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库版--中学教育学四(二)

时间:2010-12-18 15:31: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因学生犯有一定的过失,学校可以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5、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卢梭的教育主张是自然主义的。
6、卢梭的教育代表作《爱弥尔》宣扬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对 错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学生文化与成人价值观既有差异,也有相同。
7、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掌握知识只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二者能否实现转化还需要建立内在机制。
8、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就发展了能力。(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是杜威,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
9、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现代教育的代表。(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巩固知识的过程是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过程。
10、巩固知识就是把知识保存在头脑里。( )
对 错  
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谈话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答案解析:
1、谈话法
  
参考答案: 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     答案解析:
2、评价
  
参考答案: 道德教育论:该观念认为道德教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     答案解析:
3、道德教育论
  
参考答案: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答案解析:
4、班级常规管理
  
参考答案: 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答案解析:
5、终身教育
  
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二战”后教育制度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答案解析:
1、“二战”以后教育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哪些趋势?
  
参考答案: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如下:(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答案解析:
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答案解析: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答案解析:
4、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有哪些?
  
论述题
(共10分)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基本含义是人的体力、智力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运用,以适应不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同时人的道德品质和美的情操高度发展;这诸方面的发展,在一个人的身上是充分、自由、和谐、统一的。这一学说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物质生产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基础”。2.分工导致人的发展片面化,私有制则加剧了,这种变化。3.大T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客观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它对无产阶级革命,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实践,起着现实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国家都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和指导,从本国实际出发,确立自己的教育方针,明确学校教育的目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更是如此。     答案解析:
1、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规定性的意义。
  
案例分析题
(共10分)
参考答案: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答案解析:
1、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