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福建教师资格2005年7月中学教育学试题(详解版)

时间:2012-11-09 12:29: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 第3页:参考答案

    2005年7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
    A.到电影院看电影
    B.幼蜂学筑巢
    C.师傅带徒弟
    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
    2. 在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自然教育理论”的教育家及代表作( )
    A.洛克、《教育漫话》
    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C.卢梭、《爱弥儿》
    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3. 在个体发展的动因上,持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荀子
    C.洛克
    D.华生
    4.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个体主观能动性
    5. 青少年身心发展中的哪一条规律的存在,使得有缺陷的儿童接受教育具有可能( )
    A.个别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6. 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
    A.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C.剩余价值学说
    D.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7. 下列中,教育的哪一方面并不受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 )
    A.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B.教育的领导权
    C.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目的的确立
    8. 我国哪一部法律对未成年学生应尽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 )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宪法》
    9. 在师生关系模式上,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杜威
    10.课程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课程设计的范畴( )
    A.教学参考书
    B.教学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大纲
    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处于什么地位( )
    A.主导地位
    B.支配地位
    C.从属地位
    D.主体地位
    12.《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述的是何种教学原则( )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3.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手段或方式。下列不属于教学方法的是( )
    A.实验法
    B.灌输法
    C.谈话法
    D.练习法
    14.在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方面,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创建了“道尔顿制”这种形式的主要特点是( )
    A.打破班级组织.实行小组教学
    B.教师辅导学生个别自学
    C.将教学活动分为大班教学,小组学习和独立自学
    D.在同一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
    15.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是( )
    A.综合性、可操作性与灵活性
    B.科学性、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C.全面性、适用性与科学性
    D.基础性、系统性与艺术性
    16.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教育。这是德育中的 (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伦理教育
    17.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内部知、情、意、行诸因素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跟德育内容及方法之间的矛盾
    18.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创立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认知行为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9.学生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
    A.具有共同的生活准则
    B.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C.具有良好的班级氛围
    D.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20.班级管理的本质在于( )
    A.使教师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B.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C.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D.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 第3页: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赫尔巴特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形成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它具体表现为以教师、教材和____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
    22.二战后,西方经济学家从对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分析中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资本的投入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____。
    23.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____。
    24.依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一般称之为____。
    25.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统称之为教师的____。
    26.师生在教学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而在人格上则是____的关系。
    27.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人身权和____。
    28.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____作用。
    29.注重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它方面的学习的课程,属于____课程。
    30.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儿童和____。
    31.教学大纲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说明部分和____。
    32.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包括四个步骤,即背景评价、____、过程评价及成果评价。
    33.教学具有教育性是由德国教育家____提出来的。
    34.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作测验的____。
    35.德育过程的结构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以及____四个要素。
    36.____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
    37.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____。
    3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即权威型、民主型和____。
    39.实施班级民主管理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二是___。
    40.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学会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2.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
    43.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述。
    44.简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45.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你是如何理解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一观点的?依据教学过程这一本质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 第3页:参考答案

    2005年7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C 3.A 4.D 5.C 6.A 7.A 8.B 9.D
    10.A 11.A 12.C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D

    二、填空题
    21.课堂
    22.人力资本理论
    23.可能性
    24.培养目标
    25.人格特征
    26.民主平等
    27.受教育权
    28.评价
    29.拓展型
    30.知识
    31.本文部分
    32.输入评价
    33.赫尔巴特
    34.信度(可靠度)
    35.方法
    36.政治课和其它学科教学
    37.择业指导
    38.放任型
    39.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40.自治管理

    三、简答题
    41.①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
    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42.①学校教育能够按社会要求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发展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3.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44.①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②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③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45.①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②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③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
    ④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长期反复积累和发展的过程。

    四、论述题
    46.①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学生是教学认识中的主体;
    ②教学认识是间接性的认识,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亲身得来的,而是现成的前人认识成果,主要表现为书本知识;
    ③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④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学生在认识中不仅掌握知识,而且他们的各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也经历着变化。
    依据这些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①必须考虑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不应该从成人的认识水平出发去进行教学;
    ②由于是间接性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
    ③由于是有领导的认识,必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④由于是教育性的认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性功能。

    在线测试>>福建省2005年7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试卷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