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甘肃:2006年4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组)试卷(详解版)

时间:2012-11-09 17:52: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     )
A. 《教师资格条例》
B. 《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
A. 学校的产生
B. 学制的建立
C. 教育实体的出现
D.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     )
A. 生理活动
B. 心理活动
C. 认识活动
D. 实践活动

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                                   (     )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夸美纽斯
D. 洛克

5.培养劳动者是                                                (     )
A.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 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 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 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
A. 杜威
B. 斯塔弗尔比姆
C. 泰勒
D. 裴斯泰洛齐

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            (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  的方法称之为(     )
A. 实验法
B. 讲解法
C. 讨论法
D. 演示法

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
A.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 德、智、体全面发展
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     (     )
A.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 《教师资格条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4

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     )
A. 课程任务
B. 课程制定者
C. 课程设置的要求
D. 课程管理层次

1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 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 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 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1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 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 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 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4.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 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 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 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 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1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
A. 各学科教学
B. 政治课
C. 班主任工作
D. 共青团活动

16.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 科尔伯格
B. 皮亚杰
C. 麦克费尔
D. 班杜拉

17.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          (     )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南洋工学
D. 洋务学堂

18.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     )
A. 民主管理
B. 目标管理
C. 平行管理
D. 常规管理

19.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  (     )
A. 加减评分法
B. 操行评语法
C. 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D. 模糊综合测评法

20.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                       (     )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4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  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____ 性、免费性____、____性。 
2.  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人生理发育的第____个高峰期。 
3.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是____  的;二是____的;三是动作技能的。 
4.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____,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____。            
5.教学是学校的 ____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____ 。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4

甘肃省二OO六年四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考试 
 教育学(中学组)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D    2.B   3. A   4.B    5.A   6.C   7.A    8.D  9.C  10.B   
11.C   12.A   13.C  14.D  15.A  16.B  17.A  18.C  19.C 20.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强迫   普及              2.初中  二            3.认知   情感     
4.根本特点  质量标准  5.中心  基本途径  6.学习科目  课程计划  
7.内在需要  成熟机制  8.人本位  社会本位  
9.舆论力量  政治民主   10.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1.5分)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5分)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步相互渗透。(1.5分)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短期大学迅速发展; 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 
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 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 
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1.5分) 
2.(1)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1.5分) 
(2)树立民主教育思想,尊重学生。(1.5分) 
(3)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1.5分) 
(4)主动与学生沟通,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1.5分) 
3.(1)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 
(2分)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1分) 
(3)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1分) 
(4)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1分) 
(5)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1分) 
4.(1)确定集体一致认同的奋斗目标。(2分) 
(2)建立一个有威信的班集体领导核心。(1分)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1分)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1分) 
(5)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1分) 
5.(1)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 
 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3分) 
 (2)要求:①选好学习的榜样。(1分)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1分)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1分) 
四、论述题(10分) 
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拨、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3分) 
(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1分) 
(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1分) 
(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1分) 
(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1分) 
(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1分) 
(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分) 
(7)重视人生观教育。(1分)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