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3年陕西省新任教师招聘考试《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解析(打包下载)

时间:2019-08-10 23:39: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3年陕西省新任教师招聘考试《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解析》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2013年陕西省新任教师招聘考试《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

 1.(单选题)        相传“弟子三千,七十二贤”的大师是(                )。

 

A. 荀子      

B. 孔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2.(单选题)        我国西周的“学在官府”以及欧洲的“政教合一”体现了教育的(                )。

 

A. 文化功能      

B. 政治功能      

C. 个性发展功能

D. 教育功能

 

 3.(单选题)        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人是(                )。

 

A. 培根      

B. 赫尔巴特

C. 洛克      

D. 夸美纽斯

 

 4.(单选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 复杂性和创造性

B. 长期性和长效性

C. 内隐性和间接性

D. 延续性和广延性

 

 5.(单选题)        根据学校培养目标,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情况开设插花课是(                )。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校本课程      

D. 综合课程

 

 6.(单选题)        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                )。

 

A. 培养班集体      

B. 管理学生

C. 教书育人

D. 组织班级活动

 

 7.(单选题)        学校当中良好的校风、班风、师生关系等属于(                )。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必修课程      

D. 选修课程

 

 8.(单选题)        分层次的、一步一步按程序获得知识的课程属于哪一种模式?               

 

A. 目标模式      

B. 过程模式      

C. 合作模式      

D. 引导模式

 

 9.(单选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是(                )。

 

A. 传递—接受法      

B. 情境—陶冶法      

C. 自学—辅导法

D. 引导—发现法

 

 10.(单选题)教师结合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条件,在实践场所具体地向学生传授直接知识的教学形式是(                )。

 

A. 现场教学      

B. 复式教学      

C. 小组教学      

D. 班级教学

 

 11.(单选题)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行和精神风貌等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体现的教学过程具有(                )。

 

A. 强制性              

B. 评价性              

C. 客体性               

D. 教育性

 

 12.(单选题)在学校德育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体现的德育要素是(                )。

 

A. 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B. 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C. 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D. 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13.(单选题)在一节课内完成两项或两项以上教学任务的课属于(               

 

A. 单一课               

B. 选修课              

C. 综合课              

D. 活动课

 

 14.(单选题)开学考试成绩能够预测学生入学后的学业成绩,这说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               

 

A. 效度                      

B. 信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15.(单选题)1903年《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学科的诞生,其作者是(                )。

 

A. 华生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布鲁纳

 

 16.(单选题)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儿童,其思维发展处于(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7.(单选题)有关过度学习的研究表明,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应为刚学会的150%。某同学背一首诗,12遍的时候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

 

A. 6              

B. 8              

C. 12              

D. 18

 

 18.(单选题)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 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发散思维       

D. 聚合思维

 

 19.(单选题)教师采用减少课后作业的方法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强化方式是(                )。

 

A. 奖励              

B. 惩罚      

C. 负强化              

D. 正强化

 

 20.(单选题)能够解释“模样示范”教育效应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

 

A. 试误说      

B. 从众说      

C. 观察学习说      

D. 认识说

 

 21.(单选题)对质量与能量、遗传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属于(                )。

 

A. 下位学习

B. 上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符号学习

 

 22.(单选题)如果A大于B,B大于C,那么A大于C,这种知识类型是(                )。

 

A. 程序型学习

B. 陈述型学习

C. 语义知识

D. 隐形知识

 

 23.(单选题)用不同的形式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本质特征来获得概念的方式是(                )。

 

A. 举例                               

B. 比较                              

C. 变式                                      

D. 归纳

 

 24.(单选题)将新信息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寻求学习材料的深层意义或添加新信息的意义,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这种学习策略是(                )。

 

A. 精加工策略

B. 复述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25.(单选题)地方方言影响学生普通话的学习,这种迁移类型是(                )。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顺向迁移

D. 逆向迁移

 

 26.(单选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U型关系

D. 线性关系

 

 27.(单选题)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 生理需求

B. 归属和爱

C. 尊重需求

D. 自我实现

 

 28.(单选题)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

 

