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3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十二)(专家解析版)(五)

时间:2012-12-21 19:53: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
+++++++++++++++++++++++++++++++++
+++++++++++++++++++++++++++++++++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发展性原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必须原则。
1、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教育心理研究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心理学源于哲学,但是在发展中吸收了自然科学的方法,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
2、心理学属于    【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的心理现象。注意具有分配性、转移性、稳定性等特点。
3、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的心理现象叫    【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刺激的差别感受性。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动机的概念就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内部动力。正确答案为B。
5、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叫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简称STM,也叫工作记忆,是个体对注意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操作的过程。短时记忆首先由感觉器官获得短暂保留的信息,这个过程往往持续O.25到2秒;但这一记忆很容易被取代或者自行消退,只有经过特别处理的才能进入记忆的下一个阶段—短时记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20~40秒。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一——秒钟。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情绪的特征。情绪具有强度、稳定性和持续性等方面的特性。故正确答案为B。
7、个体在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性格的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组块是增加短时记忆容量的有效方式。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心理发展的概念。正确答案为D。
9、过程称为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明显是手段一目的的问题解决策略。正确答案为c。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适应这一概念的本质,实质上是生物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11、皮亚杰认为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类似于“用进退废”,只用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在智能上取得进步。正确答案为B。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初中三年,14、15岁至17、18岁(青年初期),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它的主要特点是,从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向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转化,并由此而导向辩证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故本题选B恰当。
13、在整个中学阶段哪个年级是中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境有时是指相对静止的状态等级,也就是思想修养的等级,即思想境界。有高境界和低境界之分。不同境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对好坏的标准看法也不同。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B。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桑代克的试误理论。试误说认为学习是一种不断尝试,从错误中不断学习的过程。
15、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他的理论也被称为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信息在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存在着方向性。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沟通。正确答案为B。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程序教学法有斯金纳提倡,其关键是编制出好的程序。
17、程序教学的关键是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理补偿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B。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多指一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如反映定势等对另一种学习的效率或准确性产生了消极影响。本题答案为D。
19、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是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皮亚杰将儿童认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O~2岁);第二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l、12岁);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1l、12~15、16岁)。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8/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