题)预防未成年人犯菲,应当立足于()。

 

A. 教育和保护

B. 教育和处分

C. 预防和惩戒

D. 保护和管理

 

 11.(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教师实行()。

 

A. 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 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 每洱年“厨興的全员培训

D. 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12.(单选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A. 自主、合作、探究

B. 参与、合作、活动

C. 讲授、联系、探究

D. 反思、生成、探究

 

 13.(单选题)2001年,我国实施的新课程的核心概念是()。

 

A. 实现教育现代化

B.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C.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D. 倡导结构的学习

 

 14.(单选题)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ot

 

A. 综合课程

B. 分科课程

C.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D. 活动课程和结合课程结合

 

 15.(单选题)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是()。

 

A. 爱国守法

B. 爱岗敬业

C. 关爱学生

D. 为人师表

 

 16.(单选题)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写方式是()。

 

A. 直线式

B. 螺旋会

C. 分科式

D. 综合式

 

 17.(单选题)如果让六个月婴儿学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说明()。

 

A.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 遗产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C.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 遗传素质决定着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18.(单选题)“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一论点出自()。

 

A. 洛克的《教育漫话》

B. 卢棱的《爱弥儿》

C.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学论》

 

 19.(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教材内容的是()。

 

A. 试听材料

B. 参考书

C. 幻灯片

D. 课外涪动

 

 20.(单选题)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

 

A. 甄别与鉴定

B. 选拔与淘汰

C. 促成学生分流

D. 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

 

 21.(单选题)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教学工作

B. 公共关系

C. 行政工作

D. D,总务工作

 

 22.(单选题)王老师对教学勤勤恳恳,每次上课都不辞辛苦地从上课讲到下课,可是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王老师最应该反思的是()。

 

A. 教学态度

B. 教学方式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组织形式

 

 23.(单选题)学生能做到“一物多用”“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A. 再现思维

B. 集中思维

C. 发散思维

D. 抽象思维

 

 24.(单选题)“义务感、责任感、善恶感”属于人类高级情感中的()。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喜悦感

 

 25.(单选题)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U形关系

D. 互不相关

 

 26.(单选题)没见过草原的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景象,这种心理现象是()。

 

A. 注意

B. 思维能力

C. 记忆

D. 想象

 

 27.(单选题)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由于存在()。

 

A. 消退抑制和干扰抑制

B. 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C. 前摄抑制和消退抑制

D.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28.(单选题)学生由于觉得某个老师很有魅力,而喜欢该教师所教的课程,这是()。

 

A. 近因效应

B. 首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势效应

 

 29.(单选题)教师对一个同学认真听课的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就是一种()。

 

A. 直接强化

B. 消极强化

C. 替代强化

D. 自我强化

 

 30.(单选题)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吸引学生的()。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分散注意

 

 31.(单选题)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 原型启发

B. 负向迁移

C. 功能固着

D. 定势影响

 

 32.(单选题)某学生上课走神,突然被叫起来回答问题,这时他的情绪状态是()。

 

A. 热情

B. 心境

C. 激情

D. 应激

 

 33.(单选题)《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气质类型是典型的()。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34.(单选题)当教师不顺心时,就把火发到学生身上,这种“找替罪羊的做法”属于心理防卫机制中的()。

 

A. 转移

B. 升华

C. 退行

D. 幽默

 

 35.(单选题)学生阅读时常使用划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36.(单选题)考试题型中,选择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

 

A. 识记能力

B. 复述能力

C. 再认能力

D. 回忆能力

 

 37.(单选题)由于一个学生明显进步,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 正强化

B. 惩罚

C. 负强化

D. 消退

 

 38.(单选题)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 需求

B. 动机

C. 能力

D. 信念

 

 39.(单选题)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40.(单选题)小张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A. 焦虑

B. 强迫行为

C. 不良习惯

D. 强迫观念

 

 41.(单选题)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说明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之一是教师的()

 

A. 人格魅力

B. 期望

C. 专业水平

D. 记忆特点

 

 42.(单选题)在解决问题时,小明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是()。

 

