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0-07-26 11:30:50
91考试网 91exam.org倾情奉献
单选题
(每小题2分,共80分)
1、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2、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4、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5、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7、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8、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9、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10、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1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12、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1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14、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生产力
15、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钠
B.赞可夫
C.舒尔茨
D.皮亚杰
16、“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
A.1948年
B.1952年
C.1958年
D.1960年
17、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
D.文化
18、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A.制度化
B.系统化
C.体制化
D.全面化
19、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3.1 )
A.系统性
B.能动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20、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21、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22、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23、提出“白板说”的是
A.华生
B.洛克
C.卢梭
D.格塞尔
24、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有针对性
B.因材施教
C.抓住成熟期
D.循序渐进
25、“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26、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27、“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28、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成熟
B.遗传素质
C.环境
D.教育
29、“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30、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31、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32、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4.1 )
A.教学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33、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任务
C.教育规律
D.教育原则
34、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控制作用
B.制约作用
C.促进作用
D.指导意义
3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主要方法
B.重要方法
C.唯一方法
D.特殊方法
36、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37、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38、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高水平的智力
B.实践能力
C.健康体魄
D.创新精神
39、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实践能力的培养
B.思维能力的培养
C.想象能力的培养
D.创新能力的培养
40、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5.1 )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简答题
(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2、关于学校文化的界说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3、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征?
4、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5、简述学生文化的特征。
1、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2、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4、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5、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