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0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三卷完美word版(一)

时间:2010-07-26 22:06: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 91exam.org 倾情奉献

 

单选题

 

 

(本题型共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A.观察力

 B.想像力

 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法

 

 

填空题

 

(本题型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填空:

 

 

2、“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和()。

填空: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填空:

 

 

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之间的矛盾。

填空:

 

 

5、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

填空:

 

 

简答题

 

(本题型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2、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3、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论述题

 

20分)

 

 

1、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

 

 

单选题

 

 

(本题型共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学

 D.教学论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A.观察力

 B.想像力

 C.思维力

 D.判断力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法

 

 

填空题

 

(本题型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凯洛夫     答案解析:

1、()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填空:

 

参考答案: 顺序性阶段性     答案解析:

2、“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和()。

填空:

 

参考答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解析: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填空:

 

参考答案: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     答案解析:

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之间的矛盾。

填空:

 

参考答案: 个人活动实践性     答案解析:

5、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

填空:

 

 

简答题

 

(本题型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参考答案: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答案解析:

1、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nbs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