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7年5月28日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试题(打包下载)

时间:2019-08-11 01:07: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7年5月28日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试题》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2017528日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试题

 单选题

 1.(单选题)《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生不超过()。

 

A. 6小时

B. 7小时

C. 8小时

D. 9小时

 

 2.(单选题)《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

 

A. 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B. 以活动和体验为主

C. 以游戏和模拟为主

D. 以游戏和辨析为主

 

 3.(单选题)“关爱小学生”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内容“专业理念和师德”中的()。

 

A. 职业理解与认识

B. 对待小学生的行为态度

C.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D. 个人修养与行为

 

 4.(单选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国家规定必须实施的课程

B. 只在小学阶段开放

C. 目标是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 包括“研究性学习”

 

 5.(单选题)下列关于师生关系属性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A. 教育关系

B. 心理关系

C. 伦理关系

D. 合作关系

 

 6.(单选题)某老师讲授圆的周长时,还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突出贡献。同学们不仅学会了知识,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该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 启发性原则

B.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知行统一原则

 

 7.(单选题)当前,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分组教学

B. 合作教学

C. 复式教学

D. 班级教学

 

 8.(单选题)—位新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维护自己与同事、领导间的关系上,说明其处在成长中的()。

 

A. 关注任务阶段

B. 关注生存阶段

C. 关注教学阶段

D. 关注学生阶段

 

 9.(单选题)舒尔茨提出:“有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投资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体现了教育的()。

 

A. 政治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 享用功能

 

 10.(单选题)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提倡“学思结合”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王阳明

 

 11.(单选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认知和反思的能力是()。

 

A. 教学设计能力

B. 教学组织能力

C. 教学决策能力

D. 教学监控能力

 

 12.(单选题)加涅将学生学习划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 不同的学习情境

B. 不同的学习层次

C. 不同的学习结果

D. 不同的学习水平

 

 13.(单选题)根据课程的管理主体的不同,可将课程分为()。

 

A.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B. 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C. 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D. 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14.(单选题)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A. 教育观念现代化

B. 教育内容现代化

C. 教育管理现代化

D. 人的现代化

 

 15.(单选题)在德育过程中,与德育要求构成基本矛盾的是受教育者已有的()。

 

A. 能力水平

B. 知识水平

C. 品德水平

D. 年龄特征

 

 16.(单选题)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教学

B. 行政

C. 安全

D. 后勤

 

 17.(单选题)以下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思想的是()。

 

A. 课程即对话

B. 课程即活动

C. 课程即知识

D. 课程即经验

 

 18.(单选题)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观察是持久的知觉

B. 观察没有目的

C. 观察只限于视觉

D. 观察不需要计划

 

 19.(单选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评价是()。

 

A. 发展性评价

B. 终结性评价

C. 安置性评价

D. 绝对性评价

 

 20.(单选题)神探狄仁杰在破案中常常能当机立断,迅速正确地做出判断,突显了他思维品质的()。

 

A. 广阔性

B. 独立性

C. 灵活性

D. 敏捷性

 

 21.(单选题)坐在未开动的火车上,由于旁边火车的开动,会感到自己乘坐的火车正在移动,这种现象是()。

 

A. 动景运动

B. 诱导运动

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

 

 22.(单选题)士兵在战场上身穿迷彩服以达到隐蔽的效果,主要利用了知觉的()。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23.(单选题)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是性格的()。

 

A. 理智特征

B. 情绪特征

C. 意志特征

D. 态度特征

 

 24.(单选题)为了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教师不应采用的宣泄方式是()。

 

A. 有氧运动

B. 向朋友倾诉

C. 写情绪日记

D. 批评或攻击学生

 

 25.(单选题)孩子喜欢吃肉,妈妈要求孩子先吃些蔬菜再吃肉,妈妈的做法属于()。

 

A. 消退

B. 强化

C. 惩罚

D. 替代

 

 26.(单选题)技能达到操作熟练阶段时,动作的特点是()。

 

A. 稳定但不够灵活

B. 流畅而协调

C. 仍需视觉专门监控

D. 体力消耗没有降低

 

 27.(单选题)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的智力分类,下面不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A. 词汇记忆

B. 概念理解

C. 图形关系识别

D. 文字常识记忆

 

 28.(单选题)听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歌声时,头脑中浮现出伟大祖国的美丽画面,这是一种()。

 

A. 幻想

B. 创造想象

C. 理想

D. 再造想象

 

 29.(单选题)人类认识过程的开端是()

 

A. 表象

B. 知觉

C. 感觉

D. 想象

 

 30.(单选题)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 欣赏音乐

B. 每天练太极拳

C. 做几何证明题

D. 对黑暗的适应

 

 多选题

 1.(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办学条件是()。

 

A.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C. 有合格的教师

D.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显示答案

 2.(多选题)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义务的是()。

 

A.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

C.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D.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显示答案

 3.(多选题)小学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特点有()。

 

A. 强制性

B. 自主性

C. 灵活性

D. 实践性

 显示答案

 4.(多选题)下列现象中能导致感受性提高的有()。

 

A. 暗适应

B. 明适应

C. 嗅觉适应

D. 感觉补偿

 显示答案

 5.(多选题)心智技能形成的表现有()。

 

A. 思维活动方式的自动化

B. 外部言语活动减少

C. 以内部言语为主

D. 快速高效地解决新问题

 显示答案

 辨析题

 1.(主观题)激情与应激是两种不同的情绪状态。

 2.(主观题)对违纪学生的经济处罚是学校德育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主观题)完整的教学过程只有内容选择和方法运用两个环节。

 简答题

 1.(主观题)简述防止遗忘的方法。

 2.(主观题)简述教师能力素养的构成。

 3.(主观题)简述课堂教学中讨论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4.(主观题)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材料分析题

 1.(主观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小学生小亮很想学好数学,但数学成绩一直很差,多方面努力都没有起色。近期,班主任发现:小亮上课变得不听讲,还时不时扰乱课堂秩序,不完成家庭作业,数学老师催促也不见效,之后连续几次数学考试都是班上最后一名。班主任通过与小亮谈话了解到,经历了多次数学考试失败体验后,小亮发现学习努力的程度与数学考试成绩之间没有关系,对提高数学成绩自己是完全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他不再愿意下功夫学数学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你认为小亮在学习上是否出现了习得性无助,并说明理由。(2)如果你是小亮的班主任,如何培养他的学习动机?

 2.(主观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王老师是一名新教师,一年班主任带下来,他觉得班上同学都有进步,坐不住的小A听课专注了,上课不敢发言的小B回答老师提问一套一套的,说话老带脏字的小C还成了班级的文明标兵......但还有一些同学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如不遵守纪律,对班级关心不够,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如何客观看待发展中的学生?(2)王老师要给全班每个学生写一份有特色的操行评语,请你给一些建议。

 3.(主观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典型的课堂中一般有三类学生:80%的学生能有适合的课堂行为,很少违反规则。教师的课堂结构和程序只需要保护和支持这些学生的求知欲。15%的学生会周期性地违反规则,他们并不无条件地接受课堂规则,有时会与这些规则作对。教师需要建立一个课堂结构和程序来限制他们的捣乱行为,使他们重新关注正确的学校行为。最后,5%的学生是长期的规则违反者,这些学生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摘自《人民教育》2017年第2期,有改动)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你认为好的课堂规则应当如何制定?(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进行课堂管理。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2017年5月28日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试题》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