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1-12-26 23:30:13
2012年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 )。
A.政府
B.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C.教育机构
D.家庭
2.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 )。
A.活动目标
B.近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远期目标
3.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 )目标的范畴。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4.( )是保证幼儿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前提。
A.幼儿适应环境和抗疾病的能力
B.良好的生活习惯
C.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D.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
5.幼儿教育的阶段性由( )决定。
A.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B.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C.幼儿身心发展的速度
D.幼儿的家庭环境
6.下列关于幼儿全面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智力的发展,道德品质、意志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健康状况
B.美育有助于发展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能力
C.体育的作用最小
D.美育能协调体、智、德育的发展,是体、智、德育的催化剂
7.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 )的控制之下。
A.教育者
B.保育员
C.园长
D.社会
8.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巾,要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这体现了( )原则。
A.经济性
B.参与性
C.开放性
D.多样性
9.在幼儿园阶段,教师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和书写汉字、提前学习小学的数学知识等,这使得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 )现象。
A.提前为幼儿进小学打好基础
B.促进幼儿极大地发展
C.小学化倾向严重
D.小学教育学前化
10.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不应把其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这体现了幼小衔接工作中( )的指导思想。
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B.终身性
C.整体性
D.突击性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
1.如何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的功能?
2.简述幼儿智育的内容。
3.简述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4.合理的膳食有哪些卫生要求?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2.试述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坚持的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15分)
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
五、活动设计题(17分)
请为幼儿园大班设计一份以“夏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教案。
请幼儿回家为爸爸妈妈讲一讲幼儿园里的新鲜事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2.A[解析]活动目标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3.C[解析]“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德育范畴。
4.D[解析]幼儿各方面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身体的正常发育,这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
条件。
5.A[解析]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教育的阶段性。
6.C[解析]健康的身体是孩子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体、智、德、美四育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不存在谁作用小的问题。
7.A[解析]幼儿园环境具有可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入幼儿园时。教师必须经过精心地筛选甄别;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
8.C[解析]幼儿园将自身环境与外界的家庭、社区等环境结合在一起,这体现了其对外开放的特点,坚持了开放性原则。
9.C[解析]在幼儿园阶段,教师让幼儿学习小学的知识,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10.A[解析]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以幼儿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坚持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指导思想。题目中“将幼小衔接工作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考虑”就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要充分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功能,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2.[答案要点]幼儿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发展幼儿的智力;(2)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3.[答案要点]
游戏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认知、社会性、情感和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游戏可以丰富并巩固幼儿的知识。
(2)游戏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4.[答案要点]
(1)膳食的营养成分能够充分满足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调节各种生理活动、促进健康的需要;
(2)食物必须新鲜,对人体无害;
(3)食物的运输、储存、选配加工符合卫生要求,使食物易于消化吸收,营养素损失少;
(4)膳食多样化,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和一定的饱腹感到遗憾;
(5)有合理的膳食制度和进餐环境;
(6)有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极为不利,这主要表现在:(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答案要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所必须坚持的,主要包括:(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2)发展适宜性原则;(3)幼儿参与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6)安生性原则。
这些原则贯穿于环境创设的各项工作之中,对环境创设的每一步都具有指导作用。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只有认真贯彻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
四、材料分析题
[答案要点]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