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试卷和答案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分)1、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 )的现实需要。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以人为本D.均衡发展 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B.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C.协调好各任课老师的关系D.搞好家校联系工作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活动中必须与教育活动相分离的是( )。A.政治B.经济C.文化D.宗教 4、后继学习对先行学习的影响叫(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 5、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从众B.依从C.认同D.内化 6、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 )。A.学习B.模仿C.强化D.适应 7、( )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 8、下列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A.合理复习B.位置记忆C.亲自参与D.学业求助 9、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除要求具有熟练的教学技巧、良好的教学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 10、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表明教师的角色中的( )。A.传播者B.传道授业者C.榜样者D.朋友 11、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 12、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法律规定始出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其身份是( )。A.志愿者B.实习者C.兼职者D.见习者 15、
某校学生小明(10岁)依仗身体强壮经常强行索要他校赵某的财物,父母无力管教,希望将其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收教育,应当由( )提出申请,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A.小明父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试卷和答案》真题及1740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