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1-10-08 20:12:05
简答题
1、简述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答:1.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指向性,规律十分明显,每个阶段都有发展的重点和特点
2.人的活动既不是受偶然性支配的一团混乱,也不是随心所欲的盲动,而是有着一定的因果性、必然性、基本轨迹和规律的。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
⑴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⑵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⑶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2、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答:启发性原则的含义: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是逻辑思维能力;
⑶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发扬教学民主。
3.简述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答:1、综合性:体现在学科综合、时空综合、学习方式方面的综合。
2、实践性、活动性: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通过“做”“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课程的时空的是开放的;同时不是单一的学习方式,学生必须从观察中学,从访问中学,从劳动中学,从实验中学,从画中学,从唱中学,也就是在活动中学。
4、生成性:生成包括学生活动主题的生成,活动过程的生成。但是要注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5、自主性:学生就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定的,再到活动的实施,都应该让学生自主活动。
6、课程性:这些特点体现在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地位和管理等方面。
4.简述培养集体的方法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确定集体一致认同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团结和凝聚处在懒散、分散状态下的个体。
⑵应该注意抓好建立一个有威信的班集体领导核心的工作;
⑶要注意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⑷应该经常性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⑸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论述题
试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