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0-09-09 20:45:39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2、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3、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费罗伊德
4、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5、长时记忆的容量( )。
A.较大
B.没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为7±2个组块
6、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7、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8、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9、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 )。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10、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
A.模象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实物直观
11、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12、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为“教学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 )。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13、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属于( )。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14、儿童在知道“苹果”、“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这种学习叫做( )。
A.派生归属学习
B.相关归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5、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
A.0.25~2秒
B.0.2~0.5秒
C.2秒~1分钟
D.5秒~2分钟
16、由于反应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的知识
C.直观的知识
D.可应用的知识
17、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18、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块。
A.6_+2
B.6_+1
C.7_+1
D.7_+2
19、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20、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
A.并列结合学习
B.总括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二‘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32分)
1、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 ),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 ),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填空:
2、( )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
填空:
3、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 )、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填空:
4、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 )。
填空:
5、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 )和( )。
填空:
6、(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填空:
7、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 )和( ),前者分为( )和( )两种水平,后者包( )和( )两种形式。
填空:
8、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 )。
填空:
9、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时,记忆效果最好。
填空:
10、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 )和( )。
填空:
11、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 )和( )。
填空:
12、( )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填空:
13、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 )和( )。
填空:
14、在知识学习的三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 )、( )和( )。
填空:
15、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属于( )。
填空:
16、按反映活动的深度来划分,知识可分为( )和( )。
填空:
三、简答题:
(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2、请简要阐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内涵及不同之处。
3、请简述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这三种知识直观类型的优缺点。
四、论述题:
(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2、请论述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