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教师招聘考试必看之------教育学历年真题五(二)

时间:2010-08-16 17:08: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发与学生能力培养;(5)重视个别差异。     答案解析:
2、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参考答案: (1)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2)与教学内容相符合;(3)与学生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4)与教师特点相符合;(5)与教学条件相符合。     答案解析:
3、教学方法优选的标准是什么? 
 
 

论述题

每小题16分。共32分

参考答案: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2)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4)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3)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答案解析:
1、试论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参考答案: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而言的,而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得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又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准。(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①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内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愈大,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愈大、学习效果也愈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得怎样,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着他个人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的水平,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②教师的外因作用固然重要(外因),但是外因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经过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自我培养,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本领和品德。③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以教育为前提的,是对教师的教的积极配合,是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专心、刻苦学习并独立完成作业,背离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积极性会具有盲目性。同时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要求也应该不同。(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对立起来,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导致削弱或破坏师生双方积极合作才能具有的整体功能,影响教育质量。     答案解析:
2、联系实际,试论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实例分析

16分

参考答案: (1)随着受教育的增多,学生的思维更单一,视觉更狭窄,更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是教育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一种扼杀.不利于学生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2)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过分看重其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面,喜欢处处压抑他们的好奇心,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颓废、无生气、缺乏创造性。结果造成了一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死气沉沉的缺乏独立个性的小绵羊。(3)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反对教育的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坚持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性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强调独立个性教学的另一面,就是要求教师有独立个性,即要求每个教师具备自身的个性素质和个性品质;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有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     答案解析:
1、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圈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分析。(文字在500字以上)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请登录91考试网,
http://wap.91exam.org/jszg/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