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2-12-19 12:49:28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A.兼爱、非攻
B.弃仁绝义
C.道法自然
D.化性起伪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杨贤江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A.公正评价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A.唯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A.导向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学生
D.操行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