A. 整体性

B. 系列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43.(单选题)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归属学习

 

 44.(单选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应的心理现象是()。

 

A. 压抑

B. 投射

C. 反向

D. 否定

 

 45.(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 自我批评

B. 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C. 不迷信权威

D. 与时俱进

 

 46.(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A. 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 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 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 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运动

 

 47.(单选题)人的本质在于()。

 

A. 人的自然属性

B. 人的社会属性

C. 人的思想品德

D. 人的文化素质

 

 48.(单选题)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C. 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D. 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49.(单选题)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价格

 

 50.(单选题)1843年,魏源《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救亡图存

 

 51.(单选题)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为重点。

 

A. 加强和改善民生

B. 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

C. 经济实力提升

D. 保障和改善民生

 

 52.(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两个文明,两手抓”

C.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D. 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制度“五基本”

 

 53.(单选题)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刑事诉讼的言词证据?()

 

A. 杀人案中的凶器

B. 贪污案中证明贪污数额的账册

C. 强奸案中被害人的陈述

D. 故意伤害案中证明伤害过程的监控录像

 

 54.(单选题)依据我国《宪法》,哪一主体不属于我国对特殊主体保护的范围?()。

 

A. 妇女

B. 残废军人

C. 公务员

D. 华侨

 

 55.(单选题)以下哪一项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以后自动投案”?()。

 

A. 李某经检察机关采用强制措施后被动归案

B. 王某在犯罪后被群众扭送归案

C. 公安机关从刘某身上发现与犯罪有关的物品

D. 张某在正在投案的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

 

 56.(单选题)依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哪一项免纳个人所得税?

 

A. 工资、薪金所得

B. 劳务报酬所得

C. 军人的转业费、复原费

D. 稿酬所得

 

 57.(单选题)某商场在促销活动期间贴出醒目公示:“本商场家电一律试用20天,满意者付款。”王某从该商场搬回冰箱一台,试用期满后退回,商场要求其支付使用费200元。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王某应支付使用费,因为其行为构成了不当得利

B. 王某不应支付使用费,因为双方没有约定使用费

C. 王某应支付按冰箱平均寿命折算的使用费

D. 王某应与商场分摊按冰箱平均寿命折算的使用费

 

 58.(单选题)李某采用网络购物方式购买了很多商品,下列哪一商品适用在收商品之日起7天内无需说明理由退货的规定?()。

 

A. 李某定做的鞋子

B. 李某购买的水蜜桃

C. 李某拆封的计算机软件

D. 李某购买的耳机

 

 59.(单选题)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求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下列哪一做法没有体现上述要求?()。

 

A. 在我国《食品安全法》修改中,立法部门就处罚幅度听取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

B. 在我国《种子法》修改中,全国人大农委调研组赴基层调研,征求果农、种子企业的意见

C. 某省会城市甲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某社区建立了宪法联系点,推进立法精细化

D. 某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据我届《义务教育法》制定义务教育地方性法规,表决通过后直接由其公布施行

 

 60.(单选题)下列哪一种情形成立民事法律关系?()。

 

A. 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

B. 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公务员,我就嫁给你

C. 甲明知乙不胜酒力仍然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

D. 甲应同事乙之邀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而亡

 

 多选题

 1.(多选题)以下属于古希腊教育学家的有()。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昆体良

 显示答案

 2.(多选题)“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这句话体现出的教学原则有()。

 

A. 预防性原则

B. 及时施教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长善救失原则

 显示答案

 3.(多选题)采用双轨学制的国家有()。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前苏联

 显示答案

 4.(多选题)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素养包括()

 

A. 本体性知识

B. 条件性知识

C. 实践性知识

D. 一般科学文化知识

 显示答案

 5.(多选题)课堂上,小强指出教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恼羞成怒地说:“小强,你厉害,以后你替老师上课好了!”对教师的这一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这位老师的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B. 这位老师的行为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相长原则

C. 这位老师的行为是教学能力不足的表现

D. 这位老师的行为是自身道德修养不高的表现

 显示答案

 6.(多选题)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课程主题

D. 教科书

 显示答案

 7.(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对未成年人给予优惠的场馆有()。

 

