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0-08-16 17:02:33
参考答案: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3)学校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对人的发展有着指导的作用。 答案解析:
1、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图东工作(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 答案解析:
2、简述教育财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2)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3)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4)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 答案解析:
3、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参考答案: 评价教师课堂教育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1)教学目标明确。(2)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3)教育内容明确。(4)教育方法恰当。(5)教学结构紧凑。(6)教学组织合理。 答案解析:
4、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教学时出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友展智力、陶治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人物一般包括如下几项:(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答案解析:
5、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作为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其意义在于:(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他各门教育学科。 答案解析:
1、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有: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首先,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其次,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①从社会历史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问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答案解析:
2、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
参考答案: (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均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答案解析:
3、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请登录91考试网,http://wap.91exam.org/js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