A. 努力

B. 能力

C. 难度

D. 运气

 

 29.(单选题)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象是(                )。

 

A. 个别学生

B. 正常学生

C. 异常学生

D. 全体学生

 

 判断题

 1.(判断题)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是没有规定入学条件。(               

正确

错误

 

 2.(判断题)        现在提倡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我国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包括下延和上延。(               

正确

错误

 

 3.(判断题)        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在整个青少年期都呈现上升趋势。(               

正确

错误

 

 4.(判断题)        在学生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一般是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的,但针对不同个体的品德培养则具有多开端性。(               

正确

错误

 

 5.(判断题)        学习与经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和水平,环境与教育的适当性能够为儿童的最佳发展创造条件。(               

正确

错误

 

 6.(判断题)        人类受到飞鸟的启发而发明了飞机,这种现象属于问题解决中的原型启发。(               

正确

错误

 

 7.(判断题)        “顿悟说”认为,学习的本质是通过试误的方式形成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               

正确

错误

 

 8.(判断题)        动作技能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方式,如游泳、打球和书法等。(               

正确

错误

 

 9.(判断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偶尔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就可以据此断定学生心理有障碍。(               

正确

错误

 

 简答题

 1.(主观题)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主观题)        简述泰勒目标课程设计模式的四个基本观点。

 3.(主观题)        简述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4.(主观题)        简述程序性知识学习的阶段。

 5.(主观题)        简述布鲁纳发现学习法的优点。

 案例分析题

 1.(主观题)不可忽视的座位问题我刚转到这个学校的时候,带了这个学校的两个平行班,不过我还算幸运,这两个班都还比较优秀。但是两年之后,这两个班的变化让我很惊讶。1班还和以前一样,班级整体学习氛围和同学关系都很好,2班的成绩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前面的同学博闻强识,后面的同学扎堆聊天,成绩下降明显,特别是右侧的同学,上课睡觉的很多,成绩很差。1班男女混坐,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很好,2班男女座位泾渭分明,下课也不太交流。1班成绩优秀的和成绩较差的混着坐,2班成绩好的坐一起,成绩差的坐一起。初中生正处在情感萌芽的时期,有时候会分不清友情和爱情,男女混坐有利于消除初中生对异性的好奇,使其顺利度过这一段懵懂的时期。通过深入地课堂观察发现,2班的老师总是靠在右侧的桌子上讲课,挡住了右侧同学的视线,严重影响了右侧同学听课的积极性和效果。这也是导致右侧同学上课总是睡觉或者说话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这些情况,我首先调整了座位,让男女生混着坐,使他们有更多机会和异性交流。借着调整座位的机会,我在2班实行了小组集中制和“捆绑式”评价,让小组成员一起学习,一起进行一些活动,评价也采取集体评价的方式,减少个人评价。小组成员的组成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一段时间以后,效果明显,这个班的成绩和班级氛围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最近还被评为优秀班集体。问题:(1)一个好的案例应具备哪些特征?2)教育案例的写作格式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

 1.(主观题)发展真挚的友谊羊在山上吃草。突然从山上窜出一只狼,狼要吃羊,羊大喊救命。在丛林里吃草的牛听到羊喊救命,跑过去看,看到是狼赶紧跑下山。在树林里吃草的驴听见羊喊救命,看到是狼要吃羊,默默地走开。马听到羊的求救声也看到了狼,飞快地跑下山。兔子听到了羊的求救声,刚要过去,看到了狼,立即逃离。山下的狗听到了羊的求救声,飞快地跑上山,它从丛林里窜出去咬住了狼的脖子。狼趁着狗换气的时候才得以逃脱。羊回到家里,朋友们都来看望。牛说:你怎么不叫我,我的牛角可以剜进狼的肉里。驴说:你怎么不叫我,我的叫声可以吓死狼。马说:你怎么不叫我,我的蹄子可以踢死狼。兔子说:你怎么不叫我,我跑得快,可以下山去报信。在大家激烈的讨论声中,只有狗默默的不说话。根据材料,写出本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基于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2013年陕西省新任教师招聘考试《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解析》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