A. 展览馆

B. 纪念馆

C. 图书馆

D. 影剧院

 显示答案

 8.(多选题)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A. 流畅性

B. 目的性

C. 独创性

D. 变通性

 显示答案

 9.(多选题)下列说法中能反映学习迁移现象的是()。

 

A. 举一反三

B. 由此及彼

C. 物以类聚

D. 触类旁通

 显示答案

 10.(多选题)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A. 能力高低

B. 努力程度

C. 任务难易

D. 运气

 显示答案

 11.(多选题)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何题,把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发展阶段

C. 关注情境阶段

D. 关注学生阶段

 显示答案

 12.(多选题)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

 

A. 遗传

B. 早期经验

C. 社会实践

D. 学校教育

 显示答案

 13.(多选题)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是()。

 

A. 抽象性

B. 不可逆性

C. 自我中心

D. 守恒性

 显示答案

 14.(多选题)依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

 

A. 感觉记忆

B. 情绪记忆

C. 运动记忆

D. 形象记忆

 显示答案

 15.(多选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 工人和农民的差别

C. 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D.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显示答案

 16.(多选题)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该坚持()。

 

A. 历史主义的原则

B. 阶级分析的方法

C. 实用主义的原则

D. 精神分析的方法

 显示答案

 17.(多选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在政治领域,按照()的要求进行改革。

 

A. 政府主导

B. 共产党的领导

C. 依法治届

D. 人民当家作主

 显示答案

 18.(多选题)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

 

A. 李某和周某有矛盾,在听朋友说周某要找人教训他后,李某带人将周某打成重伤

B. 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剌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

C. 钱某在实施对女乙的强奸行为时,被女乙挣扎中抓起手边的榔头猛击头部,后钱某抢救无效死亡

D. 王某夜间潜入丙某家实施盗窃,丙某发现后用台灯将王某击倒

 显示答案

 19.(多选题)女青年牛某因一档真人秀电视节目受到观众关注,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儿时照片、家庭背景等信息,并有人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曹与某明星有不正当关系的情节,关于网民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侵害了牛某的姓名权

B. 侵害了牛某的肖像权

C. 侵害了牛某的隐私权

D. 侵害了牛某的名誉权

 显示答案

 20.(多选题)下列哪些人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不得使用死刑的对象?()

 

A. 某校学生张某的行为构成绑架罪,犯罪时不满18周岁

B. 某幼儿园女教师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审判的时候李某处于妊娠期

C. 某单位退休人员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但手段不残忍,审判的时候已经78周岁

D. 某公司职员赵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但有自首情节

 显示答案

 判断题

 1.(判断题)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正确

错误

 

 2.(判断题)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正确

错误

 

 3.(判断题)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谈话法就是启发式教学。()

正确

错误

 

 4.(判断题)“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正确

错误

 

 5.(判断题)初二学生小华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学校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可以考虑开除小华的学籍。()

正确

错误

 

 6.(判断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正确

错误

 

 7.(判断题)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消极作用。()

正确

错误

 

 8.(判断题)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变的。()

正确

错误

 

 9.(判断题)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

正确

错误

 

 10.(判断题)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正确

错误

 

 11.(判断题)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正确

错误

 

 12.(判断题)工人工作一天,资本家支付一天的工资,这是等价交换。()

正确

错误

 

 13.(判断题)全党要树立的“四个意识”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正确

错误

 

 14.(判断题)“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正确

错误

 

 15.(判断题)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正确

错误

 

 16.(判断题)《产品质量法》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民商法法律。()

正确

错误

 

 17.(判断题)依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特别轻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正确

错误

 

 18.(判断题)甲的3岁女儿在寄宿制幼儿园期间,甲的监护职责全部转移给幼儿园。()

正确

错误

 

 19.(判断题)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甲商场的管理人张某在举办促销活动时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王某跌倒受伤,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正确

错误

 

 20.(判断题)依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负刑事责任。()

正确

错误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2017年7月15日吉林省松原市学子归巢计划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