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长沙市芙蓉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和参考答案(打包下载)

时间:2019-06-08 11:03: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长沙市芙蓉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和参考答案》真题及1740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2017长沙市芙蓉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和参考答案 一、阅读理解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解释“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解释“调”。2. 翻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怎样的景色?4. 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你赞同吗?为什么?二、简答题1. 解释“不速之客”的“速”是什么意思三、填空题1.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诗人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诗句是____。2. 杜甫《春夜喜雨》中描写春风春雨滋润万物的诗句是____。3. 苏轼《念奴娇》中描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的诗句____。4. 形容春风的诗句:____5. 描写春花的诗句:____ 四、简答题1.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这句话体现了一种人生哲理,请你阐述它所包含的深层内涵。2. 教育要像小雨一样,慢慢来,你赞不赞同,为什么?3. 作为六年级的班主任,请你在“六一”儿童节的班会上设置五个奖项,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奖,并说明你设置这些奖项的原因! 答案及解析一、阅读理解【答案】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有灵气。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里。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交往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心劳累。(我的陋室真比得上)当年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过:“(既有君子住在里头)又有什么简陋呢?”1. 馨:品德高尚调:抚弄,弹奏2.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论天的都是博学多才的文人儒士,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不识字不懂文化的粗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可以成为名山了。 3. 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 “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写出了陋室自然清雅的环境。4.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不求宦达,不慕荣华,不媚世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长沙市芙蓉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和参考答案》真题及1740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